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松加
摘要:水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重要資源,是保障人民生產和生活的物質基礎,近年來由于人口不斷增加,再加之水資源污染日益嚴重,嚴重影響了給水的質量。因此需要采用先進的給水處理技術,有效的提高飲用水的質量和安全。
關鍵詞:給水處理技術;預處理技術;深度處理技術
前言
由于我國水資源緊缺形勢十分嚴竣。這也使我國給水面臨著品質和供應量雙重的壓力。部分城市給水能力不足及飲用水質量無法得到保障。在這種情況下。需要進一步提高給水處理技術。嚴格對給水處理技術各步驟進行控制。加快推動給水技術的創新發展和應用。從而為廣大民眾提供充足優質的水資源。
1.給水預處理技術
1.1化學氧化技術
在給水預處理過程中化學氧化技術應用十分廣泛。利用氯氧化來進行處理。如果無法完全將有機物消除。則會產生有害消毒副產物。因此在化學氧化技術應用過程中。普遍會應用到了KMn04及其復合劑。以便于能夠充分的消除氧化有機物。確保取得良好的混凝效果。另外。采用臭氧預氧化技術時。能夠有效的去除掉水中的錳和鐵。同時還能夠提升有機物的生物降解性。起到脫色和除銹的重要作用。
1.2添加吸附劑粉末碳
利用粉末碳對給水進行處理時。不僅具有較強的吸附力。而且投資十分靈活。對污染物具有較好的處理能力。但由于其成本相對較高。因此通常在嚴重水污染事件中才會慶用粉末碳技術。另外。通過添加吸附劑粉末碳對于原水具有較好的控制作用,對于突發生水污染事件能夠起到有效的預防。
1.3生物預處理技術
在當前我國市政給水工程中。生物預處理技術應用最為廣泛。對于微污染源水進行處理時能夠獲得較好的效果。在生物預處理技術中。其處理方法具有多樣性。在具體處理過程中,主要是利用微生物在水中的生命活動。利用生物預處理技術來有效的去除掉水中的無機物和氨氮等有機污染物。進一步提高水的混凝沉淀性能。使水體的質量得到明顯的提升。
2.給水深度處理技術
2.1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藝
這是一種集臭氧化學氧化、臭氧滅菌消毒、生物氧化降解以及活性炭物理化學吸附等四種工藝于一體的新型給水處理技術。在給水處理過程中。充分的借助于臭氧的預氧化作用,以此來氧化和分解水中的有機物和其它還原性物質。有效的降低成生物活性炭濾池中的有機負荷。而且在臭氧作用下能夠對水中難以生物降解的物質進行有效的降解。利用這種工藝能夠對水起到一定的充氧作用。有利于生物活性炭濾池能夠更好的進行生物氧化反應。有利于將水中大量溶解性有機物和富集水中的微生物進行有效吸附。有效的提高了活性炭的吸附效果。
2.2凈化工藝中氨氮的有效去除
在綜合性給水處理工藝中。在對水中氨氮去除時通常會選擇在預加氯過程中使氨和氯發生化學反應。或是采用生物預處理的方法去除氨氮:如果水中的有機氮和氨氮是以膠體態或是懸浮顆粒的形式存在著的。那么在混凝沉淀的過程中就可以將其去除:臭氧可以將氨氮氧化。之后當充氧的水再流過生物碳層時。那么其就會被生物降解:在給水處理進行到加氯消毒的階段時。一部分的氨也會被化合。
給水中含有的氨氮需要經過多次處理才能全部將其去除掉。因此在處理過程中不需要通過增加成本來提高氨氮的去除率。只需要充分的發揮每一個環節的生物作用。這樣即能夠全面的將原水中的氨氮有效的去除掉。在氨氮去掉過程中。也可以采用生物預處理技術。雖然利用生物預處理技術時會有效的降低絮凝劑的投入量。但會增加占地面積。投入成本也會升高。因此在原水氨氮較高和常規處理工藝中生物預處理技術才具有較好的適用性。
2.3中水回用技術
作為一種循環利用水資源的方法。中水回用技術的原理就是對已經使用過的并且沒被嚴重污染的水進行再處理。并且將這部分回用為綠化和沖廁等類型的水資源。根據處理機理的差異性,我們可以將中水回用技術分為三大類:
2.3.1生物處理法
大量的有機物和無機物都存在于污水中。而生物處理法就是通過好氧微生物的氧化和吸附作用。將污水中的可降解有機物全部去除,而生物處理法又包括了厭氧微生物、好氧微生物和兼性微生物三種處理方法。生物處理法的運行成本較低。經濟效益較高。其通常都被應用在規模較大的給水處理工程中。
2.3.2物理化學處理法
這種方法很好的將活性炭吸附技術和混凝沉淀技術結合起來了,物理化學處理法具有運行簡單、管理方便、工程流程短并且占地面積小等特點。其廣泛的應用在了小規模的中水回用工程中了。與生物處理法相比。混凝劑的數量和種類對出水的水質是有著直接的影響的。其波動性很大。
2.3.3膜處理法
這種方法就是利用膜技術來處理水。從而保證水質是符合相應的規范要求的。現階段我們通常可采用膜生物反應器和連續微過濾兩種膜處理技術。中水回用技術普遍應用在居民所居住的小區內。而要想在整個城市的內部應用中水回用技術還是有很大難度的。但其也是未來給水處理工作的一個發展方向。
3.結束語
我國人均水資源占有率處于較低的水平。而且水資源面臨著嚴重短缺的局面。在這種情況下。我國水源越來越無法滿足人們對水質和水量的需求。為了有效的提高水質。保證給水的安全性。需要我們加強對給水處理工藝的改善。加大力度推廣給水預處理技術和給水深度處理技術。有效的提高給水處理技術應用的效果。保障民眾飲用水的可靠性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