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鐘兵
摘 要:隨著經濟全球化、政治全球化、科技一體化的發展,各國之間的貿易往來不斷增多,技術交流也不斷加強,相應地,各國的專利保護制度也逐漸走向國際化。新世紀以來,我國和美國的交流活動不斷增多,為了避免兩國在技術交流時產生沖突,應該熟悉兩國的專利保護制度。當前,中國和美國的專利保護制度都有了一定改進,為了更好地研究兩國專利保護制度的差別,本文先分析了中國專利保護制度的特點和美國專利保護制度的特點,再應用對比分析法,比較兩個專利保護制度的差別。
關鍵詞:新背景下;中美;專利保護制度;差別
中圖分類號:D923 文獻標識碼:A
國家之間進行貿易交流活動時的利益,會受不同國家間專利保護制度差異的影響,因此,要熟悉本國和貿易國的專利保護制度。目前,我國專利保護制度的發展較一些發達國家來說,還存在一定的差距,為了完善我國的專利保護制度,維護我國人民的合法權益,應該建立健全我國的專利保護制度,借鑒發達國家在這方面的優秀經驗。而美國作為發達國家的霸頭,在這方面做的比我國要高很多層次,因此,研究中美兩國的專利保護制度的區別,對完善我國的專利保護制度有重要意義。
1.中國專利保護制度的特點
我國專利保護制度設立的目的是保護發明創造,申請專利的主要流程為:發明人將自己發明的東西申請專利,然后,專利局經過一系列的審核,將發明人遞交的發明創造在社會上公開,再對發明人授予專利權,擁有專利權之后,發明人就可以在一定時間內對此發明創造享受獨占,而專利保護制度就作為一種法律手段來保護發明人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
我國專利保護制度的特點主要表現有:(1)受法律保護,它是由專利法來進行保護的,專利法具有和其他法律一樣的法律效力,同樣可以體現出國家意志和普遍約束力。(2)采取科學審查,要申請獲得專利權,就必須要通過專利主管機構的全面審查,審查內容包括:是否雷同、是否具有享受專利的條件。(3)進行公開通報,專利審查通過之后,我國專利局必須遵循法律手段程序,將申請的發明創造通過專利文獻的方式在社會上公開,這樣,既可以將其作為法律文獻予以保護,又能夠清晰的說明此項發明創造歸誰所有。(4)進行國際間的交流,盡管我國的專利保護制度只在國內有效,但可以和其他國家之間簽訂協議,使專利在全世界范圍內共享,促進國與國之間的交流。
2.美國專利保護制度的特點
美國經常和其他國家發生貿易往來,并隨貿易范圍的不斷擴大,貿易摩擦也不斷增多,進而和其他國家的專利產權糾紛也變得越來越多,美國可以說是最重視專利保護的國家,因而,美國的專利保護制度相對其他國家來說也比較健全。美國專利保護制度重視將發明人的勞動成果法律化和資產化,通過這種形式來推動科學技術創新的步伐。
從美國專利保護制度的運行來看,其制度的主要特點有:一、美國的專利保護意識非常強,美國人認為,專利保護制度的核心是專利權,而二者也是美國新經濟發展的基礎,是美國企業的生命線,也是全國人民的核心利益。二、美國專利保護制度的法律體系較完善,美國政府不斷修正商標法、版權法、專利法,不斷調整各州法律保護范圍,為的是增強保護力度。三、美國專利保護制度確立后,運轉也比較有效,美國政府通過非訟管理、仲裁解決、訴訟管理等手段對各種糾紛進行處理和保護,懲戒力度非常強,因而,具有較強的法律效力。四、美國也重視強化對外的專利保護制度,因而,美國在全國范圍內都強化了專利保護措施,并將中國作為重點對象。五、美國專利保護制度重視民間組織力量,美國擁有最大的知識產權聯盟,來進行全世界各種形式的專利保護交流活動。
3.中美兩國專利保護制度的區別分析
3.1 專利保護制度的立法區別分析
中國《專利法》于1985年開始執行,并將專利分為實用新型、外觀設計、發明三種類型,一起加以保護。我國的專利保護制度在不斷進行完善,主要表現在:1985年,《專利法》規定:“發明人申請的發明創造如果是新型的,必須要保證產品的構造和形狀適用社會新技術方案”并明確規定保護期限為五年,申請續展為三年;1992年,將保護期限設為十年、并將續展取消;2000年,借鑒了知識產權保護法協議,為申請專利保護的發明人提供了解決專利糾紛的司法途徑;2008年,審查范圍擴大、專利質量提升、評價范圍拓寬,并增加了專利侵權訴訟的抗衡制度。從上可以看出,中國在專利保護制度立法上,無論是使用新型,還是外觀設計、發明等都有明確的立法步驟和途徑,并在不斷完善和發展。
3.2 專利申請制度的區別分析
美國在專利申請方面采用的是先發明的原則,也就是說,如果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對同一項發明申請專利,則專利就應該被授予給先做此項發明創造的人,而不能根據他們申請專利時間的前后授予。美國為了保證此項原則的有效實施,為發明人提供了文件揭露程序,申請人需要根據里面的要求書面描述自己的發明,以此作為日后誰先進行發明的證據。相反,我國在專利申請方面采用的是先申請原則,也就是說,即使有兩個或兩個以上人都對一項發明創造申請專利,而不管申請人開始此項發明的時間,只要先申請的就可以拿到該項專利的獨立擁有權。
中國的申請制度和美國的申請制度有著本質上的區別,中國實行的先申請原則有時會對真正投入發明的人來說不公平,也有可能將專利權錯誤的頒發給侵權的人,不能很好的保護各個發明人的合法權益。
3.3 專利保護制度下的寬限期的區別分析
所謂寬限期就是:申請專利的時間與之前公開發明的時間之間所允許的寬限時間,即兩個時間的時間差,如果在此寬限期之內,將會承認這項發明是新的。
由于美國實行的是美歐共同參與的《實體專利法條約》,他們的寬限期均設置為:申請日前一年里,如果申請人再次公開發明,都將不作為新技術,也就是說,一年期內的新技術被視為同一種,即美國的寬限期設置為一年。
由于中國未加入歐美國家間的盟約,因此,中國專利保護制度下的寬限期規定為;申請日期之前的六個月內公開的發明,仍然具有新穎性,也就是說,中國的寬限期設置為六個月。
3.4 專利保護制度所保護的對象分析
美國的《專利法》里面沒有規定什么類型的成果是不能獲得專利權的,只是規定了什么樣的成果可以被授予專利權。在美國,除了科學理論以外,幾乎其他所有發明都可以申請專利,并在動物新品種保護方面,創造性的提出了經過遺傳工程改造后的動物品種也可以作為新品種去申請專利。從上可以看出,美國的專利保護制度所保護的對象范圍非常廣泛,涉及到化工產品、科學技術、農業、醫藥、生物等的方方面面。
而在我國的《專利法》中,明確規定科學發現、疾病診斷方法、疾病治療方法、智力活動、原子核變換方式所獲得的各種物質、動物品種、植物品種將不會授給專利權。從我國《專利法》的規定中可以看出,我國專利保護制度所保護的對象中沒有動植物的新品種,僅有動物或植物新品種的生產方法。
中國相對于美國來說,農業、制藥業、化工業本來就不發達,卻沒有針對這些產業方面產品的保護。受美國的影響以及要求,中國逐漸在在這些方面擴大了保護范圍。
3.5 專利保護制度里國際優先權的區別分析
美國的專利保護制度國際優先權規定:別國在最先提出專利申請的一年以內,如果再向美國申請專利的話,根據美國的優先權標準,應該以別國在美國的申請時間為準,如果,別國先在美國申請專利,在向其他國家包括本國申請專利就被視為無效。實際上,美國這種國際優先權的處理方法是違背了他作為成員國的義務,并受到了國際上的強烈反對。
我國專利保護制度的國際優先權規定:無論是本國申請人,還是外國申請人,都享有相同的專利優先權制度,如果國外的申請人想要在中國享有專利優先權,他首次提出申請的國家應該是和中國有盟約協議的國家,亦可以兩國之間互相承認各國優先權的國家。中國申請人如果在國外首次提出申請后的一年之內,再向中國提出申請,將視國外申請日也作為國內申請日,而不會將其視為失去法律效力[3]。
從中美兩國公開制度的區別來看,我國實行的公開制度能夠被國際認可,比較人性化,而美國在這一方面有專制的傾向,不利于國際發展。
結語
綜上所述,當前,美國和中國的專利保護制度從立法、到申請制度、寬限期、保護對象、再到國際優先權、公開制度等都有著本質的區別,從這些區別上,也可以看出中美兩國對專利的重視程度。我國在專利保護制度方面,較美國來說,在某些還存在一定的差別,因此,我國要學會對美國專利保護制度“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要不斷完善專利保護制度,才能夠促進我國技術的創新,推動我國進步與發展。
參考文獻
[1]薛澄.中美專利申請制度比較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