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憲鳳
102618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南區清源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加減歸脾湯治療心脾兩虛型失眠24例療效觀察
李憲鳳
102618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南區清源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目的:探討加減歸脾湯治療心脾兩虛型失眠的效果。方法:收治失眠患者24例,給予歸脾湯治療。結果:治愈10例,有效12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91.66%。結論:歸脾湯治療心脾兩虛型失眠有效。
失眠;歸脾湯;心脾兩虛
不寐即一般所謂的“失眠”。古稱“不得臥”“不得眠”或“目不瞑”。“不寐”之名首見于《難經》,是以經常不能獲得正常睡眠為主要特征的一種病證。西醫學的神經官能癥、高血壓、更年期綜合征等可參考本病。筆者在2015-2017年間,以歸脾湯為主,隨癥加減治療心脾兩虛型失眠24例,效果滿意,現報告如下。
2015-2017年收治失眠患者24例,均為門診病例,其中男14例,女10例;年齡20~66歲;病程1~6個月。
診斷標準:中醫診斷心脾兩虛型標準主要參照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診斷與療效標準》中關于“不寐”的診斷標準及辨證標準[1]:①輕者難以入睡,或入睡后易醒,并且醒后難以再入睡,癥狀連續>2周者,重者徹夜難眠;②除失眠外常伴有頭暈、頭痛、心悸、健忘、多夢、乏力等癥;③患者經西醫各系統和實驗室檢查未發現明顯異常。中醫辨證分型為心脾兩虛型,癥見健忘難眠、多夢易醒、心悸怔忡、頭暈目眩、神疲乏力、面色不華、口淡無味,或食后腹脹、不思飲食、面色萎黃及舌淡、苔薄,脈沉弱。
西醫診斷標準:參照《睡眠障礙國際分類——診斷和編碼手冊》[2]:①睡眠障礙為唯一癥狀,其他癥狀均由失眠導致,如倦怠、全身酸軟、乏力、食欲不振等;②每周發生≥3次,連續>1個月;③失眠引起明顯的苦惱或精神活動效率下降,妨礙社會,如影響患者正常的工作、學習、生活等。
納入病例標準:具有失眠癥狀,持續時間≥1個月,并符合西醫及中醫診斷標準者。
排除病例標準:①妊娠期及哺乳期婦女。②年齡<18歲及>66歲者。③無法堅持服藥者以及對歸脾湯成分過敏者。④因環境因素改變或飲咖啡、酒、茶及藥物依賴者。⑤有嚴重的精神障礙者。
治療方法:以歸脾湯為基礎方:白術10 g,茯苓15 g,黃芪20 g,龍眼肉15 g,炒酸棗仁15 g,黨參10 g,木香15 g,甘草5 g,當歸10 g,遠志15 g。若心悸氣短重者加阿膠、熟地黃;多夢者加龍骨、牡蠣、柏子仁;莫名煩躁者加百合、知母;用腦過度、記憶力下降者加何首烏、白蒺藜。1劑/d,水煎服,2次/d,14 d為1個療程。服藥同時囑患者注意勞逸結合,培養良好的作息規律,糾正不良生活習慣。培養樂觀情緒,消除不良因素的影響。
療效判定標準:主要依據《中藥新藥治療失眠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中的失眠療效標準[3]:①臨床治愈:睡眠時間恢復正常或夜間睡眠>6 h,睡眠深沉不易醒,晨起醒后精力充沛,能完成1 d的工作學習生活。②顯效:睡眠質量明顯好轉,睡眠時間增加>3 h,并且睡眠深度增加。③有效:臨床癥狀有所減輕,但睡眠時間較前增加時間<3 h。④無效:治療效果無明顯改善或加重者。
本組24例心脾兩虛型失眠患者中,臨床治愈10例,顯效0,有效12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91.66%,以上病例隨訪半年。
病案舉例:李某某,男,66歲,退休。2016年3月7日初診。患者自述失眠半年,近1個月加重;入睡困難,睡眠輕,多夢易醒,醒后難以入睡,伴有煩躁易怒、神疲體倦、記憶力下降、面色無華、舌淡、苔白、脈細弱無力。診斷為心脾兩虛型失眠。治宜補益心脾,養血安神。給予歸脾湯加減,方藥:黨參10 g,白術10 g,黃芪15 g,當歸10 g,茯神10 g,遠志15 g,酸棗仁10 g,龍眼肉10 g,生龍骨15 g,生牡蠣15 g,甘草5 g。水煎服,1劑/d,早晚各1次。同時囑患者暢情志,勞逸結合,服藥1個療程后睡覺質量明顯改善,后守方服藥2周后隨訪,睡眠正常。繼續隨訪3個月無復發。
失眠一證屬于古代不寐的范疇,其病因主要與情志所傷、勞逸失調、飲食不節及素體虛弱有關;主要病機為思慮勞倦,傷及心脾,陽不交陰,心神不安等,擾動心神,使得心神不能內守而出現。《景岳全書·不寐》中明確指出“勞倦思慮太過者,必致血液耗亡,神魂無主,所以不得眠”“……血虛則無以養心,心虛則神不守舍”“思慮傷脾,脾血虧虛,經年不寐”。現代人們生活節奏變快,生活壓力較大,致使人們思慮傷脾。中醫認為脾為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傷氣血乏源,無法上供心神,使得心神不安而失眠。歸脾湯中黃芪、黨參、龍眼肉三者并用,健脾為主,兼及心肺;益氣為主,兼補陰血。白術、茯神補脾益氣,棗仁安神除煩、當歸補血,木香理氣健脾,遠志交通心腎而安神,甘草益氣和藥,生姜、大棗開胃健脾。諸藥相合,使得氣血自旺,諸證自除。
[1]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S].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19-20.
[2]中華醫學會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M].濟南:山東科技出版社,2001:118-119.
[3]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中藥新藥臨床臨床研究指導原則(第1輯)[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3:186.
Effect observation of Gui Pi decoction adjusted in the treatment of 24 cases of heart and spleen deficiency type of insomnia
Li Xianfeng
South Area of Guanganmen Hospital,China Academ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Qingyuan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102618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Gui Pi decoction adjusted in the treatment of heart and spleen deficiency type of insomnia.Methods:24 insomnia patients were selected.They were treated with Gui Pi decoction.Results:10 cases were cured,12 cases were effective,2 cases were ineffective,an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1.66%.Conclusion:The effect of Gui Pi deco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heart and spleen deficiency type of insomnia is good.
Insomnia;Guipi decoction;Heart and spleen deficiency
10.3969/j.issn.1007-614x.2017.2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