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洋
(五凌電力有限公司,湖南 長沙 410000)
中小水電站發電運行管理探討
汪洋
(五凌電力有限公司,湖南 長沙 410000)
隨著經濟和技術的進步,新設備、新技術不斷地加入到中小水電站的發電運行中,推動著中小水電站發電運行的增效。同時也給中小水電站的發電運行管理帶來了挑戰。為充分利用先進的設備以及高效的管理調度方式來提升中小水電站的發電效益,減少由于水文變化而導致的供需不匹配的問題,本文就如何在新形勢下開展中小水電站發電運行管理工作進行討論,確保發電機組能夠發揮出最大化的作用,從而提升整個水電站的運行效率。
中小水電站;發電運行;管理
隨著城市化建設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地提升,對電的需求量也變得越來越大。然而電價上漲,水電的價格卻一直處于增長緩慢的態勢,價格因素嚴重的制約了水電站的發展,尤其是中小型水電站。如何在經濟發展的大背景下帶動中小水電站提升其經濟效益,是目前發展水電行業的重點問題。而水電站要想合理有效地運行,就必須充分的發揮水電站所具有的潛力,搞好水電站的管理工作,從而使水電站獲得最大的經濟效益。
中小型水電站在我國的分布較為廣泛,數量眾多。據統計目前我國的中小水電站在總水利發電站的占比中多達2/3。然而由于水力關系復雜,我國的疆域遼闊,導致河流形成了較大的梯級,使得水力之間的聯系繁雜。
為了確保中小水電站能夠正常運行,其運行荷載量達到設計規定的指標,需要對中小型水電站的水利工程建設以及機電設備加強管理力度。然而,目前中小水電站都存在著員工數量多,技術落后,管理不到位、發展水平較低的情況,致使整個水電站的發展受到制約。因此我們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分析改進。
水電站的平穩運行離不開工作人員的參與,然而由于工作人員的技術水平不高,導致生產效率降低等情況時有發生。因此必須針對工作內容制定科學合理的培訓計劃,進而提升工作人員的技能。管理人員可以組織技術講座或是進行現場技術演示的方式,幫助工作人員提高其技術能力,加入考核制度從而促進工作人員自發自覺地學習和了解與本職工作相關的內容,幫助工作人員更好地了解設備的運行方式和功能。
加強對崗位職責的培訓力度,幫助工作人員能夠快速的熟知崗位制度和設備操作方式。對于一些可能存在的問題能夠及時的進行判斷,并采取對應的措施。能夠識別一般的施工圖紙,并對可能存在的缺陷等進行處理并設計處理方式。
為了確保水電站的安全運行,管理人員和工作人員需要了解設備運行的基本性能。嚴格依照設備操作規范和相關制度進行操作。要確保設備責任到人,技術專項負責,問題有人處理,操作符合規范流程,檢查及時到位,從而保證發電設備安全運行。為了更好地落實各項工作,我們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1)對工作人員進行崗前培訓,包括安全操作設備的規范、安全作業要求、規章制度和勞動紀律等,并對其進行考核,只有通過考核后方可進入生產區域實習。
(2)在獨立進行設備操作前,需要對設備操作流程和對應的規章制度進行了解,尤其是一些需要在操作中重點注意的地方。相關設備的責任負責人還應當對上崗人員進行考核,確保其能夠安全、準確的操作設備并具備獨立操作設備的能力。在考核通過,相關責任人批準之后方可進行獨立操作。嚴把技術關,對于不熟悉設備性能以及無法熟練掌握操作要領的人員,要將其進行“回爐”再培訓。如果該崗位人員離開崗位時間長達6個月之久,則需要進行培訓及考核,通過考核后才能繼續上崗。為了加強全體工作人員的安全意識,建立安全標準規范。需要對常年在崗的職工進行輪崗制安全考試。
(3)關于設備操作。水輪發電機組及其相關設備在運行過程中應當考慮其核準運行參數。如果超出運行輸出功率,則需要做好監視工作,尋找其規律并做好相應的調研和分析。同時還需要在相關的技術人員以及設備負責人員的批準下執行,否則絕對不允許設備超負荷運轉。對存在缺陷的設備執行運行任務時,必須依照安排進行操作,不允許其長時間運行,同時,在運行一段時間后還應開展相應的檢修工作。
(4)對存在缺陷的設備進行改造前需要通過對應的技術鑒定,并通報上級領導批準。在檢修維護后,設備投入運行前,相關工作人員還需要與操作人員開展工作交接,對檢修的情況進行溝通,并辦理交接手續。如果設備經過大型的維修,在交接前必須試運行24h后,確保設備能夠正常運行,方可辦理交接。
(5)中小型水電站在運行過程中對于運行的相關技術資料的要求也相對較高。尤其是與水文、氣象、水工的觀測的數據以及設備備品消耗和設備磨損情況的分析等,都是指導水電站正常運行的重要數據資料。同時,與設備相關的系統圖、結構圖、電路圖以及配件圖也是為后期進行設備維護的主要參考,需要交由專人保管。
(6)對于與設備運行相關的資料應當保存在專門的檔案室,并由專人進行收集和整理。相關資料不得隨意外借,如有需要可以在資料室進行查閱。
(7)對工作上崗、操作等內容建立對應的考核制度,對設備的管理和維護進行對應的檢查制度,落實各個制度的順利開展。
水電站機組的運行效率和其管理方式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其中技術管理中的技術資料和設備資料的收集和管理制度就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內容。它為設備管理制度的設立以及開展經濟有效的運行方式提供重要的依據。
現階段很多中小型水電站所使用的設備都較為簡單,且技術沒有及時更新。同時,相關的操作人員不少是未經過培訓就直接上崗的。簡單的設備對于人工操作的需求較大,且操作工序復雜、難度大。相關的管理人員數量跟不上,缺乏對應的技術人員等情況與中小型水電站的發展需求不相匹配。因而,要想提升中小型水電站的運行管理,首先需要建立一支掌握技術且具有管理能力的復合型技術人才隊伍。只有如此才能夠推進技術改造,落實運行管理工作的開展。提升中小型水電站設備自動化運行的能力,能夠有效地保障設備平穩、可靠的運行。并在出現故障時,能夠自動地進行電路關閉,以保障機組的完好無損。
將自動化管理模式加入中小水電站的發電運行管理中,能夠對設備的開機、關機等做出對應的調整。操作人員只需在控制室發出開機信號,設備就能夠依照預定的程序進行運轉。而發出停機信號,設備則會依照正常的停機模式進入停機狀態。自動化的功能大大的減少了設備操作對于人工的需求,而且簡化了操作內容。不僅提升了操作的效率,同時也降低了人工操作可能存在的風險。同時,加入自動化的管理模式,能夠幫助工作人員對設備進行實施的監測,一旦設備超出合理運行范圍就會發出報警信號,同時,跳轉到安全運行的模式。從而避免因超負荷或故障化運行導致機組受到更大的損害。如此,不僅能夠提高設備安全運行的效率,還能夠幫助維修人員更加精準的尋找到設備的故障點。從而降低設備的停機時間,提升設備的使用率。自動化的管理模式還有助于設備的檢驗檢修。通過自動化管理的方式,能夠在設備運行的固定周期內給予對應的提示,檢修人員也可以依據設備實際的損耗情況,設定檢修周期。
發電運行管理內容主要是依據電力系統的內容而設定的。為了確保機電的平穩運行,應當對所管轄的機電設備進行周期性的檢查、調整、清掃,并對存在的事故和運行情況進行詳盡的記錄。對于中小水電站發電運行管理主要包括電力生產、操作技術、人員安排等,其目的在于確保供電安全、穩定。因此我們需要落實以下幾點。
(1)建立運行責任制,確保人機對應。同時對設備、運行以及生產情況進行全面了解,對發現的問題進行及時的上報和處理。
(2)對上崗人員實行獎懲并行的制度,以增強他們的安全意識、技術能力。
(3)推進先進技術的應用,以便于更好地掌握設備的情況,提升設備的運行能力。
(4)加強對工作人員的技術的培訓,崗位職責及安全意識的考核,從而提升整個隊伍的綜合能力。
中小型水電站的運行管理水平與其所產生的經濟效益所掛鉤,通過對現階段我國中小水電站管理模式的發展趨勢的研究,建議應注重自身的發展,同時,加強對科學技術的應用能力,將科技水平轉化為生產效益,從而推動整個中小型水電站的發展。而在這之前,基礎的保障則是對安全的把控,只有安全生產才是確保中小型水電站發展的核心。
[1]徐春芹,李嬌,董厔,王丙龍.中小水電站優化運行及其程序實現研究[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7,(03):188.
[2]張春旭,張晉新.中小水電站增效擴容改造的經濟設計[J].小水電,2016,(05):24-26+36.
[3]張鍇.中小型水電站發電機組的運行維護分析[J].科技創業家,2013,(01):120.
[4]袁江鋒.中小水電站優化運行及其程序實現[J].水力發電,2011,37(09):79-81+94.
[5]宋天勇.中小型水電站水輪發電機組的自動化改造[J].技術與市場,2011,18(07):245-246.
F426.61
A
1671-0711(2017)12(上)-003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