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太平洋西緣,日本群島西南端,對馬島與壹歧島之間,有一條由東北向西南延伸、長222公里的海峽,最窄處只有41.6公里,是中國東海、黃海通往日本海和進出太平洋的要沖,交通戰略位置重要,這就是有名的對馬海峽。
據來自日本海的消息,1月9日,中國8架新型戰機穿越對馬海峽,進入日本海進行日常訓練。機隊包括1架運八警戒機、1架運九電子偵察機和6架轟六轟炸機。還不是很習慣中國海空力量遠海訓練的日本,據說全國忙亂了一陣,從南到北有多架軍機自那霸、浜松、小松、筑城、新田原等基地升空。
戰機編隊中有6架是新型轟六轟炸機,這型戰機作戰半徑高達三四千公里,能掛載多型精確制導炸彈和導彈,承擔著中國空中力量“攻防兼備”中戰略攻擊的重任,一向為國之重器。稍跟以往不同的是,此次轟六出動一上就是6架,是比較少見的陣容,這讓不少“心有戚然”者頗感意外。戰機編隊從東海穿過對馬海峽進入日本海時,一路上有人驚魂未定,什么F-15J、E-767,都忙不迭地升上天空試圖一探究竟。
如同中國軍方發言人在介紹“遼寧”號航母時說的那樣,航母不是宅男,總得出去遠航。轟六作為中國一型戰略性質的轟炸機,當然就更得在國際空間內認真操練,以便更好地擔負起保家衛國的重任。遠赴日本海進行遠海訓練,自然也是情理之中。
近些年隨著中國力量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國際空間,總有人大驚小怪。胡言亂語之外,甚至作出一些不恰當、不專業、不合國際慣例的舉動。最新的一個例子,就是前不久中國空中力量一次例行遠海訓練,幾架日本戰機竟然肆意干擾,結果是不得不在施放了干擾彈后,趕緊狼狽逃竄。軍事專家分析,日本方面在干擾與施放干擾彈之間,很可能是遭遇了一次嚴厲的無聲警告,極有可能因為自身行為不檢點,被中國戰機火控雷達鎖定,只能施放干擾彈后逃竄。
關鍵的問題還是習慣問題。對于那些一驚一乍者來說,要讓他們改變毛病,最好的辦法是中國的海空軍力量,應該更多前出進入更廣闊的國際空間。以常態化的訓練和存在,讓他們從不習慣的習慣中改變過來,習慣于這樣的存在。
中國是個愛好和平的國家,從未侵略過別國,也因此,我們十分克制地發展自己的國防力量。即使是面對侵略的威脅,即使是面對有的國家瘋狂地造出了能毀滅地球幾十次的核戰力,我們作為撒手锏的戰略核力量,也總是保持在國防所需的最低限度,從來不去搞那些各種形式的軍備競賽。也正因為如此,中國力量在國際空間亮相的機會不是很多,造成了一些人不習慣看到中國力量。
隨著國際交往的擴大,世界是平的,中國的國家利益也越來越多地向世界延伸,而作為中國力量重要組成部分的軍事力量,也順理成章地必須向國際空間延伸,做到中國的國家利益在哪里,保護國家利益的力量應該在那里。最好的例子,就是中國海軍亞丁灣護航。在這條涉及中國利益、涉及世界航運秩序與和平的航線上,中國海軍必須肩負起保衛和平的神圣使命,他們以出色的航跡,履行了自己的使命。
越來越多這樣的航跡,才能讓世界上的某些人,習慣于這樣的航跡。扶桑是一個比較夸張、比較極端的國度,它經常認為自己的東西是自己的,別人的東西也應該是自己的。在上世紀早期,通過若干次對外侵略積累了資本的日本,這樣的錯覺越來越深,竟然認為與他們八竿子打不著的中國東北,應該是日本的。荒唐的理由是,那里的緯度氣候與日本的北海道比較接近,適合日本人居住。此后處心積慮地侵略中國東北,扶持偽滿洲國。還突發奇想,認為偷襲珍珠港之后,就能讓美國臣服。最終這樣的極端,讓它成為了唯一被核打擊的國家。
當今世界依然有人有錯誤的思維定勢,他們在世界幾大洋幾大洲戰機橫行戰艦霸道,是天經地義的,而其他人的飛機軍艦一出現在國際空間,就要大呼小叫大感意外。甚至像日本這樣的,還煞有介事多少個基地起飛多少架飛機去偷窺。關鍵是他們不習慣于這樣正常的變化,而最好的辦法是,要有更多的這樣機會,讓他們去慢慢習慣。
穿越對馬海峽,是個好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