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雅莎
(威海馬石山紅色教育基地管理中心,山東 威海 264500)
革命歷史類博物館陳列展示設計研究
單雅莎
(威海馬石山紅色教育基地管理中心,山東 威海 264500)
革命歷史博物館是人們了解革命過程,客觀認識革命歷史的重要場所和媒介,做好博物館的陳列展示則有助于人們對于革命歷史的深刻感知。基于此,本文就革命歷史類博物館陳列展示設計進行分析,希望可以為革命歷史博物館的陳列優化提供借鑒。
革命歷史博物館;陳列展示;展示設計
近年來,隨著科學的進步和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博物館的發展趨勢也勢不可擋。革命歷史類博物館主要是為了紀念近現代革命史上的重大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依托于革命遺址而建立的一座具有紀念意義的建筑。
其一,革命歷史類博物館在陳列設計方面的分類要求。根據陳列因素的各不相同,主要分為以下幾種類型:第一,以室內陳列與室外陳列來劃分陳列場所;第二,用固定陳列與移動陳列來區分陳列態勢;第三,用常設陳列和臨時陳列來比對陳列時間;第四,以教育陳列與獎賞陳列來表述陳列目的。
其二,革命歷史類博物館陳列設計的目標與要求。一般需要滿足以下要求:第一,重點突出展示主題,充分傳達展示信息;第二,在陳列設計中落實博物館的主要功能定義;第三,歷史類博物館更要注重其教育功能。
革命歷史類博物館的陳列展示要素,主要包括展品、展示空間和展示設備三大要素。
其中,展示內容的載體在于陳列出來供觀眾參觀的展品,主要以平面展品與立體展品兩大類為主,其陳列布置形式以周邊式陳列、獨立式陳列和混合式陳列為多。展示空間可以看作是一種空間的設計形態,包含平面性與立體性設計形態。而博物館的展示空間,又可根據不同的功能特點分為核心空間、交通空間、陳列空間以及服務空間四大類。展示設備是展品的主要承載體,對展示空間的氛圍營造、表情及性格展示影響巨大,對博物館的陳列設計非常重要,常見設備有展柜、展臺、展架展墻等。
(一)陳列空間設計
陳列的空間設計主要從以下幾點來考慮。
1.空間格局要保持足夠的清晰
博物館的陳列空間設計是其傳達信息功能的重要媒介。其一,展示的空間要能夠使人在特定的時間內達到對空間的全面認知與感受,集時間與空間為一體,充分體現出其四維性。其二,展示空間要有機結合建筑與展具,從多個方面對主題進行展示,體現其組合型。其三,展示空間要滿足人們對不同功能需求服務的要求,例如有傳遞信息的展示場、革命過程的展示場和溝通與服務的展示場等,體現其功能性。其四,展示空間在陳列始終,要保持運動中的觀眾與構成人—物—環境的互動性,體現其流動特性。
沒有參觀者的存在,就無法去定義展示空間的概念,展示物與參觀者的需要引出了展示空間的生成,所以還應當重視展示空間中的流動元素—人在活動時對展示空間效果的影響。
2.把握好動線設計的合理性
在陳列的空間展示過程中,參觀者在展示空間的運動軌跡被稱為動線,而總的動線叫做時序。為增加觀眾的停留時間,動線應當布置合理、方位明確且突出重點。一方面,動線的走向安排應當科學地體現出展品的內在含義;另一方面,應當將尊重并和諧地保持原有建筑之間的空間關系作為動線確定的一項準則;另外,在實際設計展示空間時,需要對時間軸、空間格局、動線設計、平面規劃等同時考慮、一并斟酌處理。革命歷史類博物館在動線方面的設計要凸顯順序的明確與展示的便捷,便于觀眾有目的的參觀。其動態的基本形態包括:第一,動線是由線產生的;第二,動線由點產生;第三,網格線產生動線。
(二)光環境設計
一方面,應當采取陳列空間自然采光與人工照明相結合的方案來設計陳列空間。人類感知物體的基本條件是光,在革命歷史類博物館的陳列展示設計中,對光進行合理的利用不僅能夠充分展現展品魅力,還可以提高陳列室的整體陳列設計效果。在博物館的陳列設計時,單純地使用人工照明或自然采光都無法在能源利用和照明效果上達到最理想的效果要求,所以在做博物館陳列設計時,應當同步完成自然采光口的形式與位置設計,并適當增加人工照明。
另一方面,應當滿足陳列空間對光環境設計的要求。一是,光線的照度應當根據具體位置陳列品的感光性來設計,以提高展出效果;二是,重點突出陳列品是陳列室光環境設計的基本要求;三是,通過對整個陳列室環境中(包括展品)光線的均勻設計來提升展品觀賞效果;四是,處于對展品的保護考慮,應當避免陽光對其直射,防止紫外線的照射損傷;最后,為保護參觀者的眼睛,提升陳列效果,應當采取措施,防止眩光的產生。
(三)視覺設計
1.視覺的特性分析
顏色視覺、明度視覺、運動視覺等都是視覺的最重要特性。個體對顏色的覺察是由于大腦對不同色彩的物體反射到視覺感受器上的光線進行了加工;而明度視覺作為最基本的視覺,一般被認為是由明度和顏色組成的;能夠感知物體空間移位和移動速度的視覺被稱為運動視覺,而運動的物體對視覺的吸引力更大。
2.視覺的規律性組成
優先律、簡潔律、接近律和相似律以及視錯覺等組成了視覺的主要規律。
3.對視覺設計的要求
其一,合理的展示內容安排更容易吸引觀眾的注意力;其二,采用信息明確的符號和具有更高公認度的形態,更容易達到展品視覺上的信息容量正常值;其三,強調對整體和大造型的設計更合理。
(四)新技術應用
一方面,要強化展示設計在新材料、新工藝方面的運用。一是,使用多樣化的表面裝飾材料和先進工藝;二是,巧妙運用透明半透明材料進行展示;三是,以多媒體設備相配合提高參觀者的體驗效果。
另一方面,對展示設計新技術進行適度的使用。其一,以提高展示質量為目的,減少對新技術的簡單堆積、羅列;其二,盡量選用技術成熟的高科技手段;最后,新技術裝置的使用應當同時兼顧美觀與節能環保。
探尋符合當前革命歷史博物館特點的現代化傳播手段,是革命歷史類博物館陳列設計未來發展的首要趨勢。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進步以及時代的快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逐漸提高,價值觀和審美等也在不斷地發生變化,對革命歷史類博物館的陳列展示的觀念也就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革命歷史類博物館在未來的展示設計中首先應強調“以人為本”。堅持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這樣不僅遵循科學發展觀的核心要求,也能吸引觀眾眼球,使更多的人參觀革命歷史類博物館。
(一)系統化陳列展覽
為了適應時代,革命歷史類博物館應充分利用現代科技,利用新的媒介來輔助完善展品陳列,來滿足人們多元化的信息需求。可以通過電腦的使用,將有用的、重要的信息資源通過網絡進行分類管理,不僅能夠使信息更加系統有序化,還能快速提高參觀者尋找、瀏覽和掌握信息,具有很大的實用性。
(二)真實展示
可以利用材料、燈光等現代技術在戶外環境中將特定時期的生活場景歷史再現,利用多媒體技術演示民間地域文化,通過場景復原,營造真實感或抽象的精神世界等。可以使參觀者能夠融入到當時的情景中,身臨其境、親身體會。這種展示方式能夠從視覺、觸覺、聽覺、嗅覺等全方位地激發觀眾情感,讓參觀者從被動的思考轉換成主觀地與博物館互動、參與,近一步明白博物館所傳達的信息。
(三)注重服務質量
革命歷史類博物館陳列設計應著重注意以人為本,提高對觀眾的服務質量。不僅要考慮到展示環境是否對觀眾有利、開放時間和交通是否對觀眾便利等還要考慮在展示設計時,空間布局、參觀路線的合理性以及照明、音響的科學性。避免觀眾在參觀過程中出現盲目尋找、浪費時間、迷路等各種問題。全方位地為參觀者提供信息需求和最佳服務。
(四)情感化設計
在革命歷史類博物館的展示陳列中加入情感化設計,使人在生理上產生心理活動,激發觀眾的想象和聯想,提高文物展示所傳達的信息對觀眾的感染力。打破原本的枯燥感。運用鮮明生動的精彩展示形式,能夠使人放松、愉悅,加深觀眾對博物館展示的印象等。
博物館是人類文化和社會發展的結果,其融合了更多的功能機構,以更具客觀、直觀的方式將歷史呈現在人們面前。革命歷史類博物館同樣需要在展示陳列方面予以深化研究,讓人們能夠從身心兩方面感受到歷史的發展,感受到革命的過程,讓人們能夠通過博物館展品的陳列感受到更多的革命歷史內涵,讓人們的心靈得以滌蕩。
[1]王琴琴.革命題材博物館展示設計研究[J].藝術科技,2016(12):131.
[2]田林,王肖艷.北京舊城近現代革命人物故居展示利用研究——以李大釗故居為例[J].遺產與保護研究,2016(5):96-101.
[3]陽昕.淺議“聲音”在陳列中的運用[J].博物館研究,2014(4):46-50.
【文獻標識碼】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