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美國特約記者 姜揚 ●顯揚
臺灣首富郭臺銘在收購夏普后又將展開新一輪大動作。臺灣《中時電子報》23日稱,鴻海集團董事長郭臺銘22日表示,正考慮在美國新建一個顯示器工廠,投資規(guī)模將超過70億美元,該項目將由鴻海旗下的夏普進行規(guī)劃。
美國《華爾街日報》稱,郭臺銘22日與夏普社長戴正吳在臺北共同出席了記者會。郭臺銘稱,計劃在美國建設的新工廠將創(chuàng)造3萬至5萬個工作崗位。除智能手機顯示屏外,還將生產電視機屏幕。《日經亞洲評論》稱,該工廠可能與蘋果合資建設。
特朗普當選后,美國“招商引資”變得格外順利。菲亞特克萊斯勒汽車此前宣布,將向其在美國的兩座工廠投資10億美元;豐田汽車表示,將在5年內在美投資100億美元;韓國三星與LG也表示考慮在美國設立家電產品生產線。
《日本經濟新聞》稱,美國是全球第二大電視市場,但自己沒有生產電視屏幕的工廠。如果實施本地化生產,將降低運輸費用等成本。但是美國液晶相關企業(yè)較少,零部件采購是個問題。郭臺銘表示,在美國設立顯示屏制造廠取決于諸多因素,比如投資條件。富士康必須與美國州政府和聯(lián)邦政府洽談。
《中時電子報》稱,多年來,鴻海公司一直在考慮在美國新建工廠,但被日本軟銀集團首席執(zhí)行官孫正義提前泄露出去。去年12月,孫正義與當時的美國候任總統(tǒng)特朗普會面,承諾在美國投資500億美元,并在無意中透露了富士康希望在美投資70億美元的計劃。對此,郭臺銘22日證實,在孫正義赴美前,雙方確實通過電話。但他表示,當時以為孫只是商談赴美的投資意愿,而非提出赴美投資承諾,沒想到被孫正義意外曝光,也讓鴻海是否赴美投資,頓時成了市場焦點。郭臺銘表示,“的確有這么一個計劃,但并不確定,它只是個愿望。”
《華爾街日報》稱,鴻海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已有業(yè)務存在。郭臺銘表示,由于土地、水、電力、基礎設施等投資條件,鴻海會優(yōu)先考慮賓州。《日本經濟新聞》稱,如果特朗普成功重啟北美自由貿易協(xié)定談判,鴻海控股的Smart Technologies可能將交互式顯示屏生產業(yè)務從加拿大遷至美國。
郭臺銘補充稱,鴻海還將繼續(xù)在中國大陸積極開展業(yè)務,打消有關中國大陸可能正針對鴻海的投資計劃向該公司施壓的傳言。▲
環(huán)球時報2017-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