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偉++張玖生
摘 要:移動互聯網技術的迅猛發展和移動智能終端設備的普及,使得圖書館服務模式發生變革,圖書館移動服務模式已成現今圖書館建設的熱點。許多圖書館都推出了移動圖書館APP應用、微信公眾號等服務模式,以APP客戶端的形式為讀者提供移動服務。本文通過對常見的圖書館移動服務模式做出評價,對基于APP圖書館服務模式進行研究和分析,并提出了移動圖書館APP存在的問題及發展建議。
關鍵詞:圖書館服務模式;APP客戶端;評價;分析;建議
中圖分類號:G258.6 文獻標識碼:A
1.三種圖書館移動服務模式評價
目前,圖書館移動服務模式主要是客戶端應用模式,這種服務模式在使用功能、使用效率等方面呈現出從低到高、逐次遞增的變化趨勢。[1]
APP客戶端服務已逐步取代以往的短信服務和WAP服務兩種服務模式,APP客戶端服務能實現豐富的多媒體內容傳遞,用戶操作方便,交互性好,同時可通過與圖書館管理系統的無縫對接進行用戶身份識別,以及通過APP客戶端載入圖書館管理系統的OPAC等功能,提供個性化的服務。還可以通過APP載入圖書館官網發布的公告、館藏資源鏈接等,通過APP客戶端較好地實現主動服務功能。[2]
2.基于APP圖書館服務模式研究、分析
(1)基于APP圖書館服務模式研究。APP圖書館服務模式是移動圖書館、數字圖書館與移動設備相結合的產物。在APP服務模式下,用戶可以方便訪問圖書館資源,可以方便進行OPAC檢索,掌握圖書館動態,即時與圖書館交互信息,用戶無需考慮服務終端來源,避免了繁瑣的網址輸入操作,其擴展性較強、內容較豐富、功能強大,移動客戶端應用特點為用戶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網絡體驗,因此APP圖書館服務模式是當前移動圖書館技術較為先進、功能較為強大的一種模式。
(2)典型移動圖書館APP分析。移動圖書館APP主要有自主建設、聯盟合作、第三方開發等三種建設模式,且建設APP要從跨平臺性、圖書館合作性、資源集成性及功能完善性等方面著手。筆者以第三方開發模式超星移動圖書館為例說明。第一,超星移動圖書館有良好的跨平臺性,能較好地兼容。目前移動終端有兩個常用平臺:Android和IOS。第二,在圖書館合作上超星移動圖書館集成了700多家高校及公共圖書館資源,且各圖書館相對立應用;超星移動圖書館有強大的資源集成功能,接入超星文獻共享云服務,可獲取更多中外文獻并兼有各圖書館館藏資源;功能完善,如集合了圖書館館藏查詢、續借、預約、離線下載、個人中心、電子書借閱、網絡資源搜索、全文閱讀、掃描、書架等眾多功能。
3.移動圖書館APP存在的問題及發展建議
(1)移動圖書館APP存在的問題。當前移動圖書館APP發展前景較好,基本功能較完善。如館藏查詢、讀者服務等功能,檢索功能靈活,可進行關鍵詞檢索、條碼掃描,個別還有語音檢索功能。但其中仍然存在較嚴重的資源開放性問題,主要表現在:一是各系統之間缺乏合作交流,系統跨平臺性不夠。二是移動圖書館APP缺乏統一標準,各自為政。三是資源集成性有待提升,目前所有圖書館APP都未能較全面地獲取圖書館數據庫資源。四是大多數服務利用受限,非認證用戶很難享有由移動圖書館提供的主流服務。
(2)移動圖書館APP發展建議。移動終端能夠強烈影響圖書館服務讀者,應將圖書館信息資源傳播到各種移動設備上去,因此要提高其資源開放性。尤其在使用信息資源和圖書館資源方面,圖書館界應該考慮建立一個由第三方和圖書館合作、不限于支持系統、采用統一標準、集成各地區的各類型圖書館信息資源的通用移動圖書館系統。此系統基于APP客戶端服務,提供云服務共享、個性化服務及一站式檢索等功能。
4.總結
移動圖書館服務模式的發展趨勢是讓用戶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任何移動終端設備享受圖書館的任何資源。目前,我國很多圖書館都開展了移動終端業務,基于APP客戶端的圖書館服務模式逐步成為相關領域的主要服務方式。
參考文獻:
[1]王悅辰.我國移動圖書館服務模式與發展對策研究[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4(3).
[2]江 波,覃燕梅.我國移動圖書館五種主要服務模式的比較研究[J].圖書館論壇,2014(2):5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