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紅錦
骨盆按旋法治療骶髂關節錯位及恥骨聯合分離的臨床研究
王紅錦
目的 分析日式骨盆矯正壓按旋法治療骶髂關節錯位以及恥骨聯合分離的臨床療效。方法 擇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150例骶髂關節錯位以及恥骨聯合分離者為研究對象,對其開展日式骨盆矯正壓按旋法治療,10 d后,分析治療效果。結果 治愈 100例,有效 47例,無效 3例。總有效率為 98.00%。臨床療效顯著。結論 骶髂關節錯位以及恥骨聯合分離嚴重影響患者身心健康,日式骨盆矯正壓按旋法有著安全性強,實用性高,臨床效果顯著等優勢,其在治療上述兩種疾病方面具有明顯臨床效果。
骶髂關節錯位;日式骨盆矯正壓按旋法;療效分析;恥骨聯合分離
所謂骶髂關節錯位,主要指的是髂骨以及骶骨耳狀關節在外力侵襲或者其他致病性因素作用下引起的超出關節生理活動范圍,耳狀關節面產生移位而引起的錯位現象[1]。骶髂關節錯位會引起關節內外力學失衡以及軟組織受損。中青年為骶髂關節錯位的好發群體,女性多于男性。發生該疾病后,會產生諸多盆腔臟器功能異常,因疾病特征不顯著,極易誤診漏診。恥骨聯合分離主要指的是女性分娩之后,恥骨聯合以及腰骶部位疼痛,步履維艱,行走上樓困難。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日式骨盆矯正壓按旋法在治療上述疾病方面具有顯著效果。結合實際情況,本文擇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150例骶髂關節錯位者以及恥骨聯合分離者為研究對象,全面分析日式骨盆矯正壓按旋法治療該疾病的臨床效果,現將具體結果報告如下。
擇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150例骶髂關節錯位者以及恥骨聯合分離者為研究對象。經診斷以及醫學影像證實,患者確診,符合衛計委最新頒布的關于該疾病臨床診斷標準[2]。全部為女性患者。年齡為16.58~52.33歲,平均年齡為(38.52±2.15)歲。患者均存在單側腰骶部位疼痛,或者合并臀腿、腹股溝疼痛歪臀跛行。患側骶髂關節壓痛,髂嵴不等高,下肢不等長,骨盆分離實驗以及“4”字實驗、床邊實驗陽性,腰椎側彎。排除腫瘤、結核等疾病者;外傷合并骨盆骨折者;60歲以上者;骶髂關節炎者;其他器官器質性病變者;治療不耐受者。患者知曉實驗過程,自愿參加實驗調查。
對患者開展日式骨盆矯正壓按旋法進行治療,詳細為:
1.2.1 骶髂關節錯位按摩手法 (1)調整骶髂關節后錯位:患者俯臥,操作者站在患側,將患側同手小魚際按于髂嵴。下按向前用力,另外一手在大魚際,按在髂后上棘,向上部外用力,患者保持腕部、肩部以及肘部放松,借上身重量,雙手協調,從輕到重令髂骨前旋,臨結束前瞬間加用閃動力,以完成調整。(2)骶髂關節前錯位調整:患者俯臥,醫生站在患側。一手按在患側坐骨關節,朝前向上用力;另一手按在骶髂關節下部。大魚際朝向下方用力,患者保持腕部、肩部以及肘部放松,借上身重量,雙手協調,從輕到重令髂骨后旋,臨結束前瞬間加用閃動力,以完成調整。與此同時患者接受腰椎錯位矯正以及軟組織治療,加速局部軟組織受損面恢復,保證骨盆和脊柱達到力學平衡標準。患者每天治療1次,10 d為1個療程,治療后,觀察患者臨床治療效果。
1.2.2 恥骨聯合分離綜合征按摩手法 (1)腰骶部按摩:患者仰臥,利用拇指按摩白環俞、八髎、環跳以及秩邊等穴位。后以揉、滾以及按的手法對骶髂部進行治療,時間為3~5 min。同時推揉捏打腰骶部,將透熱視為標準。手法按摩應以有力、滲透、均勻和持久為主要原則。(2)按揉放松:仰臥,醫生使用手指按摩曲骨和中級穴位,后揉按恥骨聯合部位,時間為1~2 min,在肌內收肌群起點位置按摩1~2 min。后以拿捏的方式處理股四頭肌,并對股內側肌群進行推擦處理,目的在于放松局部軟組織。(3)手法復位。牽引復位:仰臥、醫生站立于患側:同側腋夾住患者同側足踝,肘部屈曲,將前臂背側托住患者小腿后方。左手搭在患者患肢膝關節前,右手搭在左側前臂內1/3位置,用力夾緊患肢,向下方牽引1~2 min。斜板復位:側臥,患側于上,利用腰部斜板法,上腿屈曲、下腿伸直。醫生一手扶著患者肩前部,另一手托住臀部,雙手同時用力。向反方向推進,腰椎扭轉。治療過程中腰骶部應為扭轉部位。
實驗使用原衛生部最新頒布的關于骶髂關節錯位以及恥骨聯合分離癥臨床治療標準[3],分析效果。治愈:經治療后,既往關節疼痛以及腰腿疼痛消失,行走功能恢復正常,“4”字實驗陰性;X線檢查既往恥骨聯合分離位置恢復正常。有效:相較于以往,治療后關節疼痛以及腰腿疼痛減輕,行走功能顯著提升,“4”字實驗結果為弱陽性/陰性。X線檢查既往恥骨聯合分離位置部分恢復。無效:未達到以上治療標準,視為臨床無效。總有效率=(治愈+有效)/總例數×100.00%。
經治療,治愈 100例,有效47例,無效 3例。總有效率為98.00%。
骶髂關節為骨盆環后環,為支撐軀干負載與完成力學傳導的結構。骨盆的前部結構對于骨盆環穩定作用僅占40.00%,后部結構占穩定作用的60.00%[4]。軀干和上肢重量為體重的60.00%,重力會經過骶髂關節向下肢方向傳遞,因該關節為斜矢狀面平面型關節。經骶骨下傳重力和經髂骨上傳支撐力在關節面中形成剪切應力,對重力傳遞造成阻礙,由于骶髂關節面為緊密嵌合的凹凸結構,這不但增加關節接觸面積,還會改變原有重力傳遞方向[5],在這種方式下,既方便重力傳遞,克服剪切應力,同時也會提升關節穩定性[6]。
本文結合骶髂關節錯位以及恥骨聯合分離的病理類型,使用日式骨盆矯正壓按旋法對患者開展治療,有目的矯正了髂骨旋移。經多次臨床實驗,取得了滿意成效。與其他方式相比,日式骨盆矯正壓按旋法簡單實用、用力輕。全面保護骶髂關節結構,避免暴力復位。在根本上提升了臨床治療安全性以及目的性。
當前,國內外整復骶髂關節錯位方式大都以髂骨旋轉為主[7],著力點在坐骨結節、髂后上棘以及髂嵴。而日式骨盆矯正壓按旋法有針對性的處理了各個關節,強調兩手協同用力,令髂骨恢復正常,作用更為顯著,用力輕巧。
使用日式骨盆矯正壓按旋法矯正錯位之后,配合手法理療,能夠加速受損組織修復速度,短時間內恢復患者骨盆肌肉以及韌帶張力,令骶髂關節復位后保持穩定[8]。倘若患者存在腰椎錯位、側彎等情況,同時開展針對性治療,可以取得滿意效果。使用有效方式,恢復患者骨盆和脊柱力學平衡,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復。
綜上所述,對于骶髂關節錯位以及恥骨聯合分離者,使用日式骨盆矯正壓按旋法治療,安全性強,實用性高,可在短時間內取得滿意治療效果。
[1] 吳宏華,吳新寶,李宇能,等. 伴有骶髂關節完全性前脫位的骨盆骨折治療[J]. 北京大學學報:醫學版,2015,47(2):276-280.
[2] 寧艷輝,申茹萌,許常娟,等. 手法整復治療產后骶髂關節半脫位臨床觀察[J]. 華南國防醫學雜志,2015,29(6):445-447.
[3] 楊曉偉,張喜林,劉慧,等. 手法治療骶髂關節錯位的研究進展[J]. 中國中醫骨傷科雜志,2016,24(8):77-79.
[4] 黃海龍,黃曉琳. 骶髂關節疼痛的非手術治療進展[J]. 中國骨與關節雜志,2016,5(2):145-148.
[5] 張盛. 三步手法治療產后骶髂關節半脫位合并恥骨聯合分離22例[J]. 中醫正骨,2013,25(5):57-58.
[6] 孫慧民. 手法治療骶髂關節后錯位療效觀察[J]. 中國中醫藥信息雜志,2012,19(6):66-67.
[7] 洪流. 齊鴻按動療法治療骶髂關節半脫位引發梨狀肌疼痛經驗[J].中國中醫藥信息雜志,2017,24(1):119-120.
[8] 辛國,商強強. 推拿復位手法治療骶髂關節損傷30例[J]. 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7,15(5):111-112.
The Clinical Effect of Pelvic Rot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Sacroiliac Joint Dislocation and Pubic Symphysis Separation
WANG Hongjin
Beijing (Wuhan) Shengshi Taihe Medical Research Institute, Wuhan Hubei 430000, China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Japanese pelvic compression and rotation manipul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sacroiliac joint dislocation and pubic symphysis separation.MethodsFrom May 2016 to May 2017, 150 cases of sacroiliac joint dislocation and pubic symphysis separation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 in our hospital, to carry out its Japanese kneading method in the treatment of pelvic correction, after 10 d, the curative effect was analyzed.Results100 cases were cured, 47 cases were effective, 3 cases were invali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8.00%.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was remarkable.ConclusionSacroiliac joint dislocation and pubic symphysis separation are seriously affect the health of patients. Pelvic pressure correction of Japanese kneading method has a strong safety, high practicability, significant clinical effect and other advantages, has obvious clinical effect in the treatment of these two diseases.
sacroiliac joint dislocation; Japanese pelvic correction massage; ef ficacy analysis; separation of symphysis pubis
R683
A
1674-9316(2017)17-0027-03
10.3969/j.issn.1674-9316.2017.17.014
北京(武漢)盛世泰禾醫學研究院,湖北 武漢 4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