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今天開始,一個新的遠景將支配我們的國家。從現在開始,將只能是美國第一。”當地時間20日中午,伴隨著一番以“美國優先”為主旨、以保護主義為基調的就職演說,特朗普正式接過權力交接棒,成為美國第45任總統。從未被看好過的紐約地產大亨“逆襲”成為白宮的新主人,世界則擔心進入一個未知的多變時代。充滿民粹主義的“登基”宣言,上任首日就拉開貿易保護主義的架勢,再加上此前一系列語出驚人的言論,“難以預測的”特朗普究竟會帶領世界唯一超級大國踏上一段怎樣的旅程?又將如何與世界互動、與各國摩擦?從亞太到歐洲,全世界許多分析人士疑慮重重。無數美國人更為忐忑不安。特朗普就職當天,華盛頓上演示威騷亂,警方逮捕200多人。21日,更有數十萬女性在美國及世界各地抗議示威,給特朗普送上一份“美利堅分裂國”的“見面禮”。“未來或許是一個美麗新世界,但也可能是個可怕世界。”英國《金融時報》這樣感嘆特朗普的“不同尋常”。2017年1月20日,會是世界歷史進程開始變軌的一天嗎?
“美國第一”令多方警惕
“帶著強烈民族主義的呼吁,特朗普就任美國總統。”法新社這樣評論特朗普的就職演說。他稱,“今天我們并非僅僅是將權力從一個政府移交給另一個政府,或者從一個政黨移交給另一個政黨,而是將權力從華盛頓交還給你們——人民”;“我們一起將讓美國重新強大起來,重新富裕起來,重新驕傲起來,重新安全起來”。報道總結就職演說的幾大要點是:“還權于民”,終結貧窮、失業等“美國大屠殺”,不再富裕他人而犧牲美國利益,強調“美國第一”,消滅伊斯蘭極端恐怖主義。
就職典禮于美國東部時間20日11時30分開始。在華盛頓國會大廈西側的露天平臺上,特朗普完成宣誓儀式后發表就職演說。他對華盛頓政治予以抨擊,指責政客們腰包鼓起來了,但后果卻是工作流失、工廠倒閉,呼吁把美國利益放在首位,加強邊界控制,創造就業。美國《國家利益》稱,特朗普的就職演講更像一場競選演說,延續了其反抗傳統價值觀的嗜好。演講不保守但很民粹主義:“這場美國大屠殺在這里結束,在此刻結束”;“講空話的時代結束了”。演講呈現的不是和平使者,而是“革命者”。
《環球時報》記者在現場看到,參加特朗普就職儀式的多數是白人。一名參加過奧巴馬就職典禮的記者說,這次場面遠不如奧巴馬就職時“激動人心”。特朗普的支持者不時喊起“美國、美國”“特朗普、特朗普”的口號,不過聲勢不算很大。
“從這一刻起,就是美國第一了。”《紐約時報》稱,雖然所有美國總統都承諾要優先捍衛美國利益,但都把這種努力置于廣泛的“自由民主秩序”之中。特朗普則是用上世紀30年代美國置歐洲戰爭于不顧的黑暗基調定義美國優先。在特朗普的愿景中,從現在起,美國不再在意領導世界,其新戰略只在乎贏得每一筆交易、每一個對抗。文章稱,特朗普的上臺相當于“對一個面臨數十年來最嚴重擾亂的首都的一次惡意收購”。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稱,特朗普在就職演講中宣稱要改變美國與世界互動的方式,發出保護主義、孤立主義的腔調。新任總統往往通過就職演講呼吁國家團結,彌合選舉造成的分裂傷口,但特朗普自去年11月以來幾乎沒有向敵人伸出過和解之手。
世界對特朗普上臺及其“美國第一”的演講也是一片警惕聲。在因移民、就業等問題多次遭特朗普“敲打”的墨西哥,反對黨國民行動黨呼吁說:“針對特朗普保護主義的煽動性講話,全體墨西哥人要團結起來,共同抵制無用的墻,抵制遣返,抵制投資封鎖。”在菲律賓,一些人聚集在美國駐菲大使館外抗議,焚燒美國國旗和特朗普畫像。在日本東京,雖然安倍政府極力討好特朗普,但一些民眾走上街頭抗議。美聯社采訪的抗議者稱,人們擔心特朗普的“美國優先”政策會帶來民粹主義和保護主義時代,遭殃的將是全世界。
CNN特地將目光投向中國。報道稱,中國警覺地觀看特朗普就職,世界最大兩個經濟體有可能開啟一段更有爭議的雙邊關系。特朗普在就職演說中以民粹主義言論說:“我們必須保護我們的邊界,避免其他國家生產我們的產品,竊取我們的公司,摧毀我們的工作。”盡管他沒有提到中國,但他早已聲稱要對中國強硬,甚至威脅對中國產品征收重稅。
“如果美國開始跟中國和亞洲各國打貿易戰,那么歐洲和德國仍然是中國和亞洲的公平合作伙伴。”德國副總理、經濟部長加布里爾在德國電視二臺上表示,柏林愿填補華盛頓轉向孤立主義后出現的真空,歐洲和德國需要制定面向亞洲和中國的戰略,“我們面臨新的機遇”。他同時警告,特朗普的講話“民族主義調門很高”,說明美國政治出現“劇烈激進化”。英國《衛報》刊發社論稱,特朗普就職演說就像政治戰爭宣言,時而憤憤不平,時而自吹自擂,滿懷怨恨。
“美利堅分裂國”
上任當天,特朗普“第一把火”就燒向出席完新總統就職儀式后前往加利福尼亞度假的奧巴馬。他周五晚間簽署行政命令,開始推翻奧巴馬的醫保政策。作為廢除奧巴馬醫改法案的前奏,這道命令要求美國聯邦政府部門盡可能寬泛地解釋有關法規,
環球時報2017-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