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引人矚目。
講話內容涉及面非常廣,涵蓋內政、外交、國防等國家政治生活的各個領域,不僅包括世界觀和價值觀、學風和文風、黨史和國史等基本問題,而且包括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和黨的建設等方面改革和發展的思想。
今天,講話中的很多核心要義已經廣為人知。“中國夢”“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五大新發展理念、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經濟發展新常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一帶一路”、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些都已被認為是構成黨的最新理論成果的“四梁八柱”。
一些理論學者認為,系列講話是一個具有思想內涵和邏輯聯系的科學理論體系,其中貫穿著一個鮮明的主題:治國理政。
一個領導人有一個領導人要解決的時代課題,一個時期有一個時期要完成的時代使命。
在這些學者看來,今天的中國,需要解決的時代課題,集中起來,就是國家治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中共中央在部署全面深化改革之際宣布的: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中體現出的治國理政思想,從新的起點出發,是順應世界歷史和時代潮流的理論應答,能夠有針對性地指導當下中國的實踐。
正是在這樣的意義上,學者們認為,習近平的治國理政思想堅持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