馮冶 王巖主
摘要:本文以某公路工程為例,探討了公路工程項目路基路面壓實施工技術中的要點環節,針對不同路基路面類型提出了壓實施工質量控制的關鍵,旨在提供一定的參考與借鑒。
關鍵詞: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壓實施工
1.工程概況
某公路工程起迄樁號為K3+106.903~K4+916.403段。全長1809.5m。道路結構層分配形式為:上面層采用5cm中粒式改性瀝青砼AC-16(c)。中面層采用6cm中粒式改性瀝青砼AC-20(c)。下面層采用7cm粗粒式瀝青砼AC-25(C)。基層采用36cm水泥穩定碎石,墊層采用20em級配碎石。
2.公路工程項目路基路面壓實施工技術的分析
2.1級配碎石路床壓實施工
根據設計的級配碎石的摻配比例。把不同料徑范圍的成品料。先拌和堆積,然后灑水悶料,再拌和后,用汽車運至工地攤鋪。根據試驗。確定集料的松鋪系數。將卸在工地的拌和料,用推土機初平,平地機精平。將料均勻地攤鋪到設計規定的寬度。厚度為20cm。經拌和的級配碎石料裝車時。應控制每車料的數量基本相等。并嚴格掌握卸料距離。避免料不足或過多。攤鋪和整形之后。立即進行碾壓。直線段由兩側向中心碾壓。曲線段由內側向外側碾壓。每道碾壓與上道碾壓相重疊。使每層厚度和寬度完全均勻地壓實到規定的密實度為止。壓實后表面平整無輪跡和隆起,斷面正確、路拱符合要求。凡壓路機不能作業的邊角,采用打機夯進行夯實。直到獲得規定的密實度為止。
2.2水泥穩定碎石基層壓實施工
水泥穩定碎石基層采用專用攤鋪機攤鋪。每段連續攤鋪長度不得小于30m。一般為100~200m。每段連續攤鋪長度40~60m為宜。自拌合到攤鋪完成的時間控制在4h以內。正常施工時,攤鋪機每前進10m,隨車檢人員應檢驗一次攤鋪面的標高、坡度。水泥穩定碎石(砂礫)攤鋪時間間隔不得超過2h。超過2h應即時整平、碾壓、設工作縫。
水泥碎石攤鋪后按設計尺寸進行找平整形。測定含水量。當含水量等于或大于最佳含水量時。及時碾壓。攤鋪長度達20m時即可上碾。先用20t壓路機碾壓:再用25t振動壓路機振壓;最后用20t壓路機或輪胎壓路機碾壓直至達到規定的壓實度。無輪跡。使表面水泥呈膠樣狀態(出漿為止),一般碾壓6~8遍。因為水泥活性反應。直接影響到水泥穩定碎石的最終強度。所以水泥穩定碎石施工有很大的時效性。應在水泥終凝前完成碾壓。以防水分散失或由于終凝而導致結構層的板體破壞。在電信井、雨水井等處。應認真指揮壓路機操作。不得撞擊成品設施,邊腳處碾壓不到位的地方。由蛙夯夯實。在施工端部4~5m范圍內。壓路機應沿路面橫坡方向橫向碾壓。或成45~角碾壓并適當增加碾壓遍數。施工到結合部位時。應使用3~5m的直尺控制接頭部位的平整度。碾壓結束后及時用土工布覆蓋。養護對水泥砂礫的強度形成由非常重要的影響,應灑水養護保持面層持續濕潤。一般每天上、下午各灑水一遍,用水量4-5kg/m2,灑水要均勻、灑足。特別是邊側一定要灑到位。水泥砂礫分層攤鋪時。下層攤鋪的水泥砂礫壓實后,不能立即攤鋪上層,必須經過7d養護。方可攤鋪上層水泥砂礫。水泥砂礫碾壓成型后。應立即封閉交通。施工車輛必須通行時,要限制車速。通過車速不得超過20km/h。嚴禁急剎車或急轉彎。
2.3瀝青混凝土面層壓實施工
本公路工程使用的改性瀝青混合料粘度較高。攤鋪溫度較高。攤鋪阻力比較大,應采用履帶式攤鋪機。且單機攤鋪寬度不宜超過8m。伸縮板攤鋪機寬度不宜大于7.5m。相鄰兩幅的寬度應重疊50mm~100mm。兩機宜相距5m~15m。攤鋪溫度不應低于160%。為保證平整度。攤鋪時要均勻、連續不間斷地攤鋪。改性瀝青混合料壓實應在攤鋪以后緊接著進行。初壓壓路機與攤鋪機間最大未攤鋪距離應在30m以內。在初壓和復壓過程中。宜采用同類型壓路機并列呈梯隊壓實。初壓時溫度不應低于150%。復壓時溫度不應低于130%。壓路機碾壓的速度選擇應根據壓路機本身的能力、壓實厚度、碾壓位置等確定。采用振動壓路機時,壓路機的振頻、振幅大小應與路面鋪筑厚度協調。厚度較薄時宜采用高頻低振幅。采用輪胎壓路機進行復壓時。應在雙鋼輪壓路機已經碾壓完成30m左右碾壓斷后及時跟進復壓。壓路機不得在未成型冷卻的工作面上停車、急轉向、急剎車、起步和加油、水。振動壓路機不得原地起振。必須行進起來后加振或停止行進前減振。設專人在攤鋪、壓實過程中隊厚度、壓實度、平整度和外觀情況進行跟蹤檢測。應重點對攤鋪前后的混合料溫度、攤鋪后虛鋪厚度、復壓一遍后的平整度設專人檢查、檢測。
3.結語
綜上所述。作為公路工程施工的重要組成部分。路基路面壓實施工技術水平直接關系著公路工程施工的質量。為進一步提高公路運輸的質量。就必須做好公路路基路面的壓實工作。因此。在進行公路工程項目路基路面而壓實施工中。應注意運用科學合理的施工技術。保證公路工程項目的施工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