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彪?劉晨明
2016年12月19日,國務院印發的《“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以下簡稱十三五),或許是未來五年戰略新興產業領域最重磅的文件。
為什么這么說?
從2012年的“十二五”中部署的新興產業目前的發展情況就可見一斑:新能源汽車滿街跑,3G、4G幾乎全城覆蓋,高鐵大步走出國門,北斗國產化率大幅提升……這些行業的股票更加不用說,過去四年一路向上,大幅跑贏市場。
通過解讀這次印發的《“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我們發現以下五個行業,有著巨大的發展潛力。
1.5G
5G是戰略新興產業規劃里出現的新東西。2012年的“十二五”規劃講的是3G,2013年的“七大目錄”講的是3G+4G,即使是2016年的“九大目錄”,也還是停留在4G。這次的“十三五”是第一次將5G放進戰略新興產業的規劃里,并提到大力推進第五代移動通信聯合研發、試驗和預商用試點,目前國內的通信公司已在積極推進。
中國為什么要加快5G領域的布局和話語權的爭奪?
從大的邏輯上來說,不管是在秘魯舉行的APEC領導人峰會,還是持續推進的一帶一路,互聯互通都是中國目前自上而下的核心戰略思路。通信領域作為“互聯互通走出去”和“中國制造走出去”的結合點,必須擁有自己的技術和專利才能避免受制于人。
而隨著5G時代的來臨,通信設備、終端應用、視頻內容等行業都將迎來各自產業鏈的革新。
2.石墨烯
此前的“七大目錄”和“九大目錄”可謂是戰略新興產業領域非常全面的“說明書”,但都僅僅提到“石墨烯”的名字,沒有任何描述。這次“十三五”大不一樣,要求“突破石墨烯產業化應用技術”。
從產業發展上來看,石墨烯在很多領域,比如軍工涂料、防彈衣、電纜、電池材料等的應用都幾乎或者已經達到了產業化的標準,遠超過我們大部分人的常識和預期。將2016年看做石墨烯產業化的元年,毫不夸張。未來石墨烯領域很有可能是產業資本競相爭奪的寶地,整個產業的向上趨勢已經確定。
3.燃料電池
翻看此前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其中對于燃料電池的表述只有簡單的幾個字:“與國際同步發展”。
而這次“十三五”規劃中的表述大超預期:系統推進燃料電池汽車研發與產業化。加強燃料電池基礎材料與過程機理研究,推動高性能低成本燃料電池材料和系統關鍵部件研發。加快提升燃料電池堆系統可靠性和工程化水平,完善相關技術標準。推動車載儲氫系統以及氫制備、儲運和加注技術發展,推進加氫站建設。到2020年,實現燃料電池汽車批量生產和規模化示范應用。
除此之外,“十三五”中也首次提出了開展全固態鋰離子電池、金屬空氣電池、鋰硫電池等領域新技術研究開發。雖然這些距離產業化時間尚早,但在方向上可以給大家一些提示。
4.VR、AR
VR、AR早就不是什么新鮮東西了。但是如果查找過去每個戰略新興產業的文件,會發現,傳媒領域的受重視程度有了明顯提高。
從“十二五”戰略新興產業規劃和“七大目錄”中完全都是硬件的天下,到“九大目錄”中加進一些“軟的東西”,但是篇幅上仍然少得可憐,再到“十三五”戰略新興產業規劃將文化、娛樂、設計等數字創意作為五大戰略新興產業之一。
可以期待傳媒領域,尤其是VR、AR在2017年的變化。
5.軍民融合
“軍民融合”作為支持戰略新興產業發展的政策和手段,這樣的提法還是第一次在戰略新興產業規劃中出現,需要給予足夠的重視。
不但如此,規劃中還明確了軍民融合重點發展的方向:
軍轉民,支持軍工企業發揮優勢向新能源、民用航空航天、物聯網等新興領域拓展業務。
民參軍,引導優勢民營企業進入國防科研生產和維修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