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勝輝
(西華師范大學美術學院,四川 南充 637009)
我國當代寫實人物油畫發展歷程探究
付勝輝
(西華師范大學美術學院,四川 南充 637009)
寫實人物油畫,以其獨特的藝術表現形式,基于生活素材創作,深受社會大眾喜愛。縱觀我國當代寫實人物油畫發展歷程,不同的時期,承載著不同的歷史使命,并發揮了多樣化價值功能,為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發揮了重要作用,決定了其在中國現代藝術發展中的重要地位。本文在對我國當代寫實人物油畫發展歷程作出簡述的基礎上,剖釋了其中存在問題,并就其未來趨勢進行了展望。
寫實人物油畫;發展歷程;發展問題
相比于中國繪畫幾千年的歷史沉淀,寫實人物油畫在我國的發展僅有100多年,基礎薄弱是不爭的事實,但歷經幾代畫家的努力,現已取得非凡成就,并成為當代藝術審美的重要內容。21世紀,快速發展的社會經濟,加速了多元文化生態格局建設,人們的生存方式、思想觀念以及情感狀態等發生了巨大變化,對我國當代寫實人物油畫發展提出了新的挑戰。
在我國當代寫實人物油畫發展歷程中,其自然而然地與本土文化相結合,融匯了中國傳統藝術和哲學理念。在每一個歷史時期,寫實人物油畫作為一種藝術形式,俱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和豐富的文化色彩,塑造了東方藝術品格。
(一)歷史演變
早在明清時期,以傳教士宗教傳播為基本途徑,人物油畫開始在中國生根發芽。以當時的歷史條件來看,人物油畫作為一種新穎、寫實的藝術形式,其功能更多地定位于謳歌與紀念皇權貴族。在此之后,隨著“西學東漸”的影響深入,清末到民國前后,李鐵夫、李毅士、李叔同、徐悲鴻、林風眠等畫家出國留學,并積極回國投身藝術教育,以創辦學校的形式,加速美術知識傳播。通過這一批畫家的努力,中國油畫才算正式起步,對具象寫實的油畫傳統才有了較為完整的認識,并為中國的美術教育發展了奠定雄厚的基礎。徐悲鴻是中國20世紀有著重要影響力的畫家和美術教育家,極力推崇和倡導寫實主義,并在融合近代各派寫實成果的基礎上,創造了極富中國特色的寫實技法體系,對當代寫實人物油畫的發展起了重要作用。抗戰期間,社會各界致力于民族斗爭與復興,而對于油畫藝術作家而言,他們充分利用手中的畫筆,以現實題材為元素,刻畫出濃重的民族情思,油畫的宣傳功能自此得以體現。而在新中國成立之后,寫實油畫在社會主義的現實主義原則指導下得到大力推廣,產生了一大批具有重大影響力的作品,美術院校得到較大的發展,蘇聯的教學體系被引入美術院校的教學之中,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中國油畫藝術的發展。在特殊的年代里,極“左”的政治路線,具有“紅光亮,高大全”藝術形式的油畫得到推崇,中國的寫實人物油畫到了一個畸形的發展時期。改革開放以來,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多元文化生態格局形成,我國現代寫實人物油畫發展迎來了新的機遇,它開始關注身邊人的生存狀態,重視現實生活問題,突出了精神文化的塑造功能,是一個整體升華的階段。
(二)本土進化
縱觀我國當代寫實人物油畫發展歷程,無不顯示著本土化的訴求,中華民族傳統哲學理念、審美情趣以及藝術觀念在繪畫作品的展現,已經是中國寫實人物油畫價值的重要體現。清朝時期的宮廷畫家郎世寧也因為權貴的喜好,不得不研究中國傳統繪畫來改變他的油畫風格,這本身就是油畫本土化的一種表現。20世紀早期留學的畫家 ,在繪畫之中或多或少地表現出民族藝術及民俗民風,對本土化的探究和體現民族文化意識方興未艾。新中國成立后,寫實人物油畫開始有了明確的方向轉變,即服務于政治作為繪畫創作的重要目的。其本土化開始表現為,追求民族審美趣味,強調寫實技巧與寫意語言的融合,注重色彩的裝飾感與空間的平面感。但在此過程中,對中國傳統文化精神的探索尚未觸及靈魂,寫實人物油畫語言并沒有太大突破。隨著改革開放的到來,我國對外文化交流活動日漸頻繁,中國畫家們直接看到歐美大師作品的機會增多,“向大師學習”成為青年學生的學習口號,他們對于寫實技法及語言的探究更加深入,越發注重作品中的時代精神追求,這個時期涌現出一大批具有探索精神與創造力的寫實人物油畫家。
在這個科技技術迅速發展導致圖像爆發的時代,以再現功能出現的寫實人物油畫受到新的挑戰,并被一些激進的藝術理論責難甚至否定,西方寫實人物油畫日漸式微,中國的寫實人物油畫面臨著同樣的困境。以歷史的角度來看,我國當代寫實人物油畫雖然取得了較高成就的同時,但是也面臨著以下幾個問題。
(一)我國寫實人物油畫受到西方藝術話語權的沖擊
19世紀攝影術的發明沖擊著寫實繪畫的記錄功能,20世紀初杜尚讓現成品小便池成為藝術品,1965年雕塑家唐納德 ·賈德宣布“看來繪畫已經完了”,裝置藝術、影像藝術和行為藝術大行其道,成為西方主流藝術,寫實油畫只能在博物館展示著曾經的輝煌。西方文化思潮的沖擊,和藝術批評家盲從于以西方話語權為主導的藝術思想和觀念,散播繪畫藝術消亡論,讓國內部分畫家迷失了方向,影響他們對油畫作品的創作,對寫實人物油畫的發展也造成較大的危害。在我國,寫實人物油畫發展雖然時間不長,經過我國油畫家的努力,西方的油畫和東方文化的結合造就出獨特的繪畫魅力,深受人民喜聞樂見,還有極大的發展空間。我們需要理性對待其文化滲透,避免盲從心理,自信地樹立起自己的藝術話語權至關重要!
(二)精神價值弱化
藝術是情緒沖動的作品,是感情的產物。優秀的寫實人物油畫作家,善于在創作中傾注情感,用寫實的語言、具體的形象,傳達某種思想。在寫實人物油畫創作中,部分油畫家一味地追求技法表達,而失去了生活情趣,作品自然缺失精神力度和生命光彩。面對油畫藝術作品,受眾不僅能看到到表面的視覺效果和繪畫形式,還能體味其刻畫的精神內涵,以引起情感意識上的共鳴。只有富含精神價值的寫實人物油畫,其發展才是健康、持續的,也更符合當代人的藝術追求。
作者基于上述分析,結合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就我國當代寫實人物油畫發展趨勢進行了展望,并提出了一些相應的發展策略,以供參考和借鑒。
(一)堅持生活是藝術創作的源泉
唐代畫家張璪提出不朽的藝術創作理論“外師造化”,就給我們指出了生活是繪畫藝術的創作源泉,寫實人物油畫是再現的藝術,是以現實人物為模特的再創造。我們只有深入體驗生活,感受人們的喜怒哀樂,才能在油畫作品中描繪出新時代形神兼備的藝術形象。
(二)進一步提升油畫繪畫技術
繪畫界的巨匠達·芬奇認為,“如果你技術欠佳,你會恥于置身在作畫人群之間。”油畫作為外來畫種,部分油畫家們表現技法相對單一,對油畫材料知識的了解也是相當薄弱。歐洲歷代油畫大師人才輩出,曾在歐洲掀起數次藝術高峰,他們幾乎都掌握著個性鮮明的一套油畫技術,為畫出不朽的名作打下堅實的基礎。我國油畫家們應繼續深入研究西方油畫技法精髓,選擇性學習某些技能,結合自己的體會,創造出獨具個性特點的油畫表現方式和技能,以此提高自身繪畫水平,并通過中國傳統優良文化元素的攝入,創作出更富民族情懷的作品。我們需要注意的是油畫技術要有思想和觀念,要有人文精神,并不是提倡“為技術而技術”,這個“技術”要和時代相結合,來表現時代的問題
(三)創新是寫實人物油畫發展的重要要求
當代中國的寫實人物油畫發展過程中,借鑒與學習固然重要,但其關鍵還在于創新,這是藝術創作的基本要求,也是迎接多元文化生態格局沖擊的有力保障,也是夯實其文化地位的重要保證。在全球化時代,我國的油畫家們需要“行萬里路,讀萬卷書”,切身體會社會發展過程,感受新的時代精神,不僅加強文化學習,明確自身文化身份,不斷推陳出新,創作出符合時代精神的作品。
總而言之,我國當代寫實人物油畫發展所取得的成就毋庸置疑,但其同時也面臨著新時代的挑戰和機遇,諸多困惑與問題客觀存在。在新的時代,我國的寫實油畫家們需要與時俱進,創作出具有個性特點、彰顯民族精神的油畫作品,共同促進中國寫實人物油畫的大發展。
[1]劉劍波.淺談我國新寫實主義油畫的當代意義及未來發展趨向[J].美術教育研究,2015.
[2]趙毅.淺談中國寫實油畫中人物精神風貌的演變[J].美與時代(中),2015.
[3]黃雪峰.論我國當代寫實油畫中的懷舊題材[J].現代裝飾(理論),2016.
[4]劉劍波.淺談我國新寫實主義油畫的當代意義及未來發展趨向[J].美術教育研究,2015.
J233
A
付勝輝(1980-),男,本科,藝術碩士,講師,研究方向:高校人體素描、寫實油畫人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