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晨
摘要: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這一詞匯在人們的生活中出現的也越來越頻繁。人們對于建筑的建筑關注度在不斷的提高。同時對建筑的品質的追求也越來越高。但是如今展陳建筑很少起人們的重視,本應成為豐富市民文化生活、起到文化宣傳和藝術熏陶作用的展館如今卻陷入“空殼”建筑的境地。除了一些大型的展館外,一些小型的展館幾乎無人問津。城市展館建筑慘淡經營是由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一方面是由于政府對于文化教育宣傳方面不足,另一方是由于人們的文化藝術修養的不足。場館自身的設計布局較為呆板,出現趨同的現象,使得其沒有自身的特色,經營模式也比較普通。在這種背景下,展陳建筑的未來發展是戛然而止還是放緩沉淀?基于此,本文以西安美術館為例,對展陳建筑的現狀進行了定型研究。
關鍵詞:展陳建筑:現狀分析
1.展陳建筑屬性及其發展歷程
1.1屬性
展陳建筑。作為展出臨時陳列品之用的公共建筑。按照展出的內容分綜合性展覽館和專業性展覽館兩類。專業性展覽館又可分為工業、農業、貿易、交通、科學技術、文化藝術等不同類型的展覽館。隨著電子技術的發展。現在逐漸興起了一種新型的展覽形式。網絡展覽館。網絡時代的展覽館是以電子圖片的形式。通過網絡展示(個人)陳列品的網絡公共空間。按照展示的內容分為綜合陛網絡展館、專業性網絡主題展覽館和個人網絡展覽館。專業性網絡展館又可分為藝術收藏、繪畫書法、藝術設計、攝影、卡通動漫等不同類型的主題展館。網絡展覽館從傳統意義陳列。演變為網絡化。促進了人類曾經和正在創造著的優秀資源的共享。
1.2發展歷程
展陳建筑起源于對珍品的收藏。從十七世紀開始。由于文藝復興的思想變革。展示內容擴展到各種歷史文物、藝術品及動植物標本等人文與自然科學的內容。從十八世紀末盧浮宮面向社會公眾開放開始,逐漸形成了國家、地方、個體的分級規模,并由于資金實力和展品的來源不同。逐漸豐富了展示的規模和展示類型。展陳建筑也隨之成為一類重要的反應社會文化的建筑類型。
2.西安美術館
西安美術館主體建筑坐落于西安大雁塔南側。總面積約為1.7萬平方米。西安美術館不僅是展示藝術展品展陳的重要載體。也是文化活動舉辦的重要場所。
2.1政府對展館經營缺乏重視
近些年經濟的迅猛發展給城市注入了活力。但與此同時。人們的文化藝術修養卻沒有隨著經濟的發展而得到提高。所以。展陳建筑尤其是小型的展陳建筑發展較為緩慢。對于展陳建筑的發展,政府的支持是必要的。一方面,應當發揮政府作用,對展陳建筑在某些方面進行干預。起到一定的導向作用。這樣就可以控制展陳建筑的發展趨勢。從而避免展陳建筑的無序發展。另一方面。市民文化參與意識薄弱。政府應該加強群眾文化藝術教育的力度,提高人們的文化藝術修養。政府加強宣傳,進行文化教育和藝術熏陶。提高市民對于文化藝術活動的參與度和學習文化藝術知識意識。
2.2展館自身的設計和經營模式
政府的重視與市民是否參與是展陳建筑落寞的一部分原因。另一方面。作為建筑設計師。應該從建筑設計方面來提高人們對于展陳建筑的關注度。增加人們對于建筑空間的參與程度。西安美術館在建筑設計上就存在一定的缺陷:
2.2.1展館主題營造
如今展館的主題的營造是十分重要的。展陳的主題是一次展陳活動的特色也是展陳活動的精髓所在。在主題營造這方面。西安美術館展品形式單一。且沒有一定的規律性。缺乏特色與主題。展區的設置也十分簡單。分區也存在著諸多不合理因素,不能能給前來參觀的游客帶來良好的藝術影響和文化熏陶。并且西安美術館展陳方面缺乏創新和創意。對人群不具備吸引力。
2.2.2展品的類型和布展方式
西安美術館在展品的類型和布展方式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問題。展陳的展品類型單一。不夠多樣化,多數情況下。西安美術館展陳的展品以美術作品居多。多為一些普通群眾難以欣賞的油畫作品。這些油畫較為抽象。普通的大眾群眾很難領悟到作者索要表達的思想情感。在展品的類型方面。應該引入其他的一些展品形式,例如雕塑、水彩、建筑模型等等,這些類型的展品對于普通大眾群眾的藝術起點要求較低。比較容易被大眾接收和欣賞。在展品的布展方式方面也應該有所創新。
2.2.3信息技術的運用
隨著經濟的發展。信息技術產業也得到大力的發展。各種新型的技術產品也應運而生。電子查閱等電子科技裝置在美術館內幾乎沒有。在信息化大背景下。展館建筑需根據自己的文化特色進行一定程度上的信息化改革。緊跟時代步伐。使自身更具吸引力和競爭性。在西安美術館之中。除了展品之外。只有兩個LED屏幕播放美術韻味的卡通視頻。沒有信息化設備供人們使用;另外。美術館內部的設備過于陳舊。只是具有單一的播放功能,并沒有供人們查閱、點播的相關途徑。
2.2.4場館的經營模式
西安美術館位于大唐不夜城的范圍之中,地處環境特殊。在該地段傍晚的人流量較大。夜間生活比較豐富。而西安美術館則在晚上七點就早早閉館。應該結合地段的環境條件。適當的調整經營時間。增加其參與度。
3.總結
想要展覽館被大眾所認識。展覽館就必須要自己融入社會。大眾讀不懂藝術作品。展館自然就被冷落了。所以展館應邀請作者對作品進行講解。將觀眾引入作品的境界中。才能讓觀眾從內心里熱愛藝術。展館館也應多進行講座上的教育。提高大眾藝術修養。所以拉近展陳建筑與大眾的距離。就應將文化藝術融入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