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鋼鐵工業協會
1-3月份我國鋼鐵行業運行情況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
一季度,國民經濟延續了去年穩中向好的發展趨勢,實現了良好開局,鋼材市場需求有所好轉。同時,隨著去產能工作深入推進,特別是6月底前徹底清除“地條鋼”等政策措施的有力貫徹實施,為鋼鐵行業創造了較好的外部環境。全行業深入推進對標挖潛降本增效,保持了效益繼續好轉的勢頭,成績來之不易。
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18.07萬億元,同比增長6.9%,比去年提高0.2個百分點。
1.工業生產平穩增長
1-3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6.8%,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1.0個百分點,比上年全年加快0.8個百分點。與之相對應1-3月工業用電量達982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7.7%,增速創2013年以來歷史同期新高。高技術產業和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13.4%和12.0%,增速分別比規模以上工業快6.6和5.2個百分點,比上年全年快2.6和2.5個百分點。主要用鋼制造行業增加值增速均有所提高,其中汽車制造業增長15.3%,增速同比提高5.8個百分點;專用設備制造業增長12.4%,增速提高8.6個百分點;通用設備制造業增長10.6%,增速提高5.8個百分點;金屬制品業增長8.7%,增速提高0.4個百分點。
2.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穩中有升
1-3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同比增長9.2%,增速比上年全年加快1.1個百分點,比今年1-2月份加快0.3個百分點。分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增長19.8%;第二產業投資增長4.2%,其中制造業投資29325億元,增長5.8%;第三產業投資56349億元,增長12.2%。基礎設施投資18997億元,增長23.5%。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長22.6%,增速快于全部投資13.4個百分點。。
3.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提高
1-3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增長9.1%,增速比上年全年加快2.2個百分點,比今年1-2月份加快0.2個百分點。房屋新開工面積31560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1.6%,其中住宅新開工面積增長18.1%。房地產開發企業土地購置面積3782萬平方米,同比增長5.7%,上年同期為下降11.7%。3月末,全國商品房待售面積68810萬平方米,比2月末減少1745萬平方米。
總體來看,一季度宏觀經濟穩中向好的趨勢在加強,國民經濟的良好開局為鋼鐵行業提拱了較好的外部環境。但是要充分的認識到,需求向好仍很脆弱,鋼鐵市場供大于求的局面并未發生根本性改變。
1-3月份,全國生鐵、粗鋼和鋼材(含重復材)產量分別為17563.68萬噸、120109.92萬噸和26294.62萬噸,同比分別增長4.11%、4.57%和2.12%。1-3月份平均日產粗鋼223.44萬噸,其中3月份粗鋼日產水平達到232.24萬噸,創歷史新高。
1-3月份,會員企業生產生鐵、粗鋼、鋼材分別為15177.8萬噸、15634.53萬噸和15032.89萬噸,同比分別增長1.15%、3.47%和3.11%。會員企業粗鋼產量增幅低于全國增幅。
1-3月份,全球67個主要產鋼國家和地區共生產粗鋼41054.8萬噸,同比增長5.73%;扣除中國內地后的世界粗鋼產量20944.9萬噸,同比增長6.86%,比中國內地增速高2.29個百分點。中國內地粗鋼產量占全球的48.98%,同比下降0.54個百分點。
1-3月份,全國出口鋼材2073萬噸,同比下降25.0%,其中3月份出口756萬噸;進口鋼材348萬噸,同比增長11.3%。鋼材凈出口1725萬噸,折合粗鋼凈出口1793萬噸,同比減少749萬噸。
3月份鋼材進口均價1079美元/噸,環比上漲39美元/噸;1-3月份進口均價1038美元/噸,同比上漲36美元/噸。3月份鋼材出口均價678美元/噸,環比上漲60美元/噸;1-3月份出口均價640美元/噸,同比上漲210美元/噸。
4月份20個城市五大品種鋼材社會庫存延續3月份下滑趨勢,降至1112萬噸,環比下降57萬噸,但比上年同期仍增加280萬噸。4月份五大品種庫存中熱軋板卷和冷軋板卷均環比增加,螺紋鋼、線材中厚板環比下降。社會庫存中熱軋板卷和冷軋板卷增加,說明下游用戶采購積極性下降。
3月末鋼鐵企業鋼材庫存為1443萬噸,環比增加41萬噸,比上年末增加了167.08萬噸。企業庫存增加,說明鋼廠銷售難度增加。據協會了解,目前部分企業存在訂單不足,邊生產邊銷售的情況。鋼材社會庫存和企業庫存均處于較高水平,鋼鐵企業要按市場需求安排生產,控制好企業庫存。
1-3月份國產礦產量2.98億噸,同比增長15.9%;進口鐵礦石2.71億噸,同比增長12.2%;進口均價79.1美元/噸,同比增長70.5%。3月份以前,進口礦價保持上漲趨勢,特別是春節以后,漲幅較大,并一度突破90美元/噸,3月份以來,鐵礦石價格呈現下跌趨勢,近期價格跌至60美元/噸左右。1-3月份我國鐵礦石對外依存度降至86.6%,較2016年下降0.1個百分點。
2016年9月份以來,鐵礦石港口庫存持續攀升。截至今年3月底,鐵礦石港口庫存達到13456萬噸,較年初增加2017萬噸。截至4月21日,鐵礦石港口庫存為13135萬噸,近期有所下降。
1-3月份,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完成投資584.23億元,同比下降10.1%,降幅比上年擴大7個百分點。其中民間投資476.81億元,同比下降11.3%。民間投資占總投資的81.61%,比上年下降1.16個百分點。黑色金屬礦采選業完成投資100.99億元,同比下降23.1%,降幅比上年擴大5個百分點。其中民間投資58.84億元,同比下降39%,降幅比上年擴大11.4個百分點。民間投資占總投資的58.2%,同比下降15.78個百分點。
3月末,鋼鐵協會CSPI中國鋼材價格指數為101.81點,環比下降4.15%;與上年同期相比上漲47.83%。3月份以來,CSPI國內鋼材價格綜合指數逐步回落,至4月第三周,鋼材綜合價格指數跌至92.23點,比3月第一周的高點107.88點下降14.5%。1-3月份,CSPI綜合指數平均為102.8點,同比上漲68.14%;3月均值為105.33點,同比上漲58.49%。
3月末,在鋼鐵協會監測的八大鋼材品種中,除熱軋無縫管價格環比繼續上升外,長材、板材價格均有所下降。其中線材、螺紋鋼和角鋼價格環比分別下降40元/噸、12元/噸和13元/噸;中厚板、熱軋卷板、冷軋薄板和鍍鋅板價格分別下降140元/噸、364元/噸、605元/噸和219元/噸;熱軋無縫管價格繼續上升55元/噸,環比升幅較上月收窄3.07個百分點。其中:無縫管上漲了1625元/噸,高線、螺紋鋼、角鋼和鍍鋅板上漲了1300元/噸左右,中厚板、熱卷和冷板均上漲了1000元/噸以上。
3月份,鋼材綜合平均結算價格為3514元/噸,環比上漲3.14%;同比上漲63.59%。1-3月累計平均結算價格為3426元/噸,同比上漲69.44%。
3月份,CRU國際鋼材綜合價格指數168.1點,環比上漲1.1%。其中:CRU長材指數165.9點,環比上漲1.6%;CRU板材指數169.2點,環比上漲0.9%。與上年同期相比,綜合指數上漲49%,其中長材指數上漲40%;板材指數上漲53.8%。分區域看,北美、歐洲漲幅收窄,亞洲漲幅加大。
1-3月份,會員鋼鐵企業累計實現銷售收入8393.26億元,同比增長40.16%;盈虧相抵實現利潤總額232.84億元,上年同期為虧損87.48億元;會員企業銷售利潤率為2.77%,但1-2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為5.92%,鋼鐵行業盈利水平仍然很低。1-3月份虧損企業同比減少17家,仍有19%的企業虧損。
1-3月份,大中型鋼鐵企業期間費用同比增長13.33%,其中管理費用同比增長14.31%,銷售費用同比增長22.68%,財務費用同比增長7.99%。2017年1月、2月、3月份分別計算平均年化資金成本率為5.37%、4.97%、5.45%,雖然比2015年和2016年資金成本率略有下降,但仍高于目前銀行一年期貸款利率4.35%的水平。3月末大中型鋼鐵企業存貨占用資金同比增長18%,其中產成品資金占用同比增長20.91%;企業銀行借款同比增長8.3%,其中短期借款同比增長10.47%,長期借款同比增長2.69%;銀行借款增加仍然以短期借款為主。
一季度鋼鐵行業實現了良好開局,成績來之不易。但是也要看到仍然潛伏著危機。一是產能釋放較快,產量過高。一季度粗鋼產量增長4.6%,3月份粗鋼日產水平再創歷史新高,對市場的沖擊是不容忽視的。二是鋼材出口大幅下降。當前在出口方面的問題應是保持適量的鋼材出口,形成穩定的國際市場份額,避免鋼材出口量的大起大落。三是鋼材價格波動較大。今年年初這一輪鋼材漲價主要是接續了去產能特別是清除“地條鋼”所帶來的預期。目前,市場需求總量變化不大,而產量增長,出口下降,造成國內市場供給增加必將抑制鋼材價格上漲。
2017年的經濟工作總基調是穩中求進,去產能還在路上,基建投資保持增長,同時環境保護執法的力度在持續加強,因此鋼材市場不應該出現鋼材價格斷崖式的回落。鋼材價格的漲跌還是要看供需關系,鋼材價格能否在合理區間波動,需要共同維護。希望大企業、區域骨干企業在生產上堅持按訂單組織,沒有訂單不生產;在價格上要有定力,降價并不能擴大市場需求,要防止鋼材價格超跌損害鋼鐵企業利益。
2017年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年,是鋼鐵行業“去產能”工作的攻堅年,是“去杠桿”工作的開局年。黨中央、國務院把鋼鐵行業作為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先行者,以化解過剩產能為突破口,這給鋼鐵行業脫困發展、轉型升級帶來了難得的歷史機遇。鋼鐵行業要兩手抓,一手抓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即去產能,以6月底前徹底清除“地條鋼”為抓手,堅決落實;一手抓經濟穩增長即保證經濟效益,以全年盈利增長為目標,維護好行業企業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