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巍
611300四川省大邑縣中醫醫院放射科
腎上腺腫瘤的影像診斷及其臨床應用
李巍
611300四川省大邑縣中醫醫院放射科
目的:探討MRI、CT以及B超診斷腎上腺腫瘤的價值。方法:收治腎上腺腫瘤患者128例,全面總結影像學特點和病理檢查符合度。結果:B超、CT以及MRI對于腎上腺腫瘤的診斷率分別為84.38%、95.31%以及92.19%。結論:對于腎上腺腫瘤,使用醫學影像檢查能夠實現精準定位和部分定性診斷,其對于疾病治療方案的制定具有相當重要的臨床意義。在對患者開展相關檢查時,可將B超視為篩選及普查方式,將CT以及MRI視為深度檢查手段,進而形成關于腎上腺腫瘤影像學診斷的綜合體系。
腎上腺腫瘤;影像學診斷;價值分析
腎上腺腫瘤是發生在髓質、腎上腺皮質和間質的惡性/良性腫瘤、淋巴瘤以及轉移瘤[1]。使用相關檢查手段,可明確患者腫瘤情況,對于臨床診斷以及治療方案的確定非常重要。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集128例腎上腺腫瘤患者的醫學影像資料,現將診斷和臨床應用情況報告如下。
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腎上腺腫瘤患者128例,回顧性分析其醫學影像資料。患者臨床表現為周期性軟癱、血壓上升、四肢麻木、頭暈、發熱、尿頻等癥狀。患者年齡18.52~76.36歲,平均(41.22±2.25)歲。均接受CT、MRI以及B超檢查。
方法:使用德國西門子公司生產的116832型CT診斷設備,進行相關檢查。探頭頻率設定為3.5 MHz。130 kV,200 mA,層厚2.5 mm,螺距1.3 mm。MRI為Achievand 1.57以及0.35T掃描設備,矩陣128×256,層厚5 mm,體線圈。以常規橫斷位以及冠狀位為掃描序列。自旋回波序列,T1、T2加權成像。
超聲表現:128例患中,超聲檢查陽性108例,診斷率84.38%。良性者一般為圓狀/橢圓狀腫塊,邊界清晰,瘤體內為低回聲,包膜回聲強。Cushing's瘤為脂肪組織增厚,回聲增強。惡性瘤為圓形/橢圓分葉腫塊,邊緣模糊,凹凸不平,內部回聲不均,當液化壞死時,為無回聲暗區,侵犯四周組織(多為低回聲區);嗜鉻細胞瘤內為中等點樣回聲;髓樣細胞瘤稍強回聲,內部為短線樣/網格樣結構,也會表現為強回聲團,與腎上腺血管平滑肌瘤相似。
CT表現:CT陽性122例,診斷率95.31%。良性瘤為圓狀/橢圓狀,低密度,邊界清晰,密度均勻性強。皮脂腺瘤大都為單側腺體發病,實施CT增強掃描后呈現為輕度強化。嗜鉻細胞瘤一般為實質性腫塊,少數為分葉樣,規格存在差異,密度均勻性強,倘若規格較大,可呈現為囊性病變或出血性壞死,增強后為多房樣強化。髓樣細胞瘤特征性強,為脂肪密度單側局限腫塊,核心分隔數量較多,規格大,形態規則性差,一般合并出血性壞死,侵犯四周組織,存在遠處轉移,CT增強后為非規則性強化。
MRI表現:MRI陽性118例,診斷率92.19%。良性瘤一般為圓狀/橢圓狀腫塊影,包膜完整、邊界清晰、信號均勻。不同腫瘤信號強度呈現多樣化趨勢。嗜鉻細胞為長T1、T2信號,伴有四周血管流空,與其他病變差別較大。由于髓樣細胞瘤中含有骨髓以及脂肪,T1加權為高信號。惡性癌瘤為非規則性團狀塊影,邊界模糊、包塊完整性差,信號強度不均,混雜信號,MRI增強后均勻性差。
病理診斷結果:腎上腺良性瘤120例。其中,皮質瘤28例,APA36例,腎上腺囊腫6例,無功能性皮脂腺瘤20例,髓樣細胞瘤4例,腎上腺增生20例,節神經細胞瘤6例;惡性腎上腺瘤8例。其中惡性PHEO 2例,皮脂腺癌4例,淋巴瘤2例。
誤診情況:本案例中,誤診計6例。其中超聲4例,CT2例,誤診率4.69%。
腫瘤組織來源較為復雜,臨床表現多。其診斷一直被視為醫學界難題[2]。B超有著無輻射、操作簡單、無創等優勢,被廣泛應用于腎上腺疾病診斷中。但此法并不能檢出腎上腺瘤是否存在以及腫瘤規格。這種方式可依照具體圖像密度情況,辨別腫瘤性質以及與四周組織關系,這對于術前評估具有一定臨床價值[3]。但其分辨率低,檢查過程中極易受到患者個人以及外界因素影響,適合于兒童或體型偏瘦者。使用MRI或者CT可診斷出直徑規格<1 cm腫瘤,同時還能查看其與四周組織關系[4]。
當前,64層螺旋CT可以被視為CTA顯示動脈來源,有助于醫生選擇更適合的手術入路。MRI為醫生提供了更為精準的三維定位影像,對于實施CT檢查結果不滿意者,使用MRI檢查能夠全面顯示出癌瘤和四周器官以及血管之間的關聯性,進而為實施手術提供重要參考資料。對患者實手術治療前的腫瘤性質判定工作,也要依靠MRI技術完成,對于直徑>5.0 cm、形態完整性差且和相鄰器官以及血管界限模糊者[5],應懷疑為惡性腫瘤。由此可見,在對患者開展相關檢查時,可將B超視為篩選以及普查方式,將CT以及MRI視為深度檢查手段,進而形成腎上腺腫瘤影像學診斷綜合體系。
術前利用影像學技術做好定位評估工作,對于患者手術的進行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
綜上所述,對于腎上腺腫瘤,使用醫學影像檢查能夠實現精準定位和部分定性診斷,對于疾病治療方案制定,具有相當重要的臨床意義。
[1]薛宗哲,朱金奇,郭偉.高磁場MRI對腎上腺腫瘤影像診斷分析[J].中華保健醫學雜志,2015,17(3):237-237.
[2]Anoj Adhikari,陳克敏.腎上腺偶發瘤的影像學診斷與治療進展[J].診斷學理論與實踐,2015,12(5):473-478.
[3]段曉蓓.(18)F-FDG PET/CT顯像在腎上腺淋巴瘤影像學診斷中的應用[J].中國醫學影像學雜志,2016,24(12):919-923.
[4]梁志鵬,姚立正,陳飛,等.3.0TMR化學位移成像在常見腹部腫瘤診斷中的臨床應用價值[J].醫學影像學雜志,2015,25(10):1823-1825.
[5]李猛,李志艷,于曉玲.影像引導射頻消融術在腫瘤治療中的應用進展[J].山東醫藥,2016,56(13):102-105.
Imaging diagnosis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adrenal tumor
Li Wei
Department of Radiology,the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of Dayi County,Sichuan Province 611300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MRI,CT and B ultrasound in adrenal tumors.Methods:128 patients with adrenal tumor were selected,and we summarized the imaging features and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compliance.Results:The diagnostic rates of ultrasonography,CT and MRI for adrenal tumors were 84.38%,95.31%and 92.19%respectively.Conclusion:For adrenal tumor diseases,the use of medical imaging can achieve precise positioning and qualitative diagnosis.For disease treatment,it has great significance.In carrying out examination on the patients,the ultrasound can be regarded as screening and survey methods,CT and MRI as depth examination means,and the formation of a imaging diagnosis of adrenal tumors integrated system.
Adrenal tumor;Imaging diagnosis;Value analysis
10.3969/j.issn.1007-614x.2017.2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