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兆偉
摘 要:目的:通過對某礦廠進行分析,探究工程分析法在職業病危害因素識別中的應用。方法:運用工程分析法分析某礦廠中的職業病危害因素,重點探析工程原材料、使用設備等方面的影響。結果:該礦廠的職業病危害因素主要有生產時的噪音、粉塵和有害的化學氣體,工人患的職業病主要有塵肺、噪聲聾。結論:工程分析法可以投入到實際工程中對職業病危害因素進行分析識別,為職業病的控制提供了參考價值。
關鍵詞:工程分析法;職業病危害;因素識別
中圖分類號:X961 文獻標識碼:A
鐵礦廠勞動強度較大,危害因素較多,工人極易患上職業病,其職業病危害因素的識別對職業病的控制和預防有重要的意義。工程分析法是對待識別項目所用的材料、生產流程及可能發生的反應進行分析,探究可能出現的職業病危害因素,該方法分析最大的優點是分析的內容全面仔細,囊括項目的各個方面和細節。現今工程分析法已逐漸投入使用,且對職業病危害因素的分析有一定的效果,是職業病控制與防治的前提,筆者以某鐵礦為例,利用工程分析法對該廠職業病危害因素進行探討和分析。
1.工程概況
本文對某礦廠調查,廠上項目處于起步階段,礦廠地帶無疫病。新進行的項目首先要進行采礦,采礦選用地下開采分階段填空的方法,采礦后用皮帶等工具傳輸到選礦處,選礦時使用磁選工藝及破碎磨碎工藝相結合,尾礦漿經過濃縮處理后運至用來做地下填充,其他尾礦用來生產鐵精粉。
2.職業病危害因素的識別
2.1 系統工程分析法
根據系統工程分析法,將整個礦廠生產流程分為采礦、選礦、尾礦和公用輔助4個方面的內容,分別對4個方面的內容進行分析,分析的條目主要有選用的材料、生產工藝、使用設備等,根據4點對礦廠中的職業病危害因素進行展開分析。
2.1.1 材料分析
收集礦廠整套生產過程中可能接觸到的所有原材料,并探究材料之間可能的化學反應,對原材料、化學反應及得到的化學產物、最終得到的產品等物質的性質都進行探究,主要分析其毒性和對人體的危害,進而得到所有材料可能引發的職業病。
比如在礦山開采過程中常使用炸藥,炸藥主要由硝酸銨組成,關鍵元素為碳和氮,炸藥爆炸最終得到的有害氣體有一氧化碳與氮氧化合物,其中一氧化碳由于井下空氣不足,炸藥未充分燃燒產生,濃度過高會使人中毒;氮氧化合物會損傷人體呼吸道,嚴重時會引發急性中毒。再例如此次工程中常用電焊維修,在電焊過程中由于焊條含多種元素,最終除了產生煙霧灰塵之外,還會有一氧化碳和錳的化合物等產物,錳為重金屬,對人體危害較大。
2.1.2 生產工藝分析
系統工程分析法的一個主要特點是利用流程圖對每個部分進行分析,避免漏掉一些重要細節。在分析生產工藝時,對工藝工程進行梳理,找出其中可能導致職業病的因素。比如對井下破碎的流程進行梳理,得到的流程圖如圖1所示。
由流程圖可以很直觀地得到,在破碎過程中使用的原材料僅為礦石,無其他化學物質,整個過程無化學反應,只存在物理做功,在振動、破碎等過程中時有較大的噪音;在對礦石和碎料進行運輸傳遞過程中有較大粉塵,所以這個過程中主要的致病因素為噪音和粉塵。同理可以用流程圖梳理其他工藝過程,如磨礦及磁選過程,進而分析其中的致病因素。
2.1.3 工藝設備分析
礦廠工作過程中使用的設備多且雜,每個設備在運行時有各自的特點,對生產過程中使用的設備進行整理,對設備使用過程中可能產生的致病因子進行分析。
例如工程中使用的鏟運機,其主要依靠柴油燃燒進行運作,而井下氧氣供應不足導致不充分燃燒生成一氧化碳,還有二氧化氮生成,地下通風不足以致有害氣體濃度過高,對人體不利。另外在運輸過程中由于礦山道路不夠平整,易發生顛簸產生極大的噪音,也對人體產生危害。
2.2 職業病危害因素識別結果
通過系統工程分析法得出的致病因素主要有噪音粉塵和有毒物質3大類,將3種因素的來源進行總結歸納,得到表1。整理該廠的防護措施以驗證主要的職業病危害因素,得到表2。
3.討論
鐵礦廠工作環境惡劣,由于其通風條件較差接觸的化學物質及粉塵較多,極易引發職業病,因此對其職業病危險因素進行識別分析有利于提出相應的對策,進而降低工人患職業病的概率。系統工程分析法作為一種有效的職業病危險因素分析方法,已被許多工程所運用,能根據項目流程做出全面的分析。其主要優點有:①利用工藝流程分析更加全面詳細,能保證檢查到項目的每一個過程,比如在對噪音來源進行分析時,鏟運機由于路面不平振動發出大的噪音這一點很容易被忽視,但采用流程分析時可以避免這點。②除了能分析單個因素外,還能對多種因素之間的相互作用進行探討,分析多種因素疊加對職業病的影響程度。例如柴油燃燒時,煙塵中同時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氮時,其毒性大于單一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比兩者分開時的危害大得多,因此進行有毒氣體的預防時不能僅考慮單一氣體,還應該綜合考慮,防護措施應全面兼顧。再比如在用電焊進行維修時,會產生粉塵、一氧化碳、錳的化合物等多種有害物質,而防塵口罩只對粉塵起作用,無法抵擋錳的化合物等有害物質入侵,故從整體考慮,目前常用的為供氣式防護器。
本文通過對某礦采礦、選礦過程進行分析,利用系統工程法得出該礦廠的主要職業病危害因素為噪音、粉塵和有害化學物質,來源有鑿巖、挖礦、運輸、爆破等多個方面,并收集該廠的主要防護措施,通過防護措施驗證了該廠的主要危害因素。在利用工程分析法得出職業病危害因素時,要注意對得到的結果進行篩選,出于成本的考慮,并不是所有的影響因素都需要進行控制。防護措施的制定應聯合工程分析法、類比調查法,側重對職業病危害程度較大的部分采取措施,例如該礦廠工人普遍患的職業病為耳聾和塵肺,故應重點控制噪音和粉塵。
參考文獻
[1]徐列兵,李磊,陳世云.職業病危害因素現場采用和檢測影響因素分析及建議[J].中國衛生檢驗雜志,2013(3):776-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