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頤菲
南京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江蘇南京210011
芻議調動醫務人員職業精神積極性的方法
顧頤菲
南京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江蘇南京210011
醫務人員是社會職業群體中一類特殊人員,他們的工作關乎著每一位患者的健康與生命,他們承載的職業壓力相較于其他職業更加巨大。然而醫務人員職業倦怠現象在醫療執業過程中的顯露越來越明顯,醫務人員職業精神正逐漸被遺忘,關注醫務人員職業倦怠情況迫在眉睫。該文分析了影響醫務人員職業精神的主要因素,并針對影響因素來討論調動醫務人員職業精神積極性的方式和方法,以達到激勵醫務人員,完善醫院管理制度,塑造醫院良好形象的目的。
醫務人員;職業精神;積極性
隨著我國醫療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醫療資源配置逐步整合,在實際醫療過程中,各類問題層出不窮。同時,醫療市場競爭激烈,醫務人員工作壓力和工作強度逐年增加,醫患之間信任度降低,醫患關系越來越緊張,醫務人員家庭負擔重,各種內在因素和外在因素使得醫務人員的職業倦怠感悄然滋生,這勢必影響醫務人員的日常醫療工作。醫務人員的職業倦怠必然會對醫療質量、醫患關系、職業發展和個人生活產生消極影響。在這種令人擔憂的形勢下,迫切需要大家關注醫務人員的自身需求,探析醫務人員的職業特征與職業倦怠的關系,從預防開始減少、避免醫護人員職業倦怠的產生,引導他們走向職業精神積極的方向,從而提高醫療質量和服務水平,促進醫療改革的成功。
醫務人員的職業精神是指醫務人員置患者利益于首位、醫師行業的自律、個人技術的勝任和醫師群體對社會的承諾[1]。這是醫務人員在從事醫療行業過程中醫學科學精神與醫學人文精神的統一。是由醫生的職業認識和職業態度、職業情感和職業責任、職業理想和職業意志、職業能力和職業榮譽、職業作風和職業信念所構成的[2]。醫務人員的職業精神體現在了具體工作的每一個細節上,并且時刻影響著醫務人員的執業行為。一旦出現對職業精神認知不到位或者不良因素影響到職業精神,則必然導致執業行為的偏差等嚴重后果。醫務人員工作的特殊性決定了他們職業精神的重要性。醫務人員是社會角色中的一類特殊人群。他們必須具備全面的醫學知識、精湛的手術技能、熟練的護理技術,同時還必須要有良好的醫風醫德、和藹可親的服務態度等。他們身上承載了患者對死亡的恐懼,更加寄托了患者對生命的希望。在工作中,不能允許有差錯,也不能允許有失敗。一旦出現微小的失誤,改變的不只是患者的整個人生,更可能意味著生命的消失。這種特殊的行業性質帶來的職業壓力遠超過普通職業。
2.1 個人需求因素
美國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Maslow)的需要層次理論將人的需要按照出現的先后分成從低到高的5個層次,它們是: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由于醫務人員職業的特殊性,醫務人員必然要承擔更大的醫療風險和職業壓力,同時也導致他們無法滿足正常的需求。這使得需要層次理論的每一層需求都存在了危機。例如,忙碌的門診、長時間的手術使得他們休息的時間也無法保證,工作處于長期應激狀態。同時夜班、值班、加班經常使作息時間的不規律,從而導致睡眠時間的不充足,身體處于亞健康狀態,有的甚至因此患上職業病。然而高強度、高風險的努力無法換來最基本的物質保障。據顯示,醫務人員中對經濟收入現狀非常滿意和滿意的僅達到22.13%。年齡、工作年限和分配制度是影響醫務人員收入滿意度的主要因素。因此,當最底層的衣食住行的生理需要都無法滿足的情況下,必然會危及到上面其他4層。醫務人員的安全感低、穩定感差,受他人尊重的程度降低,更無法談及實現職業理想和取得職業成就。
2.2 醫院管理因素
隨著我國醫療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和衛生管理不斷細化完善,醫療機構對醫務人員的要求不斷提高,例如工作負荷、醫療檢查、科研課題、論文發表、職稱考試、帶課教學等方面的要求迫使醫務人員疲于應對。如果個人職業想有所發展,必須在醫、教、研上綜合提升水平。然而有些醫院管理制度不完善,績效考核制度落后,上下級溝通不暢,工作績效得不到反饋及認可。同時科室內部存在利益分配不均、公平性低、職業繼續教育與職業規劃無法得到應有的保障。而且醫院在硬件設施方面又以患者為優先考慮對象,盡量壓縮醫務人員的各項開支和工作成本,單方面強調效益的增加,忽略了人性化管理,就會容易導致醫務人員產生倦怠感,醫務人員對職業的期望值越來越低。
2.3 社會評價因素
如今我國醫患關系越來越趨于緊張,雖然存在醫患個人層面的不信任感,但這種現象不只存在于整個行業中,更重要的是,醫患關系在患者、社會群體層面對醫療整個行業方面缺乏集體信任的基礎和保證。由于個別媒體的惡意炒作和對醫療知識的匱乏,使得很多正常的醫療事件被宣揚為對患者的不公。例如一度被各大媒體爭相報道的深圳“八毛門”事件、深圳“產婦縫肛門”事件、徐州“丟腎門”事件、山東“紗布門”事件等。這些事件都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大眾矛頭直指醫生沒有職業道德,對患者過度治療等。雖然最后事實都證明醫生或醫院并無過錯,但是這種報道已經在大眾心中留下不良陰影,嚴重損害了醫務人員的形象和聲譽??偨Y這些矛盾升級的最終原因是因為醫學是一門探索性科學,具有復雜性、不確定性、不完美性等特點,然而大眾并不了解醫學的深度、廣度和難度,對醫療結果期望過高。其次,是大眾把“看病難、看病貴”的醫療體制問題怪罪于醫院和醫生的頭上,導致了醫患關系的不斷惡化。醫患關系的緊張與不信任感使得患者依從性逐步降低,為醫務人員的救治工作設置了障礙,更讓醫務人員對職業產生倦怠感。
3.1 健全薪酬制度
有調查表明,醫務人員認為最重要的前3位激勵因素為經濟收入,培訓和提高技能的機會,以及晉升的機會。醫院的聘任、考核、分配等管理運行機制都要體現報酬與貢獻掛鉤,體現人的能力大小差異、責任大小差異、貢獻大小差異,體現多勞多得,使報酬成為激勵職工并使職工滿意的手段。醫療機構應合理調控醫務人員的薪酬待遇,薪酬待遇不合理不能較好地體現醫務人員的勞動價值。通過醫院構建內部有效的管理制度,進行績效管理,真正構建公平、合理、有效的薪酬體系。建立多元化評價手段,把工作內容、工作強度、工作質量、工作效率、患者滿意度等相結合,并采用發展性評價理念來考核醫務人員,采用一定的激勵機制,以此鼓勵醫務人員努力工作。
3.2 改善管理方式
作為醫院管理方,可以在組織和管理層面上,完善管理制度和運行機制。通過制定合理和靈活的工作作息計劃,減少工作負荷,尤其是一些職業倦怠易發的專業或崗位,通過授權提高其工作的自主性。減少工作環境和工作特征中的應激因素,改善醫務人員工作環境。建立健全突發事件、醫療糾紛方面的應急處理機制,讓醫務人員能夠在有保障的前提下安心執業。醫院還需要創造通暢的組織溝通渠道,培養良好的組織文化,對醫務人員保持良好的工作狀態有積極作用。醫院還可通過開展針對性的培訓,如提高個人應對能力、改善人際溝通技能等方面的培訓,以提高個人的處事能力。為醫務人員開展職業生涯規劃,提供培訓、進修的職業發展的機會和平臺。只有建立高效公平的運行機制和良好的工作環境,支持個人職業發展的平臺,采取“以人為本”的科學管理方式才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3]。醫院還可以提供積極向上的精神激勵,調動醫務人員積極情緒。加強對醫務人員的心理輔導和心理宣泄,尤其要加大對低年資、低學歷的臨床一線醫務人員的關注力度,使得醫務人員進行有效的情緒自我管理。在保持積極情緒的同時,正面引導醫務人員,使消極情緒能夠得到合理宣泄[4]。醫務人員投入工作時間越多,則對家庭照顧越少。因此醫院可以提供有益的家庭援助,多關注女性醫務人員的家庭角色需要,理解男性醫務人員實際承擔的家庭責任。例如可以建立靈活的休假值班和學術休假制度,為家庭負擔較大者提供幫助和補償,使他們感受到組織的溫暖、尊重和關心。
3.3 提高醫務人員公眾形象,樹立典型正面形象
雖然醫療不良事件的產生能吸引媒體去曝光,但是作為醫院可以通過各類手段開展多層次、多方面、多渠道的方式主動宣傳醫務人員正面形象。其中包括建立門戶網站、設立公共微信平臺和微博賬號、設置宣傳櫥窗、為科室打造宣傳冊、長期建立健康宣教講座、到基層為百姓義診、利用各類宣傳日做活動等。在院內文化建設方面,報道院內好人好事及工作風貌,鼓勵大家向楷模學習,以前輩的工作態度和職業精神來帶動晚輩的工作積極性。通過一系列的院內選拔及評審措施,例如優秀共產黨員、滿意窗口、服務明星、優秀示范崗等方式鼓勵大家發現身邊的優秀醫務人員,并以獎勵方式激勵大家向積極向上的一面努力進取。從各地報道涌現出的“最美護士”“最美醫生”等就可以看出,大眾仍然是渴望尋求人性的真善美。醫院可以抓住大眾的此類心理,突出典型人物,與媒體建立良好合作關系,以積極正面的形象宣傳醫務人員。例如在平面媒體的醫療專版發表專家事跡介紹,與電臺電視臺合作舉辦專家訪談及健康知識節目,用自媒體的平臺及時應對負面消息等。通過對外界的宣傳,使得醫院以良好的形象展示給大眾,為醫務人員創造良好的公共信任氛圍。
只有多角度、多方位地調動醫務人員職業精神積極性,才能使得醫務人員以最飽滿的姿態投入到工作中去,為患者提供優質的醫療服務,從而提高醫院的工作效率,增強醫院的核心競爭力。
[1]叢亞麗.北京大學醫學部中美醫師職業精神研究中心背景與工作目標[J].醫學與哲學:人文社會醫學版,2009(1):81.
[2]李本富.試論醫生的職業精神[J].中國醫學倫理學,2006,19(6):3-4.
[3]陳晶,方鵬騫.醫務人員職業倦怠原因剖析及干預策略[J].中華醫院管理雜志,2008(7):482-485.
[4]周蘭泳.南京軍區南京總醫院醫務人員職業倦怠現狀調查分析[J].醫學研究生學報,2014(11):1208-1210.
R192
A
1672-5654(2017)01(c)-0106-02
10.16659/j.cnki.1672-5654.2017.03.106
2016-10-22)
顧頤菲(1981.9-),女,江蘇南京人,碩士,政工師,研究方向:醫院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