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同平

摘要:本文介紹了公共建筑給排水改造設計的一個典型案例,分享了公共建筑給排水改造設計的一些心得體會:(1)公共建筑給排水改造設計應遵循調研-設計-驗證-修改-實施的過程。(2)給排水系統的設計要具有一定的超前性,預留一定的技術進步、設備更新空間。
關鍵詞:公共建筑;改造設計;消防;給排水
前言
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國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建設的大量公共建筑需要進行符合現在要求“功能完善、節能環保”的改造以滿足人們對公共建筑功能的需求。公共建筑的改造包含幾個方面。外立面改造、內部裝修改造、結構荷載改造、機電改造等。公共建筑的改造不是單一的改造。往往是結合了外立面改造、內部裝修改造、結構荷載改造、機電改造中的兩種或者兩種以上。公共建筑給排水改造屬于機電改造范圍。它是公共建筑改造的重點之一。給排水的改造主要為滿足人們對公共建筑舒適性、安全陛、功能性的需求。
1.現狀給排水系統簡述
擬改造的公共建筑建于上世紀50年代。總建筑面積三萬多平方米,地上部分有十三層,高六十多米,為一類高層公共建筑。本次改造包括外立面的改造、內部裝修的改造、機電系統的改造。擬改造的公共建筑現狀給排水系統主要包括給水系統、集中生活熱水系統、排水系統、消火栓給水系統、自動噴水滅火系統及CO2氣體滅火系統等。
根據現場調查。現狀的給排水系統在長期的使用過程中。設備得不到及時維護和修繕。設備和各種管線老化。因此經常發生故障停機、水管爆裂、屋頂漏水等現象,并且由于建成年代久遠,給排水系統落后。在使用上尤其是消防安全上存在較大的隱患。給排水系統的改造是本次改造的重點之一。
2.給水系統改造設計
2.1給水系統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現狀的給水系統豎向分兩個區。二層及二層以下為低區。由市政直接供水。三層及三層以上為高區。由水泵加壓供水至屋頂水箱(生活用水與消防用水合用),生活給水由屋頂水箱重力流供水。
經過現場調查發現給水系統現存的主要問題有:(1)原高區生活給水系統采用生活加壓泵+屋頂水箱供水方式。消防用水與生活用水合用。水箱清洗困難。生活給水水質存在不達標的情況;(2)供水加壓設備老化銹蝕,噪音大;(3)給水管道采用鍍鋅鋼管,出現銹蝕,漏損嚴重;(4)衛生器具及給水配件為非節水型。如給水龍頭仍為傳統手動龍頭。衛生器具及給水配件造成的用水浪費嚴重。
2.2給水系統改造設計方案
現有屋頂水箱為生活和消防合用水箱。已不符合現行供水衛生要求,設計將屋頂水箱改為消防專用水箱。
通過現場調研。本項目周邊市政供水管網完善。供水水量和壓力充足,考慮原給水系統分區和建筑功能、層高情況。將給水系統分為高、低區兩個區。其中地下一層至地上二層為低區。由市政管網直接供水:地上二層以上為高區。由管網疊壓式供水設備供水。供水壓力0.8MPa。水壓超過0.35MPa的給水支管設減壓閥。疊壓供水設備設于原生活泵房內。能有效地節約能源并大大節省了占地面積。
3.排水系統改造設計
現狀排水系統的主要問題為排水設備、管道老化。排水管線布置不合理。由于管道老化爆裂造成地下室積水。嚴重影響地下庫房的使用。本次改造調整管線布置,更換排水管材。為有效降低排水噪聲。在公共衛生間增設專用通氣立管和環形通氣管。提高使用的舒適性。
4.消防系統改造設計
4.1消防系統簡述
本次給排水系統改造設計的重點和難點是消防系統的改造,根據《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45-95(2005年版),本項目消防系統主要為室內消火栓給水系統、閉式自動噴水滅火系統、防火卷簾防護冷卻系統、雨淋系統、舞臺口防護冷卻水幕系統、大空間智能滅火系統等,以上系統均由消防水池、消防加壓泵、消防給水管網、消防專用高位水箱及增壓穩壓設備組成臨時高壓系統。
4.2消防水源及用水量設計
從本工程北側和南側不同的市政給水管網上各引入一根DN200給水管。作為本工程生活和消防用水水源。本工程按一類公共建筑設防。各系統的消防用水量詳下表。
4.3消防水池改造設計
(1)室外消防用水:室外消防用水的水量和水壓由市政給水管網提供保證。室外給水管道形成環狀。其上設有地下式室外消火栓,室外消火栓間距不大于120m,距路邊不大于2m。
(2)室外消防貯水池:根據計算,改造后室內同時使用的消防用水量約835.2m3(取3小時室內消火栓用水量432m3和1小時雨淋滅火用水量252m3和3小時水幕系統用水量151.2m3)。擬沿用現有的室外消防水泵房和消防水池。現有室外消防水池有效容積540m3。而受現有建筑場地的制約。不存在改擴建消防水池和消防泵房的可能。故經過與消防部門的溝通。本次設計考慮消防水量不足部分295.2m3由室外環狀給水管在火災延續期間內補充(市政DN200給水管在火災延續3小時內補水量大于370立方米)。
4.4屋頂水箱改造設計
屋頂消防水箱設于十三層。利用原生活消防水箱。有效容積不小于18m3。為保證最高幾層消火栓充實水柱的壓力要求。在室外地下消防泵房內設置增壓穩壓裝置一套。
4.5消火栓系統改造設計
消火栓給水系統為臨時高壓系統。系統不分區。消防立管在地下一層、二層及十一層連接成環,在橫向及豎向均呈環狀,屋頂水箱間內設有一個裝有壓力顯示裝置的試驗消火栓。四層及四層以下消火栓采用減壓穩壓消火栓。以保證消火栓栓口壓力不超過0.5MPa。在建筑物外設有消火栓消防水泵接合器三臺。
4.6自噴系統改造設計
本公共建筑物內設有濕式自動噴水滅火系統。地上辦公室按輕危險級設計。設計噴水強度為4L/min·m2。作用面積為160m2。設計流量14L/S;展覽廳按中危險級I級設計。設計噴水強度為6L/min·m2。作用面積為160m2。設計流量40L/S;影劇院按中危險級I級設計。設計噴水強度為6L/min·m2。作用面積為260m2,設計流量30L/S;舞臺(葡萄架除外)按中危險級Ⅱ級設計,設計噴水強度為8L/min·m2,作用面積160m2。設計流量2417s:建筑物一二層防火卷簾兩側設置獨立的閉式自動噴水滅火系統保護。設計噴水強度0.5L/s·m2。設計流量10.6L/S;劇場的舞臺葡萄架下設置開式雨淋滅火系統。按嚴重危險級Ⅱ級設計。噴水強度16L/min.m2。作用面積為260m2。設計流量70L/S(葡萄架下面積約210 m2):在劇場舞臺口防火卷簾處設有獨立的防護冷卻水幕系統,設計噴水強度1L/s·m。設計流量14L/S。
在高度超過12米的劇院觀眾廳上空設有大空間智能型主動噴水滅火系統。系統的滅火裝置采用兩臺ZSS一25A水炮。設計參數:每臺射水流量5L/s。設計流量10L/s。工作壓力0.6Mpa。工作電壓220V。保護半徑32米。
原地下庫房仍維持原低壓CO2滅火系統。新增庫房采用柜式(無管網)七氟丙烷滅火裝置。該系統采用全淹沒滅火系統。即在規定時間內向防護區噴射一定濃度的七氟丙烷滅火劑。并使其均勻地充滿整個防護區。此時能將其區域里任何一部位發生的火災撲滅。系統按A類表面火災設計。其設計濃度10%。
5.設計難點分析
本項目的改造設計受建筑功能、結構現狀等多方因素的影響。使得系統設計的限定條件比新建建筑更多,設計難度更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由于年代較為久遠。原始的設計資料有許多缺失。需要大量的現場勘察和溝通。核實原設計圖紙與實際情況的差距。對缺失的資料需要根據勘察結果補充完善。作為改造設計的輸入條件。
(2)由于本次內部裝修的改造是局部改造。而給排水系統是針對整個系統的改造,其設計常常因為現場裝修或建筑、結構等條件的限制而修改設計甚至無法實現設計意圖:1)消防水池無法改擴建。只能通過市政供水環狀供水解決;2)地下新增庫房需要增設氣體滅火系統。由于原設計的二氧化碳系統近期進行過設備更新。為了使得改造方案更合理。我們分別比較對二氧化碳系統重新改造和采用柜式(無管網)七氟丙烷滅火裝置的經濟性。最終考慮采用柜式(無管網)七氟丙烷。
6.設計體會
通過本項目的設計。對于既有建筑的改造設計我有如下體會:
(1)公共建筑給排水改造設計應遵循調研-設計-驗證-修改-實施的過程。
①在項目前期。充分獲取原始資料。充分調查使用方的改造原則、改造范圍和改造意圖,通過現場勘探,了解現有系統、設備設施的問題和使用情況、實際安裝情況,將問題進行分析歸納。與業主的后勤管理部門深入溝通。探討任務書中的改造可能性。從而基本確定系統改造方案;②根據原竣工圖、現場勘探結果、各方溝通結果,繪制初設文件;③利用初設文件,現場核對圖紙與現場實際情況的吻合度。修改完成施工圖設計;④現場進入施工狀態后。再次核對施工圖與現場的吻合度。修改調整施工圖設計:⑤配合精裝和施工,不斷修改設計。直至施工完成。
(2)機電系統的設計一定要具有超前性,需要預留技術進步、設備更新的提升空間,否則會給今后的使用、維護帶來極大的成本。甚至使改造成為不可能。如果說設計是一門遺憾的藝術。那么改造設計尤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