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黨的第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五大發展理念,來指導“十三五規劃”的經濟社會發展路線及具體政策。五大發展理念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理論的新成果,不僅對“十三五規劃”具有指導意義,對中國未來中長期經濟社會發展都具有指導作用。五大發展理念是堅持把發展作為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的體現,對于不斷提高中國共產黨執政能力建設的五大任務即五大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關鍵詞 五大發展理念 發展理論 執政能力
作者簡介:蒲恩燦,西南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2014級政治學理論專業碩士研究生。
中圖分類號:D25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01.085
中國共產黨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即五大發展理念,對“十三五規劃”進行發展理念的建議與指導。五大發展理念與“五位一體”的文明建設、“四個全部”戰略布局等具有重要意義,對推進我國社會主義制度體系建設、提升國家治理現代化水平具有指導作用,對解決中國當下經濟發展的現實問題、挑戰具有理論與實踐的指導作用,將提高黨駕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能力,提升中國共產黨的執政能力建設。
一、五大發展理念具有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礎
馬克思主義發展觀,是以歷史唯物主義的方法認為世界是普遍聯系和永恒發展的共同體,社會是一個在不斷運動、調整、進步中的有體統一體。社會不是一個永恒不變的存在,就如人不能再次踏入同一條河流。
馬克思主義認為,“理論在一個國家實現的程度,總是決定于理論滿足于這個國家的需要的程度” ,理論產生于現實,超越現實。馬克思主義理論以高瞻遠矚的理性主義視角從歷史進化的哲學認識根基出發,認識世界的進化、發展規律,成為指導現實前進的有力指導理論。經典馬克思主義指導發展中的馬克思主義者運用理論促進發展的實踐。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成果是馬克思主義理論活生生的存在及新生,在當代是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自信,并結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不斷創新的理論創造。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內在動力,是馬克思主義發展理論的基底之一。
毛澤東同志說“事物發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務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內部,在于事物內部的矛盾性。任何事物內部都有這種矛盾,因此引起了事務的運動和發展” ,一個國家內部存在諸多的面相就存在諸多對立存在的矛盾體,在矛盾的現實環境變化中,力量的對立變化決定了國家層面的矛盾顯露出不同。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不斷在解決中國現實的問題中發展,從實事求是到解放思想,到求真務實,再到與時俱進,馬克思主義理論品質不斷豐富,就在于要根據現實的矛盾發掘、堅持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內在要求,指導現實的理論需要,解決當下突出矛盾。
近代以來,國家政治凋敝,戰亂紛爭,在建國之初,中國共產黨運用馬克思主義的思想武器建立廣泛統一戰線,解決了人民期待國家統一的政治心愿,獲得了強大的執政基礎。改革開放之處,社會主義建設成果遭受損失,物質條件極度匱乏給黨的執政基礎造成了極大的挑戰。鄧小平同志提出貧窮不是社會主義,“發展是硬道理……首先就是要使生產力發展。” 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物質的繁榮發展再次鞏固了黨的執政基礎。同時物質的不公平分配、特權思想、階層固化,導致社會貧富分化,使黨的執政的群眾基礎面臨挑戰。發展是硬道理的理念沒有變,但是由發展帶來的發展持續性、分配性矛盾迫使我們不得不思考發展的策略與方法,調整黨的發展理論的內涵、內容、思路。我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國民生產總值量大,人均不高,在平均數下人口較多,人民的獲得感提升速度與經濟發展速度不對等;高耗能的資源型發展模式面臨巨大負擔,不可持續性的結構性矛盾突出;低產能、低水平、低科技的生產方法,嚴重破壞環境,污染人民的居住環境條件,激化了經濟主體與人民的矛盾;國際經濟不景氣遇上我國經濟轉型,挑戰者我國的經濟發展能力;同時國際敵對勢力的打擊,極力擠壓我國的經濟發展空間。這些都將對我國發展帶來挑戰。作為執政黨,中國共產黨面臨著新形勢下的執政壓力。發展是硬道理,堅持又好又快地發展,提高黨的駕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能力將奠定、鞏固、提升黨的執政能力。
二、提出五大發展理念正當其時
習近平總書記支出,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在理論和實踐上有新的突破,對破解發展難題、增強發展動力、厚植發展優勢具有重大指導意義。 五大發展理在理論上發展于胡錦濤同志提出的科學發展觀,使黨的科學的發展理論更加生動、具體,更加體現科學的內涵。從用詞上講,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生動、貼切,通熟易懂,能夠滿足人民對國家發展的方向期待、路徑期待、成果期待、分配期待;也能夠簡單、清楚地指導各級政府、社會經濟主體深刻理解國家發展新思路、新戰略。五大發展理念對解決當下發展難題提供了新思路,五大發展理念打破了過去一元化或二元化追求“好、快”的思維邏輯,運用綜合評價的標準選擇發展的具體方案,不偏重化發展、不畸形化發展,避免顧此失彼、頭重腳輕發展模式,避免潛藏巨大后患的發展路徑。
五大發展理念具有具體生動的現實意義。創新發展,是科學技術第一生產力的持續內在動力。發展的本質在于生產,科學技術的生命在于創新,創新將使生活的效力提升獲得更多的發展。我國仍處于一個世界加工廠的世界性地位中,從“制造”到“智造”需要依靠科技創新提供智力依靠。協調發展,打開經濟社會繁榮的全面花。東西部經濟差距拉大,城鄉差距巨大,使發達地區經濟發展后勁不足,欠發達地區難以找到經濟起飛的著力點。協調發展,優勢互補,借力用力,共同打造經濟繁榮圈,功能互補,實現經濟共贏式發展。綠色發展,是人生存發展的必然要求。自然是人的存在基礎,人類面對自然顯得非常渺小,因此敬畏自然才能與自然和諧相處,長期共處,才能安居樂業。開放發展,是利用好國內國際兩個市場的必然要求,是走出國門,提升世界影響力,讓世界了解中國,建設持久繁榮經濟發展的需要。共享發展,增強人民的獲得感,是人民共同分享國家經濟發展成果的必然要求。改革開放之初,從摸著石頭過河、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思路出發,先富帶動后富,取得了物質生產總量的大發展。但是經濟主體的活動規律具有資本積累、財富集中的特征,貧富分化拉大,社會基層固化,基尼系數的異常上升可謂驚心動魄。五大發展理念,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發展經驗的集中體現 ,反映出我們黨對發展規律的新認識。
三、 五大發展理念提升執政能力建設
作為我國唯一的執政黨,執政能力建設永遠在路上。黨的十六三界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決定》決議,對黨在新時期、新形勢、新歷史方位下面臨的執政能力挑戰的判斷仍然是正確的。決議提出了黨執政能力建設的五大能力,該五項能力是針對當下現實問題提出的針對性的思路。筆者認為,這五大執政能力是解決改革開放30多年發展帶來的執政挑戰方略。 運用五大發展理念,推動黨的五大執政能力建設。
提高駕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能力建設,需要創新經濟發展思路。創新發展理念,不僅是科學技術的創新,也是經濟發展思路的綜合創新。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的多元化發展使公有制經濟在市場中的體系性地位、功能產生挑戰的現實出路。同時政府職能、職權與經濟領域的博弈、磨合中產生調整的需要。 “萬眾創新、大眾創業”的提出,不僅需要經濟活動者的自動能動力,也需要政府創新管理、干預方式,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需要,重新認定、謹慎定位政府的職能,因勢利導。
提高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設,需要認清經濟發展不協調產生的問題,共享經濟發展成果。經濟不發展不協調,導致區域經濟差距拉大,城鄉差距拉大。在不同的經濟區域,基于經濟基礎產生政治參與的程度差別。經濟貧困會影響政治參與的積極性。民主作為上層建筑,需要以相當的經濟基礎為根基。貧困地區的經濟差距導致的政治參與率低使得經濟發展話語權下降,導致政治民主建設更加困難。共享發展,把經濟發展的豐碩成果惠及全體人民,為政治發展提供物質保障。
提高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能力,需要創新、開放發展理念指導。社會主義文化,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中國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集中智慧成果,是我國傳統文化不斷發展、兼容并包的結果。 經濟的發展催生各經濟主體不斷發掘文化的源流,宣傳文化的精神價值,在市場經濟的檢驗中融合不同的文化。
提高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能力,需要共享的發展理念。和諧社會需要公平正義,共享經濟發展成果就是公平正義的必然要求。“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把人民作為發展的目的,必須堅持共享經濟發展理念,是經濟的發展福利惠及全社會。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精準扶貧”政策,就是共享發展理念的具體措施,對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基礎性意義,夯實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社會基礎。
提高應對國際局勢和處理國際事務的能力建設,需要開放的發展理念。經濟全球化是歷史的潮流,浩浩蕩蕩,不可逆勢而為。2008年經濟次貸危機,并沒有產生大規模反經濟全球化的浪潮,而是推進經濟合作。中華民族復興的“中國夢”不是一條關門造車的路,中國必須成為在國際社會中積極行事、掌握話語權的大國。國際社會靠實力,開放發展不僅提高經濟實力更能提升文化軟實力,打造行動共同體。以開放的發展理念,面對復雜的國際環境,處理好國家安全問題是黨當仁不讓的歷史任務。
我國發展仍處于可以大有可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同時也面臨諸多矛盾疊加、風險隱患增多的嚴峻挑戰, 這些給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帶來難題。五大發展理念,以綜合、平衡、可持續的經濟發展理念推進經濟發展,解決經濟基礎的諸多問題,將對提升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產生積極而重要的作用。
注釋: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
毛澤東選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01.
鄧小平文選(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5.
習近平.關于《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的說明.人民日報.2015-11-04.
韓振峰.五大發展理念是中國共產黨發展理論的重大升華.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6(1).67-70 .
本書編寫組.《中共中央關于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決定》輔導讀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邴正.樹立和諧發展的執政理念——破除執政理念的無法誤區.理論視野.2006(6).39-41.
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建設9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人民日報.2016-07-02.
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人民日報.2015- 11-04.
貫徹五大發展理念 實現百年奮斗目標.人民日報.2015-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