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琛
《“十三五”加快殘疾人小康進程規劃綱要》明確了“十三五”時期加快殘疾人小康進程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總目標,提出了保障殘疾人基本民生、促進殘疾人如期脫貧和就業增收、提升殘疾人公共服務水平、保障殘疾人平等權益、凝聚加快殘疾人小康進程的合力、加強殘疾人事業基礎保障條件等六大方面的政策措施,內容非常豐富。
四項重點
第一,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積極促進殘疾人平等、參與、共享。
第二,突出強調了實現貧困殘疾人如期脫貧和促進殘疾人就業增收。
第三,明確要求提升殘疾人公共服務水平,這是加快殘疾人小康進程的有力支撐。
第四,強調依法保障殘疾人平等權利,這是管根本、管長遠的問題。
《上海市殘疾人事業“十三五”發展規劃》確定了以下目標:
到2020年,力爭實現殘疾人家庭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基本建成平等共享、具有上海特點的殘疾人社會保障制度和公共服務體系;基本建成持續協調、符合時代要求的殘疾人事業發展機制;基本建成文明和諧、體現社會進步的扶殘助殘人文環境,明顯增強殘疾人在城市建設中的參與感和在社會發展中的獲得感,最終實現更高水平小康的美好愿景。
主要任務
(一)
提升殘疾人社會保障水平
——完善殘疾人社會保險、社會救助、社會福利制度體系,低保、低收入、支出型貧困等困難殘疾人得到制度保障。
——完善殘疾人臨時救助制度,積極探索現金、實物與提供服務相結合的臨時救助方式,加強各項救助制度的銜接配套,形成臨時救助與其他社會救助措施各有側重、相互銜接、良性互動的運行機制。
(二)
構建殘疾人現代
康復服務新體系
——殘疾人康復納入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體系。
——社區康復進一步納入社區公共衛生服務范疇。
(三)
增強殘疾人就業增收能力
——依法推進按比例就業和集中就業,完善就業幫扶政策,健全就業服務網絡,推進就業信息資源共享,穩定就業規模,切實保障殘疾人就業權益,實現殘疾人充分就業。
——加強就業服務,建好眾創空間,進一步促進資源匯聚,支持和扶助殘疾人就業。
(四)
提高殘疾人教育質量
——貫徹落實《上海市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發展殘疾人特殊教育。
——提高殘疾人職業教育和管理水平,優化配置職業教育資源,提升職業教育質量,提高殘疾學生職業教育入學率。
(五)
依法保障殘疾人權益
——拓展訴求渠道、加強法律服務,引導殘疾人依法合理表達利益訴求,幫助殘疾人通過法律途徑反映和解決問題。
——推進與殘疾人合法權益密切相關的立法工作和制度建設,建立殘疾人事業法制宣傳教育工作機制,增強全社會尊重和維護殘疾人權益的意識。
(六)
完善無障礙環境建設與管理
——著力建設無障礙城市,大力改善殘疾人出行環境,推動公共交通和信息交流無障礙。室外公共場所無障礙設施納入城市網格化管理,提高無障礙設施的使用率和完好率。
——積極開展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重點關注重度殘疾人和困難殘疾人家庭,增強補償功能、方便居家生活,提升他們的自理能力和生活自信。
(七)
優化扶殘助殘社會環境
——加強殘疾人事業宣傳,營造和優化理解、尊重、關心、幫助殘疾人的社會環境。
——持續增加殘疾人文化體育服務供給;豐富殘疾人精神生活,保障殘疾人文化權益,提升殘疾人思想道德素養和社會參與能力。
(八)
加強殘疾人組織建設
——殘聯組織切實履行“代表、服務、管理”職能,充分發揮橋梁紐帶作用。運用社會化、市場化、信息化方式,了解殘疾人需求,探索建立殘疾人基本公共服務合格供應商制度。
——努力造就恪守“人道、廉潔、服務、奉獻”職業道德的殘疾人工作者隊伍。
(九)
推進殘疾人事業信息化建設
——殘疾人事業信息化工作融入本市推進智慧城市和信息化建設的大局。
——切實提高為殘疾人服務的智能化水平,推動“互聯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