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明明
(新疆師范大學美術學院,新疆 烏魯木齊 830054)
文化與藝術的關系
——不同環境中藝術與文化的相互影響
戚明明
(新疆師范大學美術學院,新疆 烏魯木齊 830054)
環境對人類個體的發展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在行為與思想上的影響更為明顯,人屬于群居動物,從而經過長期積累,會形成一定的文化與藝術積累。本論文主要以地域環境為范圍規定,通過分析、對比的手法來論述不同環境中文化與藝術的相互影響,從而為進一步探索文化與藝術的關系提供積累。
地域環境;文化與藝術;影響
環境的不同,呈現的氛圍有所差異,不同的環境下,人類居住的狀況與人類活動會造就不同的文化與藝術,作為獨立的個體,與周圍的環境聯系是無時不刻的,與周圍的環境又是有所差距的,此情況下便會產生一系列的差異與聯系。
廣義的環境既包括以大氣、水、土壤等為內容的物質因素,也包括以觀念、制度等為內容的非物質因素;包括自然因素、社會因素、非生命體形式、生命體形式。環境是相對于某個主體而言的,主體不同,環境的大小、內容等也就不同。
狹義上的環境:大部分的環境往往指相對于人類這個主體而言的一切自然環境要素的總和數。
地域環境中的因素很多,對文化與藝術的影響也是不計其數,主要的因素分為兩大類:自然因素與人文因素,自然因素可簡化為氣候、地形、居住環境與勞動形式等,人文因素主要囊括為風俗習慣、宗教信仰、審美觀念等。
舊石器時代是以使用打制石器為標志的人類發展階段。原始社會人類主要使用的石器,通過石器的打磨等程序來進行社會活動,不同的技術造就了不同的使用產品。歐洲舊石器時代晚期勞動工具主要由石葉制作,有端刮器、雕刻器和鈍背刀等,還出現了裝飾品和繪畫、雕塑等藝術品。由生產工具帶來的生活習俗的變化產生了文化,由使用為目的的制造工具衍生到對審美需求的表達,這是文化與藝術的結合,而非洲的舊石器時代,在各地有發達的尖狀器,這種工具的使用使得具有地域特色的藝術得以對文化有所反映。
勞動工具的隨之變化,文化與藝術的聯系也愈來愈深,文化是一種虛擬物質,在文字圖形等方式的記錄呈現下得以傳達給我們,藝術是抽象的、無法定義的,它存在于這些表達文化的媒介和最終給人的影響之中。
從人類開始對周圍環境和自我認識有所欲望時,藝術便開始隨影其行,勞動工具的不斷變化為藝術的表達、文化的呈現提供了助力,不同的勞動工具導致生活方式的不同,產生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化同樣使藝術也具有了不同的形式。在勞動工具的變化下,地域環境規范下的文化與藝術是相輔相成的。
在氣候、地形、居住環境不同的自然條件下,文化與藝術又是有所區別的。地形的不同,人類居住環境也是不同的,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古埃及,地理位置靠近尼羅河,河水是生命的維持養分,也對居住在周圍的人類文化產生了種種影響,埃及多雨水,居民的生活環境形成了靠近河流的文化,這些可以從壁畫與大量的雕刻中找到依據,而古代埃及國王之墓金字塔是建造在沙漠之中的,這也與地形有著重要的關系,沙漠的干旱為保存木乃伊提供了自然條件。國王向往死后的重生,是一種文化的體現,而作為死亡的藝術表達方式,耗盡無數人類生命的金字塔給了人類最好的詮釋。
居住環境的不同,產生的文化與藝術也是不同的,在中國新疆,大多數是以牧民為主,從而他們的居住環境也是不固定的,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草原文化,這些文化形成了不同的藝術形式,牧民們對大自然的崇拜通過不同的方式得以表達給世人,例如龜茲壁畫,它是佛教藝術的一種表達,而其中人物的塑造上有著當地人的特色,不同的動作和服飾的表達,借用了現實生活中人的原型,這也是文化與藝術的一種互通。
人類發展時期,會產生不同的部落、國家等,統治者的意志使文化與藝術的發展受到了影響,民主的領導者,必定會帶領著人類進入到一個和平的世界,形成穩定的文化,而好斗殘暴的統治者必定會造成人類的混亂,產生反叛的文化。
秦始皇時期,為文化的標準制定了規矩,然而好戰的意志并沒有使得人們生活安穩,后來施行的政策使得文化開始扭曲,勞動者們對這種文化的藝術表達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抗著。
唐時期,李世民實行了各種管理國家的制度,使得貞觀之治得以呈現,人民生活平穩,形成了良好的文化氛圍,繪畫與詩歌的盛行,是對當時生活的一種反映,唐代是我國文化藝術繁榮昌盛的時代。
人類不同的意志產生不同的文化,總之都是當時文化的一種反映。
地域環境的規范下,文化與藝術的發展相互影響,人類伊始,文化與藝術便發生了,人類、地域環境不斷地更變,從而文化與藝術也在變化。
古埃及藝術被稱作“死亡的藝術”,這與其地處環境的不同和生活習俗的不同、宗教的信仰等因素有關,埃及位于尼羅河畔,在當時是屬于文化與藝術極度發達的地區,這些在巖畫上有所體現。當時女性的地位偏低,統治者好戰并且希望自我的形象可以保存下去,為后人所敬仰,就會使勞動人民為其刻畫于巖石等材料之上,從某些壁畫可以看出女性的地位確實是偏低于男性,家族中男性大部分是坐姿,而女性則捧食物于側面站立。這是一種文化的表達,而正面律藝術手法的運用,使得埃及壁畫藝術在眾多藝術之中顯得很獨特。
沙漠之中,金字塔凝聚著勞動者的智慧與統治者的殘忍獨斷,其亦是當時埃及地區統治者與勞動人民的文化體現,是了解當時人類文化的一種媒介。
希臘優越的地理條件,為其文化與藝術的流通建立自然條件,希臘是一個自由文明的國度。在文化體系中,希臘是文化發展的一個巔峰時期,也是藝術的一個高度發展時期。古希臘的雕塑是對當時文化的一種反映,人物的比例和外形塑造上,藝術家們追求著典雅、理想主義、質樸,這些是受到了當時的社會文化所影響的。取材上多是神話或者是當時人的身軀,這也與當時的文化影響有關,戰爭使得雕塑對象有了雄壯的身軀,它是對理想化戰士的一種表達,對于神話題材的運用也是為了服從當時的社會環境,用想像和借助想像企圖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從而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這正如恩格斯所說的:“由于自然力被人格化,最初的神產生了。”
新疆在中國文化的發展中有著不一樣的地方,它的地域環境影響了文化與藝術的發展,牧民的生活習俗,是自由、游走、廣闊的,從而造就了他們對自由的一種向往,而自然條件的不同會影響到他們的生活環境,自古以來,游牧民族尤其信奉自然,維吾爾族對自然的崇拜體現在了他們的裝飾紋樣上,對巴達木紋的運用,對大自然賦予的食物的珍惜,這些都是地域環境下所產生的文化對于藝術呈現的一種影響。
壁畫是對宗教藝術的一種呈現,新疆地區,是宗教多樣的地區,伊斯蘭教的信仰,在教義的指示下,人們善良、質樸、和諧,這也是一種文化,在對伊斯蘭教的解讀中,文字藝術與繪畫藝術的相互助力,為藝術呈現提供了媒介,佛教的傳入,也影響著這一地域的人們,在佛教的影響下,文化也在變化著發展著,從無數精美的洞窟壁畫中,我們可以發現,藝術不僅僅只是單純的文化反映,同時還繼承了人們對美好的想象。
地域環境的因素有很多,對文化與藝術的發展都有所影響。
地域環境規范下的文化與藝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僅僅只是從這些方面來論述是遠遠不夠的,而這些只是一個開端。文化與藝術的魅力,是影響我們審美與意識的一個重要方面,不同地域環境下的文化與藝術的多樣化給我們帶來了無窮盡的想象,從人類開始出現到如今的人類發展,這期間的文化與藝術是一座龐大的寶藏,靜靜地等待我們去開鑿,去仰望、去吸收。
作為一名藝術類研究生,現在所做的這些只是開始,我會繼續努力,去探究文化與藝術的龐大魅力。
[1]李永強,閆愛華,蘇阿嫦.美術鑒賞[M].南寧:廣西美術出版社,2009.
[2]中國美術史及作品鑒賞編寫組.中國美術史及作品鑒賞[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徐英.中國北方草原游牧民族工藝美術史[M].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15.
J0
A
戚明明(1990-),女,江蘇省淮安市,新疆師范大學美術學院,2016級碩士,研究方向:美術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