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美瓊
個性化心理護理對初產婦焦慮心理及分娩疼痛的影響
林美瓊
目的探析個性化心理護理的應用對初產婦分娩疼痛、焦慮狀態的影響。方法選擇我科經陰道分娩的135例初產婦,隨機分成兩組,對照組69例產婦接受常規產科護理,而在此基礎上觀察組66例產婦接受個性化心理護理,觀察記錄兩組產婦心理情緒變化及分娩疼痛狀況。結果分娩前、產后1d的焦慮評分比較,觀察組低于對照組;且分娩期間觀察組輕度疼痛所占的比例為53.03%,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個性化心理護理可以緩解初產婦的焦慮狀態,減輕其分娩疼痛感,利于分娩順利完成。
個性化心理護理;初產婦;分娩疼痛
分娩疼痛主要指產婦在分娩期間受子宮收縮影響而出現的疼痛感,該癥狀可貫穿全分娩過程,影響分娩順利進行[1]。尤其是對于初產婦而言,其既無生育經驗,也對分娩知識了解不足,極易在分娩中出現緊張、恐懼等情緒,使疼痛感加劇[2]。因此,在分娩過程中加強初產婦心理護理至關重要。本研究對我科66例自然分娩初產婦予以個性化心理護理取得了較好的臨床效果,具體報道如下。
選擇2016年3月—2017年5月我科135例自然分娩初產婦,均為單胎足月妊娠,符合陰道分娩的指征[3],無妊娠并發癥、流產史及精神類疾病。年齡21~35歲,平均(26.36±1.79)歲;孕周37~41周,平均(39.42±0.35)周。利用隨機抽簽法將其分為對照組產婦69例和觀察組產婦66例,組間基本情況經對比分析,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產婦接受常規產科護理,包括產前健康宣教、呼吸練習、待產體位指導及產后母嬰護理。在此基礎上,觀察組產婦接受個性化心理護理。
(1)產前心理護理 :產婦入院時,護理人員向其介紹待住院區、新生兒護理區等環境,減輕因陌生環境所產生的焦慮感。依據產婦文化程度的不同,給予不同時長、不同深度的溝通交流,針對性地向產婦及其家屬介紹相關的分娩知識、分娩疼痛發生的原因及其緩解方法等。在交流過程中,注意觀察孕產婦的心理情緒變化,有針對性給予心理疏導與鼓勵,盡量滿足產婦的需求,提高其分娩配合度。
(2)第一產程心理護理:護理人員主動與產婦溝通交流,了解其最擔心的問題,耐心地解惑并糾正其對分娩的錯誤認識。在出現宮縮疼痛時,指導產婦深呼吸,并配合腹部、腰骶部觸摸以轉移注意力。另外,護理人員多與家屬溝通,囑其多陪伴、鼓勵產婦,增強產婦的分娩信心。
(3)第二產程心理護理:此期宮縮強度加大,甚至可達高峰,產婦極為容易產生恐懼、焦急心理。護理人員應多陪伴產婦,及時予以鼓勵和安慰,同時指導產婦正確運用腹壓,告知產程的進展,以緩解其疼痛感及負性情緒。
(4)第三產程心理護理:此期胎兒已娩出,護理人員應及時告知分娩結果,留意產婦的情緒變化,并用贊美的語句描述新生兒,指導產婦與嬰兒接觸,使其感到溫暖、慰藉。產婦送回病房后,囑其多注意休息,耐心地介紹母乳喂養知識及產后注意事項。
(1)記錄兩組產婦入院時、分娩前、分娩后1d的焦慮評分并進行比較分析。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進行評估,得分與焦慮程度呈正比[4]。
(2)對比兩組產婦在分娩期間的疼痛程度。利用WHO疼痛分級標準評比,輕度疼痛:間歇性出現疼痛感,不使用鎮痛藥;中度:疼痛持續,無法休息,需服用鎮痛藥緩解;重度:疼痛持續,服藥后仍無法緩解;劇痛:疼痛劇烈,難以忍受,伴有心率、血壓變化[5]。
選用SPSS 23.0統計學軟件,計數數據采用χ2檢驗;計量數據以表示,采用t檢驗。P<0.05代表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
入院時,觀察組SAS評分為(52.84±3.09)分;對照組為(53.09±6.04)分,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0.015,P=0.988)。
觀察組分娩前SAS評分(41.89±3.57)分、分娩后1d(30.52± 5.30)分;而對照組分別為(55.31±5.55)分、(42.73±3.85)分。兩組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16.628、15.360,P<0.05)。
觀察組輕度疼痛35例(53.03%)、中度23例(34.85%)、重度8例(12.12%);而對照組輕度疼痛22例(31.88%)、中度25例(36.23%)、重度22例(31.88%)。觀察組輕度疼痛比例為53.03%,高于對照組(χ2=6.183,P=0.013);而重度疼痛比例為12.12%,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統計學意義(χ2=6.708,P=0.010)。
臨床上,大多數初產婦因缺乏分娩經驗,且對分娩認識不夠,導致其在分娩期間極易產生焦慮、恐懼心理,進而刺激機體兒茶酚胺被大量釋放,使分娩疼痛加劇,或宮縮無力而延長產程。
相關研究指出[6],在初產婦分娩過程中采取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能夠有效緩解產婦的心理狀態,減輕其分娩痛苦。然而,產科常規護理只是簡單的給予心理疏導和鼓勵,并沒有根據產婦個體情況或各產程心理狀態變化而動態予以心理干預,無法完全滿足產婦的需求,致使其護理效果較差。而個性化心理護理則是以心理學理論為基礎,依據產婦實際心理情況而進行的個體化心理指導,可最大限度緩解產婦的焦慮、恐懼情緒,從而有效降低其分娩疼痛程度,有利于分娩順利完成[7-8]。本研究結果也顯示,與實施產科常規護理的對照組相比,觀察組產婦在分娩前、產后1 d的焦慮評分均低于對照組,且產婦在分娩期間輕度疼痛的比例也高于對照組,與謝亞梅[9]的臨床研究結果基本相符,進一步證實了個性化心理護理能夠緩解初產婦的焦慮心理,減輕其分娩疼痛感,利于分娩順利完成。
[1] 馮玉珍.分娩疼痛護理的研究進展[J].醫學信息,2017,30(9):15-16.
[2] 蔣梅.淺談初產婦分娩期的心理護理[J].中國實用醫藥,2013,8(23):206-207.
[3] 石新娣.促進自然分娩降低無醫療指征剖宮產率的對策[J].閩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18(3):118-120.
[4] 秦利梅.產科護理新模式對產婦焦慮和分娩質量的影響分析[J].醫藥前沿,2015,5(32):292-293.
[5] 楊樂.心理護理干預對初產婦分娩疼痛及焦慮心理的影響[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6,1(18):114-115.
[6] 李啟蓮,謝小妮.初產婦分娩過程中的心理分析及護理干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電子版),2013,13(2):396-397.
[7] 周基蓮.個性化心理護理在初產婦自然分娩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山西醫藥雜志,2013,42(3):222-223.
[8] 王珺. 產后抑郁癥患者發病因素分析及護理干預[J]. 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6,7(2):205-206.
[9] 謝亞梅.針對性個性化心理護理對順產產婦焦慮和分娩痛的影響[J].實用婦科內分泌電子雜志,2016,3(2):9-10.
Effects of Personalized Psychological Nursing on Anxiety and Childbirth Pain in Primiparas
LIN Meiqiong Obstetrics Department, Nanping Second Hospital, Nanping Fujian 354200, China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personalized psychological nursing on anxiety and pain in primiparas.Methods135 primipara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n=69, routine nursing) and observation group(n=66, personalized psychological nursing). The emotional changes and delivery pain between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The score of anxiety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cantly lower than control group before delivery and 1 day postpartum, and the proportion of mild labor pain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53.03%, which was better than control group (P< 0.05).ConclusionPersonalized psychological nursing can effectively alleviate the primiparas anxiety and reduce the pain of childbirth.
personalized psychological nursing; primiparas; childbirth pain
R473< class="emphasis_bold"> 【文獻標識碼】A
A
1674-9316(2017)18-0164-02
10.3969/j.issn.1674-9316.2017.18.089
福建省南平市第二醫院產科,福建 南平 35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