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薪雅
(新疆師范大學,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1)
探析鋼琴在當代成為熱門專業的緣由
尹薪雅
(新疆師范大學,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1)
鋼琴專業在近代成為熱門專業,究其原因可以總結為以下幾點:鋼琴在中國廣為傳播是極大促因;國家經濟水平日益提升是其主要原因之一;人民音樂意識的崛起是其成為普及教育的根本;鋼琴本身的使用價值占據很大成分;鋼琴藝術中心的普遍開設也推進了鋼琴教育的發展。
鋼琴;熱門專業;藝術教育
中國鋼琴的學童從80年代的幾萬人發展00年代的千萬人!短短二十幾年之間,增長了近一千倍!增長速度之快讓人驚嘆!1904年,上海的德僑俱樂部舉行了鋼琴之王李斯特再傳弟子——意大利鋼琴家梅·帕啟的獨奏音樂會,這是中國自古以來第一次鋼琴獨奏音樂會!當代中國國內每年舉辦的大小型音樂會數不勝數,鋼琴教育儼然成為一個熱門專業。作為“舶來品”——鋼琴在當代成為熱門專業的緣由又是什么呢?本文將分別從以下五點來分別探討。
20世紀初,一些外國的文化藝術者隨著侵略者來到中國,并對中國這個古老的文明大國產生了極大的興趣。1912年辛亥革命成功以后,國民政府一度支持音樂的發展、傳播與教育,在當時形成一個小熱潮,不幸的是1915年袁世凱稱帝后,袁世凱下令全國恢復“尊孔讀經”,使還在萌芽時期的中國音樂教育一度處于停止、倒退的時期。值得慶幸的是同年趙元任發表了中國人自己譜寫的第一首鋼琴作品《和平進行曲》,引起廣泛重視。1919年“五四運動”之后,中國先進的知識分子高舉“科學、民主”的旗幟,興辦各種文化事業、教育機構。20世紀30年代,蕭友梅在蔡元培的支持下創辦了上海國立音樂院,吸引了許多國內外優秀教育家來校任教,培育了大量優秀的音樂人才。中國鋼琴音樂教育也日趨完善,鋼琴作品在這個時期也取得了重要的進展,賀綠汀《牧童短笛》的問世,標志著中國鋼琴曲這個新的鋼琴曲形式的確立。中國從起初的演奏外國的鋼琴曲,發展到了開始創作和發展、追求和探索中國風格的鋼琴音樂。
新中國成立以后,老一批音樂家在政府的支持和幫助下成立了中央音樂學院,而后在上海成立其分院,后更名為上海音樂學院,賀綠汀任院長。兩所國立高校音樂學院成立后,在他們的帶動下,國內各地方城市創辦了音樂專科類學校和藝術學院,有的專科學校甚至發展為國內相當知名的音樂學院。在音樂學院發展的同時把院中的鋼琴系進行了綜合管理和改善。在文革時期,一些音樂學者被“左傾”思想主義者冠上莫須有的罪名,遭到批斗和殘害或者被迫離井他鄉,給中國鋼琴音樂教育又造成了一大損失!改革開放開始后,中國的鋼琴演奏家開始在國外的舞臺展露風采,一次次獲得國際殊榮;中國鋼琴作曲家的作品也在向世人展示中華民族擁有的五千年源源長河的歷史精粹,中國人的智慧和能力是無窮的。
自1949年10月1日,毛澤東主席在天安門廣場上向世人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在今天成立了”時起,中國開始告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階段的基本結束和社會主義革命階段的開始。中國開始擁有自己獨立的主權和自由,不再受帝國主義的壓迫和欺凌!之后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開創了一個新的紀元,1956年,隨著社會主義改造的基本完成,中國相繼建立起社會主義基本政治制度和社會主義的基本經濟制度,中國開始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而后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又步入了高速發展時期。國民生活水平一年比一年高。隨著中國人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鋼琴作為重要的文化娛樂消費品越來越受到重視。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提升、經濟水平的提高,中國鋼琴學生通過各種方式參加一些國際鋼琴比賽,使他們有了一個更好的平臺去學習以及展現自己的能力。
動亂孕育著文化的衍生與發展,20世紀初,中國處在極度動蕩不安的時期,政府的無能、時局的動亂,導致民不聊生。不少文人志士,痛心疾首,卻無力回天,只好將悲憤與苦悶寫到筆下。當時出現了一大批優秀音樂家,丁善德、趙元任、蕭友梅、聶耳、冼星海等人在鋼琴音樂創作及發展以及教育上面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他們譜寫的作品有的歌唱辛勤勞作的人民,有的憧憬美好的未來,有的頌贊保家衛國的堅定信心,有的體現共同奮斗的精神,他們使越來越多群眾的潛在音樂意識覺醒,對近代音樂乃至現代音樂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那時中國音樂的高潮是近代任何時候都無法比擬的。
鋼琴的音域非常寬廣,總共有88個鍵,跨越了整個可用到的樂音域;鋼琴的力度可以從ppp到fff,強弱對比極其明顯,表現力極為豐富;豐富多彩的和聲是鋼琴音樂的一大特色鋼琴。既可以演奏悅耳動聽的主調音樂,也可以演奏繁冗復雜復調音樂,復調音樂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具有獨立意義的聲部同時進行,演奏者的兩只手不僅僅彈奏兩個聲部,還要演奏更多的旋律線條,除了鋼琴,其他獨件樂器很難完成復調音樂這種音樂形式。大學里不論是哪個專業,都要學習鋼琴,不管是什么培養目的,都需要掌握琴的基本要領:鋼琴專業的人需要通過鋼琴課來掌握鋼琴的技巧;學習其他樂器的學生,需要通過鋼琴的學習,來掌握鋼琴的基本要領來學習音樂理論知識;作曲專業的學生需要通過鋼琴的學習來掌握24個大小調的調性以及作曲的技巧;聲樂專業(包括流行演唱方向)的學生需要通過鋼琴的學習來校正自己的音準、節奏等問題,同時還可以學會自我伴奏等,因此鋼琴系在音樂學院一直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鋼琴常用于課堂教學,給器樂、聲樂、舞蹈伴奏等,是大家承認的最常用的、效果最好的音樂教學設備;鋼琴演奏者不需要擔心演奏過程中音準的問題,只需要每隔半年請鋼琴調律師進行調音即可。此外,學會了鋼琴之后,其他鍵盤樂器諸如手風琴、雙排鍵、電子琴等就非常容易學習和掌握;學習鋼琴是學習音樂理論知識的基礎,它對學習樂理、和聲、曲式分析、作曲等都非常重要。鋼琴還可以鍛煉人的右腦以及左右手配合程度。鋼琴這個樂器不僅僅可以進行獨奏和合奏,也可以和別的樂器一起合奏、重奏、伴奏,以及與交響樂隊協奏,是非常容易與其他樂器以及聲樂合作的樂器。
現在,鋼琴培訓中心相當普遍,如果有想學鋼琴的人,幾乎都能在自己生活的附近找到鋼琴培訓中心,在自己空暇時間進行學習。自從國家鼓勵支持自主創業開始,更多人選擇下海經商。鋼琴專業的人畢業后部分人沒有選擇進入到學校教育機構,他們創辦了培訓中心,一方面在維持自己的生計,一方面還能繼續在自己的專業領域發展。甚至還有一部分的人一邊在學校擔任教師,一邊在培訓中心做兼職老師增加收入。這就造成了現在鋼琴培訓中心的普及。
鋼琴學童只有一部分能考入高等教育鋼琴專業,很多高校的學生畢業后步入了教師的行業,成為鋼琴演奏家的少之又少,成為享譽國際盛名的著名鋼琴演奏家的更是鳳毛麟角。但是鋼琴的學習熱潮依舊不減,這也是我國社會人民綜合文化素質提高的表現。
鋼琴從誕生到現在300多年間,一個世紀內迅速在整個歐洲的音樂史上屹立于不可取代的地位。近代傳入中國之后,也逐漸被中國人所喜歡和認可,在中國優秀的鋼琴演奏家和作曲家的努力下發展壯大成為現代中國音樂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鋼琴作為“舶來品”,在聰明又富于智慧的中國人手下,將中國的傳統文化與外國的“洋”文化相結合,創作出了不少具有鮮明中國獨特風格的鋼琴曲。新中國成立以后,鋼琴教育大有愈演愈烈的局勢,雖然由于政治風波,一路走得磕磕絆絆,但是最終形成了現在這個繁榮昌盛的局面。現在,在中國不管是占據主體的業余鋼琴學童,還是在各種國際鋼琴大賽上頻繁嶄露頭角的專業鋼琴選手,無一不證明著中國鋼琴藝術教育在一片大好的社會環境下蓬勃發展,而且取得較好的成果。
[1]孫繼南,周柱栓.中國音樂通史簡編[M].山東:山東教育出版社,2003:156-349.
[2]夏野.中國音樂史簡編[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1:10-135.
[3]汪毓和.中國近現代音樂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70-163.
G612
A
尹薪雅(1994-),女,河南省平頂山市,新疆師范大學,2015級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音樂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