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鈺
體育產業目前還處于萌芽階段,但各路資本正加速搶籌以占領市場資源,外企萊茵會繼續擴大資源覆蓋,利用雙方優質資源,在體育產業藍海中迅速占位,實現合作共贏。
北京奧運會后,我國體育發展戰略開始“從體育大國向體育強國邁進”,全民健身熱情逐漸高漲,體育產業規模飛速發展,成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朝陽”產業。2014年10月,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將全民健身上升為國家戰略,明確了5萬億的體育產業發展目標。2015年11月,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快發展生活性服務業促進消費結構升級的指導意見》,指出要加快發展體育服務業,促進消費結構升級。
隨著體育產業板塊的政策面利好陸續到來,我國體育產業即將進入爆發式增長階段。為響應國家戰略,并在體育產業藍海中快速占位,抓住體育產業快速發展帶來的巨大市場,北京外企服務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FESCO”)與萊茵達體育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萊茵體育”)借力整合資源,實現互利共贏,合作成立北京外企萊茵體育文化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外企萊茵”),助力中國體育事業的發展。
目前,全國體育及相關產業總規模1.4萬億元,實現增加值4000多億元,占當年GDP的0.64%,未來還有很大發展空間。預計到2020年,人民群眾的體育健身意識會普遍增強,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數將達到4.35億,身體素質穩步提高,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1.8平方米,并且覆蓋城鄉,比較健全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將進一步完善。同時,全民健身與經濟社會事業將實現互促發展,體育消費總規模達到1.5萬億元,成為促進體育產業發展、拉動內需和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的動力源。根據2014年10月國務院出臺的政策要求,到2025年,我國體育產業總規模需達5萬億元,這意味著未來10年,我國體育產業規模需增長16倍左右。在各種利好下,資本市場切入體育產業鏈趨勢加大,消費者對于體育需求將不斷攀升。
作為一家上市體育公司,萊茵體育一直致力于實現“藍天白云下讓人們健康快樂地生活”的愿景。在進入第二個20年發展的新時期,萊茵體育鎖定“416”發展戰略,即通過踐行體育市場化、國際化、網絡化、證券化的指導方針,在全球范圍內布局體育賽事、體育傳媒、體育金融、體育網絡、體育地產、體育教育六大平臺,形成一個由若干企業集群組成的融合發展的體育產業生態圈,全面轉型于體育產業,為助力體育事業發展勇擔企業責任。目前,公司正全力進軍和重點布局全國一、二線城市,1000個智慧場館戰略已經啟動,通過收購參股健身、信息和電競公司等方式構建體育產業生態圈。通過合作投資成立新的公司,和優質管理團隊緊密合作,緊扣萊茵戰略,布局互補,有利于進一步完善公司產業布局和結構,是416發展戰略的有機實踐,符合萊茵發展方向。
FESCO與萊茵體育開展戰略合作,將充分發揮現有比較成熟的管理團隊和品牌運動項目的優勢,可以激發管理團隊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通過復制雙方的優勢資源,加以整合互補,提煉升級,能夠更加有效地提高外企萊茵在體育產業市場尤其是外企體育賽事市場的核心競爭力。
在FESCO“十三五”規劃報告中,文化服務是未來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也是公司利潤新增長點的重要板塊。從B2B的角度,利用新的平臺,可以向FESCO原有客戶提供新的產品模式,承接世界500強客戶的員工賽事活動、品牌宣傳活動;從B2C的角度,利用新的平臺,搭建外企員工的活動福利平臺,向外企員工推出多選擇的人性化文化體育活動,豐富員工的業余生活。
體育產業目前還處于萌芽階段,但各路資本正加速搶籌以占領市場資源,外企萊茵會繼續擴大資源覆蓋,利用雙方優質資源,在體育產業藍海中迅速占位,實現合作共贏!未來,外企萊茵會瞻顧市場前景,響應國家戰略,依據政策導向,結合資源優勢,在豐富國家體育文化產業活動中扮演好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