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芹
體檢人員和采血人員手部衛生狀況及改進措施
李芹
目的 探討體檢人員和采血人員手部衛生狀況和改進措施。方法 選取我站60例體檢、采血人員作為研究對象,檢測60例參與實驗人員工作前、工作中、工作后手部衛生情況,改進優化原來的洗手方法后再對實驗人員手部衛生情況進行檢測。實驗結束后,對比參與實驗人員改進手消毒方法前后手部衛生合格率。結果 改進洗手方法前,參與實驗人員手部衛生合格的有50例(83.33%),改進后參與實驗人員手部衛生合格的有59例(98.33%),改進手部消毒方法后體檢、采血人員的手部衛生情況明顯優于改進前(P<0.05)。結論 部分血站體檢人員和采血人員存在不重視手部衛生和手部衛生較差情況。改進優化洗手方法后起到了較為顯著的效果,加強對部分體檢、采血人員專業知識的培訓,可以保證工作人員自身和獻血者的健康安全。
體檢人員;采血人員;手部衛生;改進措施
為了保護獻血者的安全,防止交叉感染,直接采血人員和為獻血者體檢的人員手部衛生情況非常重要[1],由于工作人員的素質本身存在差異,導致少部分采血人員和體檢人員對手部衛生情況重要性認識不到位,不注重自身的防護以及防止交叉感染,甚至沒有工作前對手進行清洗或消毒這種習慣[2],管理人員不能時時刻刻對所有人員進行檢查,部分采血和體檢人員手部衛生可能出現問題。為提高工作人員對手部清洗消毒的意識,改善工作人員手部衛生狀況,本次實驗對傳統常規洗手消毒方式進行改進和優化[3],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效果。
在2015年1—12月對我站60例體檢、采血人員手部衛生情況進行檢查,記錄檢查結果。改進消毒洗手方法后即2016年1月—2017年1月再次對60例體檢、采血人員進行檢查。參與檢查人員年齡為35~57歲,平均(46.65±10.35)歲。男性39例,女性21例。檢測60例參與實驗人員工作前、工作中、工作后手部衛生情況。實驗結束后,對比改進手部消毒方法前后,60例參與實驗人員手部衛生消毒合格情況。
工作人員首先采用常規方法進行手部消毒,檢測手部衛生合格率。然后采用改進后的洗手方法進行手部衛生消毒[4]。改進后的手部衛生消毒方法一共分為3種。(1)流動水洗手方法。①在流動水下將雙手充分淋濕。②取適量皂液,能覆蓋雙手但不瀝。③認真揉搓雙手至少15秒,清洗雙手所有皮膚,包括手掌、手背和指縫。④在流動水下沖洗雙手。⑤使用干手紙擦干雙手。(2)使用速干手消毒劑進行消毒。①取適量的速干手消毒劑于掌心。②按照“標準六步洗手法”進行清洗。③揉搓時要保證手消毒劑完全覆蓋手部皮膚,揉搓至手部干燥,揉搓時間需達15秒以上。(3)標準六步洗手法(內外夾攻大力)。①內。雙手掌心相對進行揉搓,重點注意掌心的清洗。②外。掌心對手背左右交替進行揉搓,重點注意手背清洗。③夾。雙手手指交叉清洗,重點注意手指側面清洗。④攻(弓)。手指并攏,彎曲互扣,指腹貼指腹,指背貼掌心,重點注意指背指腹的清洗。⑤大。掌心環繞大拇指旋轉,重點注意大拇指的清洗。⑥力(立)。手指立在掌心,前后移動并略微左右旋轉。重點注意指尖與指甲縫隙。
將本次研究所得數據納入SPSS 19.0軟件中進行分析處理,計數資料采用表示,計量資料采用率(%)表示,用χ2檢驗,若P<0.05,則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015年1—12月60例參與實驗的體檢、采血人員檢查后,手部衛生合格人員共50例,手部衛生合格率為(83.33%),改進洗手方法后,即2016年1月—2017年1月參與實驗的體檢、采血人員手部衛生合格59例,手部衛生合格率為(98.33%),χ2=13.507,P=0.000,兩組數據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手部消毒主要是利用化學或其他方式消滅手部的大部分微生物,讓常見的致病細菌減少,達到安全的水平[5]。使用物理或者化學方法消滅停留在不同傳播媒介物上的病原體,從而切斷其傳播途徑,阻止并抑制傳染發生[6]。手部消毒的主要目的是防止病原體被帶到社會中,引起流行病毒發生,防止患者再受到其他病原體感染,出現其他并發癥,從而發生交叉感染[7]。手部消毒還能有效促進身體健康。不僅是醫務人員要對手部進行消毒,我們每個人都應該養成勤洗手,勤消毒的意識,個人衛生最重要的就是要養成飯前便后洗手的習慣[8]。
平時生活中手部衛生都如此關鍵[9],血站工作人員手部衛生更為重要。改善采血人員和體檢人員手部衛生狀況刻不容緩,經過調查發現,當前部分體檢、采血人員手部衛生狀況不太理想,體檢、采血人員對手部衛生方面知識欠缺[11-12]。雖然很多血站工作人員也明白手部衛生對防止交叉感染的重要性,但由于設施較差,平時工作量較大等許多原因,導致其沒有達到手部消毒的標準。因此,血站管理人員要積極地采取相應措施,提高體檢人員消毒洗手合格率[13-14],避免細菌和病毒的傳播。血站要對工作人員進行專門的培訓,加強宣傳教育,從多個渠道,多個方面教育工作人員手部消毒的積極意義。并且血站還需改進手部消毒設施,進行全方位的改造,將手消毒必備的皂液、紙巾、熱風機等設施進行完善[15-16],為工作人員提供完善的器械能提高其自覺洗手消毒的概率。
手部衛生作為降低細菌感染最可行和最重要的措施之一,近年來越來越受到關注和重視。通過改進規范洗手消毒方式能有效改善采血和體檢人員的手部衛生情況,減少交叉感染率,提高采血安全。
[1] 劉香云,舒堃,齊文革,等. 血站體檢人員和采血人員手部衛生調查[J]. 中國誤診學雜志,2010,10(29):7303.
[2] 曾明磊,錢鵬. 檢驗人員手消毒劑干洗手法應用效果初探[J].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1,5(1):256.
[3] 朱立葦,楊雪梅,徐霄勤,等. 采用接觸式培養皿和顯色培養基進行采血人員手部消毒效果監測[J]. 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0,20(7):972-973.
[4] 朱岷. 流動采血車不同崗位醫護人員的手部衛生監測[J]. 中國輸血雜志,2009,22(5):407-408.
[5] 嚴國紅,朱杰穩. 臨床檢驗人員采集患者末梢血時手細菌學調查與分析[J]. 中國感染控制雜志,2008,7(5):355,362.
[6] 馬洪亮,朱岷. 流動采血車不同崗位醫務人員手衛生監測[J]. 中國感染控制雜志,2009,8(6):432-433.
[7] 方惠霞,黎瑞蓮,陳祖輝,等. 體檢中心醫院感染的特點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4,24(10):2579-2580,2583.
[8] 陳莉. 健康體檢靜脈采血的服務管理體會[J]. 中國誤診學雜志,2011,11(11):2617.
[9] 王娟,曾丹,羅涵. 某高校新生體檢靜脈采血的精細化管理[J].現代醫藥衛生,2017,33(8):1268-1270.
[10] 龔懷平. 大學新生體檢靜脈采血發生暈厥原因分析及預防護理[J].現代醫藥衛生,2013,29(18):2867-2868.
[11] 顧蓉靜. 新生兒疾病篩查血樣采集的護理管理體會[J]. 中國誤診學雜志,2012,12(17):4768-4769.
[12] 胡煒,呂文光,劉先奪,等. 天津市部分三級醫院手衛生依從性調查及洗手效果評價[J]. 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3,23(15):3718-3719,3722.
[13] 蔣雪松,崔丹,宋清,等. ATP 生物熒光法在重癥醫學科手衛生質量檢測中的效果觀察[J]. 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6,26(19):4541-4543.
[14] 楊惠英,李驍驍,張建設,等. 應用ATP生物熒光檢測法對醫務人員手衛生質量評價[J]. 中國消毒學雜志,2015,32(9):884-886.
[15] 王樓,張趁利,李敏,等. 采血護士在工作過程中潛在的風險及應對措施[J]. 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5,6(1):112-113.
[16] 張辰,張文靜,譚慧瓊,等. ATP生物熒光檢測法提高ICU輪科醫生手衛生依從性的效果[J]. 中國感染控制雜志,2014,13(3):152-154.
Hand Hygiene Status of Physical Examination Personnel and Blood Sampling Personnel and Improvement Measures
LI Qin
Qingdao City Central Blood Station, Pingdu Shandong 266071, China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hand hygiene status of physical examination and blood sampling personnel and improvement measures.Methods60 cases of physical examination and blood sampling were selected as the object of study. The hand hygiene of 60 cases in the experiment work, at work, after work were detected. After optimizing the hand washing method, the hand hygiene of the experimental personnel was tested. At the end of the experiment, the hand hygiene rate of hands before and after the hand disinfection method was improved.ResultsBefore the hand washing method was improved, 50 cases (83.33%) were involved in the hand hygiene of the experimental personnel, and 59 cases (98.33%) were involved in the hands hygiene after the improvement. After improving the hand disinfection method, the hand hygiene condition of the physical examination and blood sampling personnel was obviously better than that before the improvement (P < 0.05).ConclusionThere are no attention to hand hygiene and poor hand hygiene in medical staff and blood sampling personnel in some blood stations. Improving the method of hand washing has obvious effect, and strengthening the training of some physical examination and professional knowledge of blood sampling personnel can ensure the health and safety of the staff themselves andblood donors.
medical personnel; blood sampling personnel; hand hygiene; improvement measures
R187
A
1674-9316(2017)17-0119-03
10.3969/j.issn.1674-9316.2017.17.064
青島市中心血站,山東 平度 266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