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美國特派記者 高石 本報記者 李曉驍 ●盧戈
外媒報道稱,剛剛就職的美國總統特朗普,將對被他稱為“美國歷史上最壞貿易協定”的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開刀。入主白宮后,特朗普已與加拿大總理特魯多和墨西哥總統涅托通電話,表明重新談判NAFTA的立場,這引發了加墨兩國對NAFTA可能“翻船”的擔憂。
“買美國貨、用美國人”
據法新社22日報道,以“美國第一”為外交政策口號的特朗普,就任后迅速關注了貿易問題。當地時間20日,他與加總理特魯多通電話,重點商討了雙邊貿易問題。同日,特朗普在接受墨總統涅托的電話祝賀時,也談及NAFTA問題。同時,白宮官方網頁在特朗普就職后迅速更新了其貿易政策的內容,稱“特朗普總統決心重新談判NAFTA”,“如果我們的貿易伙伴拒絕協商以給予美國工人合理待遇,那么總統將代表美國明確立場,退出NAFTA”。
在NAFTA將面臨“特朗普沖擊”的背景下,加墨方面也公開表達了憂慮。加政府已經表示,如美國決心退出NAF?TA,則至少希望維持兩國于1989年簽署的雙邊自由貿易。墨外長路易斯·比德加賴將于本周三(25日)訪問美國,與特朗普團隊就貿易、外交問題展開磋商。
中國與全球化智庫高級研究員何偉文22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北美自貿協定實施后,貨物往來的免稅政策以及勞動力較為自由的流動,令許多投資流向了墨西哥。因此,修改NAFTA主要針對的是墨西哥而不是加拿大。而修改NAFTA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買美國貨、用美國人”,美國認為的“公平”不光是勞工條件,而是希望在美國照樣可以投資建廠,資本不會跑出去,同時墨西哥的產品不會大量進來。
墨西哥或是最大受害者
路透社稱,NAFTA始于1994年,作為該機制主導者的美國現在卻表示,在相關貿易安排中“利益受損”。美國聲稱由于這些國家勞動力低成本、貿易補貼等問題,導致美國貿易逆差不斷擴大,國內制造業空洞化。因而要求匯率操縱問題、原產國標簽以及勞工、環境和安全標準等方面“對貿易伙伴提出更高要求”,但對方則表示這不符合自由貿易機制平等互惠的原則。
美國《華爾街日報》的報道則認為,特朗普這樣做的風險是很大的。美國、加拿大和墨西哥在一個復雜的供應鏈系統中相互交織,在最終產品出售給消費者前,一些部件可能要跨境不止一次。美國退出NAFTA將顛覆眾多行業,區域經濟將會受到嚴重危害,而最大的受害者可能會是墨西哥。
加拿大《環球郵報》的報道認為,談判的重點是原產地規則和獨立爭端仲裁機制。其中的“原產地規則”幾乎是每個自由貿易協議都會遇到的問題:如何確定哪些商品真的是在自由貿易區制造的,因此有資格免除關稅,并獲得其他優惠貿易待遇。而獨立爭端仲裁機制則是一個美國長期抱怨的規則,美國認為這個機制是不負責任的,并且給予加拿大和墨西哥太多的權利。
接下來將針對中國?
英國《金融時報》稱,反對自由貿易的特朗普試圖通過高筑貿易壁壘,來增加就業和稅收。在特朗普施壓下,多個商業巨頭表態在美國投資。
法新社22日報道稱,富士康總裁郭臺銘22日在該公司年會上表示,他正在考慮與日本軟銀合作,在美國投資70億美元建廠生產液晶平板。特朗普上月曾宣稱,軟銀已承諾對美投資500億美元,預計將創造5萬個工作崗位。而根據當時軟銀總裁孫正義對外出示的一份文件,富士康也將加入該項投資。《日本經濟新聞》報道說,NAFTA重新談判給全球自由貿易體制帶來的不確定性,使得各國不得不調整其貿易政策。
何偉文表示,重新修改NAFTA會對美加墨3國百姓產生很多負面影響:第一,美國短期內某些產業會得到保護,但長期會失去競爭力;第二,如果按美國的方式修改自貿協定,那么產品價格上漲對美國消費者的負面影響立竿見影,工廠和資本的轉移也會打擊墨西哥市場;第三,如果加拿大和墨西哥對美國采取對等措施,美國的出口商也會受到創傷。何偉文認為,目前來看,北美自貿協定跟中國關系不大,但是預計日后也可能對中國進行各種限制。▲
環球時報2017-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