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時雨
摘 要:隨著經濟社會的高速發展,城鎮化進程不斷加快,城鄉接合部、棚戶區、老舊小區、城中村等火災高危區域的人口不斷增加,大量火災隱患不斷涌現,其類型也日趨復雜化,火災危險性和整改難度不斷增強,嚴重威脅公共消防安全,加強火災高危區域的消防安全監管刻不容緩。
關鍵詞:火災;消防;安全管理
中圖分類號:TU998 文獻標識碼:A
現代化城市建設雖然為人們帶來了諸多便捷的生活服務,但是也同樣增加了各類安全隱患發生的概率。隨著城市人口密度的增加,各類原有城市服務設施的老化,火災隱患成為威脅城市居民最大的安全問題。并且隨著城市設施越來越復雜多變,增加了公共場所的消防難度,并且火災的危險程度以及整改難度也隨之增加。如何提高城市火災高危區域的消防安全,成為當前消防監督部門必須予以重視的工作內容。
一、火災高危區域的基本情況
通過排查統計,畢節市共有棚戶區、老舊小區、城中村、城鄉接合部、人員密集的商(市)場等火災高危區域30處,其中七星關區6處,大方縣兩處,黔西縣9處,金沙縣4處,織金縣兩處,納雍縣兩處,威寧縣1處,赫章縣3處,百里杜鵑風景名勝區1處。
二、火災高危區域存在的消防安全隱患
(一)消防基礎設施薄弱。棚戶區、老舊小區、城中村、城鄉接合部等火災高危區域形成的時間較早,無消防規劃,對防火間距、消防水源和消防車通道未作合理設置。由于建設初期沒有充分考慮消防問題以及未來的發展規劃問題,區域內的建筑大多數為居民自建建筑,未辦理相關行政審批手續,沒有經過規劃設計、施工許可和竣工驗收等把關程序,因而在消防隱患的排查、消防安全的保證上存在諸多漏洞,例如在防火間距、消防車通道、消防設施、消防水源、安全疏散、耐火等級等方面存在先天缺陷,有的甚至無市政消火栓,進入區域內的道路狹窄,消防車無法通行,一旦發生火災、消防水源不足,消防車輛無法進入等,一旦這些區域發生火災,那么消防人員以及設備無法及時奔赴火災現場,火災撲救難度極大。
(二)建筑耐火等級差。城鄉接合部、棚戶區、老舊城區、城中村、市場中存在著大量的老式居民住宅和危棚簡屋,這些建筑多以磚木結構、磚混結構為主,有的甚至采用彩鋼夾芯板等可燃或易燃材料搭建,耐火等級低,一旦發生火災,燃燒速度極快,甚至造成人員傷亡。
(三)違章搭建現象普遍。城鄉接合部、棚戶區、老舊城區、城中村等火災高危區域內的居民用彩鋼板等可燃材料搭建簡易棚的現象較為普遍。由于老式居民住宅及簡易棚比鄰建造,這些建筑的電線排布、易燃易爆物品的堆放等都極易引發火災,并且由于建筑板材也為易燃材料,一旦發生火災,極易向四周蔓延,造成火燒連營。
(四)電氣線路設置不符合要求。城鄉接合部、棚戶區、老舊城區、城中村大多數房屋電氣線路老化嚴重、私自亂拉亂接電氣線路現象普遍,有的甚至直接從室外配電箱拉接電線。室內到處是私自拉接的電線,電氣線路敷設達不到要求,布線不規范,極易發生電氣線路短路火災事故。
(五)消防安全管理職責不明確,管理混亂。部分建筑由兩個以上單位管理或者使用,有的商(市)場建筑本身就是多產權,有的是產權單位通過租賃將商(市)場的全部或者一部分出租給其他單位,導致多產權或多使用權相互交織。這類場所由于涉及多家單位,而且屬于產權、使用權和管理權分離,在管理上互相推諉,在經費投入上相互扯皮,導致消防安全管理職責不明確,消防設施的配置和維護不到位。市場內的小商鋪、小門面等“九小場所”密集,流動人口多,電源線路亂拉亂接,消防車通道被臨時攤位占用,消防車無法通行,消防安全管理混亂,存在嚴重的消防安全隱患。
(六)人員消防安全意識薄弱。棚戶區、老舊城區、城中村中居住人員密集,大多是老年人、留守兒童、外來務工人員,經濟條件相對較差,消防安全意識普遍不高,自防自救能力差,一旦發生火災,極易造成人員傷亡。
三、加強火災高危區域消防安全監管
(一)政府牽頭、部門聯動、綜合治理。城鄉接合部、棚戶區、老舊城區、城中村等火災高危區域火災隱患總量大,涉及單位和住戶眾多,消防水源、消防車道路、建筑結構等根源性火災隱患的整改周期長,需投入的整改資金量大,徹底整改的難度大。因此,城鄉接合部等火災高危區域的火災隱患整改工作建議由政府牽頭,按照一個區域“一套整改方案、一名責任人、一個工作班子、一套應急處置預案、一套日常監管措施”的要求,結合實際,進行綜合治理。一是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的有關規定,制定完善城鄉接合部、棚戶區、老舊城區、城中村的消防規劃,并組織實施。二是結合危房改造、舊城區改造等惠民工程,開展棚戶區、老舊小區、城中村的老舊建筑改造,提高其耐火等級。三是按照消防技術標準建設市政消火栓,拓寬消防車通道,確保消防車能順利通行,從根本上改變城鄉接合部、棚戶區、老舊城區、城中村等的消防安全條件。四是在市政消火栓不足的區域或在取水困難的地方,建消防蓄水池,為滅火提供充足水源;在消防車道寬度不足,或不能正常通行的地方,購置手抬機動泵、水帶等消防器材,落實專人維修保養,遇有災情時,迅速展開撲救,將火災消滅在初起階段。五是加強電氣線路改造。供電部門對老化電氣線路進行改造,對老舊的變壓器、漏電保護器等電器設備進行更新,從根本上減少電氣線路因過載、短路或斷路而引發的火災事故。六是對占用消防車通道作為菜市場等老、大、難火災隱患,政府應組織工商、城管、消防等職能部門組成聯合整治小組徹底整治。
(二)加強消防安全管理。鄉鎮(辦事處)、安監站等基層組織要將城鄉接合部、棚戶區、城中村等火災高危區域消防安全工作納入網格化管理的重點區域,進行重點監管。按照消防安全網格化管理要求,明確政府、街道、社區三級消防安全網格管理人員,明確職責和責任,定期開展消防安全檢查和消防宣傳。同時,要充分發揮派出所監管作用,將火災高危區域納入日常監管范圍,加大檢查力度,及時發布火災預警信息,推廣“兩分鐘防火法”、“五戶聯勤、十戶聯管”、“老弱病殘酒瘋”六類重點人員登記造冊管理等行之有效的消防安全管理模式,提高城鄉接合部等火災高危區域內人員的自防自救能力。
(三)明確管理單位及其消防安全職責。一是有物業管理公司的,把物業管理公司確立為消防管理的責任主體,對消防安全工作負責;沒有物業管理且有多個單位的建筑,由各單位協商,推選出一個單位具體負責該場所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其他單位要投入消防安全管理費用。二是督促建筑使用單位與物業管理公司簽定消防安全管理協議,明確各方的消防安全職責,由物業管理公司對共用的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建筑消防設施和消防車通道進行統一管理。三是加強固定消防設施維護保養,確保完好有效。督促各單位與有資質的消防設施維護保養企業簽訂消防設施維護保養合同,由維保企業定期對固定消防設施進行維護保養,確保完好有效。四是督促單位組織員工開展消防常識教育,制定應急預案,組織滅火疏散演練,提升員工“四個能力”。
(四)加強消防安全宣傳。針對火災高危區域內人員消防安全意識淡薄、排查消除火災隱患能力差、消防逃生自救能力弱等情況。要按照消防安全網格化管理要求,積極發動鄉鎮(街道)、村(社區)委員會等基層組織大力開展消防安全宣傳教育,在火災高危區域內每一個門面、每一棟樓院、每一個村組都張貼消防安全溫馨提示,通過發放消防手冊、播放火災警示光碟、擺設消防咨詢服務臺等,將消防知識最大限度地普及到每個火災高危區域內的每一名群眾,全面提升火災防控和逃生自救能力。在重大節假日和火災多發季節,免費向群眾發送消防公益短信,提醒群眾注意用火用電安全,形成濃厚的消防安全宣傳氛圍,提高在住人員防范火災的能力。
(五)組建志愿消防隊。依托鄉鎮、街道辦、農村、社區等基層組織,在火災高危區域內挑選身體素質好、責任心強的人員組建志愿消防隊,根據需要修建水池,配齊機動泵、水帶、水槍等消防器材,定期開展業務訓練,使之能撲救初起火災。在火災高危區域內設置必要的消防器材存放點,建立門面與門面、樓院與樓院、住戶與住戶之間的聯防聯滅機制,確保一旦發生火災,能及時處置。
結語
城市消防安全的保證關系到城鎮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也是維系社會穩定、經濟發展的首要條件。雖然我國城鎮化建設發展迅速,但在消防安全體系的建立上仍舊存在諸多不足,亟待進一步完善。
參考文獻
[1]管佳林,況凱騫,俞祚福.火災高危區域消防安全評估模型構建與應用[J].消防技術與產品信息,2015(10):3-6.
[2]李政興.火災高危單位消防安全管理分析與對策[J].科技傳播,2014(14):30-33.
[3]鄭興忠.以山東為例淺談火災高危單位消防安全管理[J].四川建筑,2016,36(4):264-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