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文輝
(福建省特種設備檢驗研究院龍巖分院,福建 龍巖 364000)
電梯自檢工作及檢驗現場的安全管理
曾文輝
(福建省特種設備檢驗研究院龍巖分院,福建 龍巖 364000)
電梯作為一種機電合一的特種設備,需要有高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為了保證安裝質量和安全可靠的使用,避免發生設備損壞和人員傷亡事故,政府的檢驗機構需要在整機制造單位自檢合格的基礎上,對電梯進行監督檢驗。整機制造單位進行電梯的安裝自檢是對電梯安裝質量和設備安全的綜合判定。本文就電梯自檢及現場安全管理進行分析。
電梯 ;安全;自檢
電梯在當代建筑中有著重要作用,電梯的使用看似比較簡單,但是如果人們在乘坐電梯過程當中,忽視對電梯的安全使用,同時對維保的管理不到位,容易增加電梯運行時的故障,從而導致電梯安全事故的發生。電梯平日都在較高的建筑中應用,一旦在運轉過程當中出現故障,很可能會造成較為嚴 重的后果,這也就對電梯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特種設備安全法》等相關法律規定,特種設備的制造、安裝、改造和重大修理過程,應當經特種設備檢驗機構按照安全技術規范的要求進行監督檢驗;未經監督檢驗或者監督檢驗不合格的,不得出廠或者交付使用。未經定期檢驗或者檢驗不合格的特種設備,不得繼續使用。《電梯監督檢驗和定期檢驗規則—曳引與強制驅動電梯 》(TSG T7001-2009)及其第1號修改單規定檢驗機構應當在施工單位自檢合格的基礎上實施監督檢驗。自檢報告應當由整機制造單位出具或者確認。對電梯進行嚴格認真的自檢能有效保證安裝質量和設備的使用安全,提升電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1.1 檢驗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特種設備安全法》和《電梯監督檢驗和定期檢驗規則—曳引與強制驅動電梯》(TSG T7001-2009)等法律法規規定,檢驗機構應當在施工單位自檢合格的基礎上實施監督檢驗,在維護保養單位自檢合格的基礎上實施定期檢驗。電梯的安裝、改造和重大修理過程,應當經特種設備檢驗機構按照安全技術規范的要求進行監督檢驗;未經監督檢驗或者監督檢驗不合格的,不得出廠或者交付使用。《電梯監督檢驗和定期檢驗規則—曳引與強制驅動電梯》(TSG T7001-2009)第 1號修改單規定自檢報告應當由整機制造單位出具或者確認。
1.2 檢驗的內容
檢查電梯出廠的隨機文件能否齊全,其它安裝、改造和重大修理的文件資料能否符合要求;施工單位是否按照設計文件和相關標準的要求對土建工程包括機房(或機器設備間)、井道和底坑進行查驗;現場實物與出廠資料是否相同;驅動主機、限速器、控制柜、導軌、層門、轎廂與對重等部件安裝的安全空間能否符合要求;各安全部件、隨行電纜、懸掛裝置、補償裝置及電氣安全回路是否符合要求;最后是各項試驗,自檢合格后向檢驗機構申報監督檢驗。
2.1 自檢不到位
依據我國相關法規的規定,電梯施工企業,在電梯施工時應真實、準確的記錄,施工結束后,整機制造單位需對電梯按照標準和檢規進行自檢。因此自檢人員應該知道檢驗流程、檢驗內容和相關要求,實時跟蹤電梯安裝進度,然而從具體情況來看,不少制造單位和自檢人員對自檢工作的重要性的認識不足,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1)目前社會沒有專門的電梯自檢員這一工種,自檢工作一般由制造單位從企業內部人員中委派,而部分自檢人員并非專業的檢測人員,對電梯的制造安裝標準和制造單位產品驗收標準未很好掌握,從而導致自檢質量不達標。雖然對電梯進行了自檢,而且也出具了自檢合格報告,但是自檢報告中的部分數據和檢驗結果與實際情況存在較大偏差。(2)由于自檢合格后政府部門的檢驗機構需要對電梯進行監督檢驗,這導致了部分自檢人員依賴檢驗機構檢驗,而不認真提前做好自檢工作。沒有認真的自檢導致未能發現施工單位違規施工或者安裝不合格的項目,等待檢驗機構檢驗發現問題后才讓施工單位整改,增加了施工成本。(3)部分自檢人員主觀信任施工單位的施工質量,從而在自檢過程中馬馬虎虎,未嚴格按照制造單位的要求認真檢測。(4)部分制造單位在自檢時沒有全面完成自檢就申請監督檢驗,而政府的檢驗機構在檢驗中又發現不少問題,導致施工單位在施工完成后又要繼續整改檢驗機構發現的問題,這無形中延長了施工單位完成作業的時間,并增加檢驗機構的工作量。
2.2 檢驗中溝通不到位
電梯制造單位的自檢人員在檢測施工單位安裝的電梯時,自檢人員需要施工單位的有效配合。但從現實情況來看,自檢人員在電梯安裝過程中,現場的施工單位與自檢人員溝通不到位,對其思考分析,不難發現,導致這種現象產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1)樓市增多,帶動了電梯數量的增加,施工單位追求經濟效益而追求安裝的數量,電梯數量的增加容易使部分施工單位忽視安裝的質量。(2)部分安裝單位為了加快施工進度,未嚴格按照施工計劃施工,對施工計劃和施工過程資料記錄不嚴格、不準確,自檢人員檢測時只能依據施工單位的材料進行檢測,編寫自檢記錄,這樣影響了自檢工作的準確可靠。(3)施工單位為了順利完成施工,有時采用欺瞞手段通過制造廠家的自檢,如未自空載和額定載荷下進行各 1000次的運行試驗,出具虛假試驗證明。(4)自檢人員在檢測時只考慮自己自檢,而未充分考慮施工單位的作業,導致雙方工作不能順利展開。
2.3 檢測條件不足
電梯安裝結束時,施工的工地往往沒有完全建設好,使用的電源經常采用臨時電源,零線和地線的接線往往不可靠,臨時電源的電壓與電梯正常投入使用后的電壓也會存在一定的誤差,這也制約電梯自檢的準確性。樓房的樓梯等其他設施未建設完成,有時通道的設置也不合理,這不僅會對電梯的檢測產生影響,同時也會對電梯后續的使用留下安全隱患。電梯檢測的結果會遭到周圍情況的影響,例如一些建筑過程中不規范的水電施工和粉塵等會影響電梯的運行,并且將會影響自檢人員對電梯檢測結果的判定。
3.1 檢測條件
有符合要求的電源,接線規范,接地可靠。環境空氣中沒有腐蝕性和易燃性氣體及導電塵埃。機房、井道、底坑等部位和通道全部清理干凈,沒有與電梯工作無關的物品和設備,基站、相關層站等檢驗現場放置表明正在進行檢驗的警示牌。電梯各部件已安裝到位,施工單位已完成安裝調試。
3.2 檢測現場對人員的要求
自檢人員應具有良好的職業習慣,佩戴好安全防護措施。對檢測流程能合理的安排,如先進行空載試驗,確保安全保護裝置在空載有效的情況下再進行有載試驗。能識別檢測過程的風險并采取措施降低或消除風險。與業主充分溝通,避免外部的施工影響自檢工作的進行。施工單位的配合人員應聽從自檢人員的指揮,溝通時采取二次確認對方的指令。
3.3 檢測過程的風險管理
在檢測時自檢人員要時刻注意各種風險的把握。(1)機械傷害的風險,如在旋轉部件附近先檢查防護罩是否安裝有效,防止人體卷入;復位限速器等操作時要嚴格按照規范操作,先復位機械開關,再復位電氣開關,防止電梯意外啟動而夾傷;進入轎頂時先確認門鎖安全回路、轎頂檢修開關和急停開關的有效性,防止人員進入轎頂時的剪切傷害;在轎頂檢測轎廂運行時避免身體任何部位伸出護欄之外,在底坑檢測時佩戴好安全帽,防止各種機械傷害的風險。(2)電氣傷害的風險,自檢人員應提醒配合人員在操作時先檢查地線是否有效,在電氣絕緣測試和錯相、斷相保護測試時,關閉主電源后應用鉗形表測量電路是否帶電,防止觸電傷害。(3)墜落傷害的風險,在轎頂檢測時,自檢人員應先檢查護欄安裝是否牢固,避免倚靠護欄作業;上轎頂時確認轎廂位置,防止踏空;進入底坑時手握緊爬梯,防止人跌落底坑;在 1.25倍額定載荷下行制動試驗時,避免人員進入轎廂,防止因制動力不足轎廂墜落的風險。自檢人員在保證自身安全和配合人員安全的同時,還應留意外部非電梯檢測作業相關人員進入電梯。
電梯自檢和現場檢測安全管理意義重大,電梯的自檢是對整機制造單位出廠后產品質量和安全的把關,也是順利通過政府監督檢驗的前提;檢測現場的安全管理關系人身和設備的安全。不論是電梯整機制造單位、電梯施工單位還是使用單位,都必須嚴肅對待。作業要嚴格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特種設備安全法》等相關規定進行。同時每次對電梯檢測前,都需要做好充分的溝通和準備工作,明確檢測條件和安全要求,避免在對電梯進行自檢時出現安全事故。為了確保自檢結果的準確,要定期對自檢人員進行培訓和思想教育,確保電梯自檢工作的順利進行。
[1]宋學成 .電梯現場檢測技術及其存在的問題分析 [J].科技視界,2014,06
[2]馮蕤潔 .電梯檢驗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J].科技傳播,2011,07.
[3]張東平 .電梯檢測現場安全探討 [J].城市質量監督,2003,Z1.
F426
A
1671-0711(2017)07(下)-0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