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志正
對于老年朋友而言,吃好、睡好,有個好身體比什么都強。不過,很多老年人發現自己對食物沒了興趣:同樣一道菜,兒女們吃得津津有味,自己卻一點食欲也沒有,就算吃了飯,也常常覺得不消化、腹脹、愛打嗝。
這時候除了去醫院就診,讓醫生幫著診斷治療外,大家還可以采用食療的方法來調理。在這里介紹一個我用了二十幾年的小偏方:醋泡生姜。鮮姜連皮切薄片后放入壇子或瓶子中,倒入米醋(米醋一定要蓋過姜片),放入糖,密封3天。每天早飯后吃1~2片。生姜有溫胃的功效,還可止嘔祛痰。老年人上歲數后胃腸偏弱,消化能力也變低了,有的時候容易出現腹脹、呃逆、打嗝,這時候吃點姜可以和胃、祛濕、化痰。醋是活血的,還可以防止生姜過辣,口感較好。而且醋和糖的混合,在中醫上有句話叫“酸甘化陰”,可以潤燥。
現代藥理研究表明,生姜中含有一種“姜辣素”,能促進胃液分泌和腸道蠕動,起到健胃助消化的作用。
咱們民間就有“上床蘿卜,下床姜,不用醫生開藥方”的說法。早晨起床后嚼食少量生姜對老人養護脾胃、提高食欲很有益處。從歷史上來看,食生姜的習俗古已有之。早在春秋時期,孔子就有吃生姜的習慣,在《論語》中有“不撤姜食,不多食”之說,意思是說孔老夫子一年四季的飲食都離不開生姜,而且食用時并不貪多。孔子享年73歲,在春秋時代,“人生七十古來稀”,孔子可以說是非常長壽了。
我原來脾胃功能不好,稍吃多點或吃了難消化的就容易胃脘脹痛,尤其是到了秋冬季節容易犯胃病。后來,我就試著服用醋姜進行調治,第一次吃覺得這東西又辣又酸,所以就著饅頭吃了3片。沒想到,第二天上午十點左右,很少出現饑餓感的我居然覺得很餓,感覺到胃的動力了。另外,我原來排便很不規律,兩三天才排一次。但吃了一段醋姜后,大便也逐漸正常了。如今我已堅持服用醋姜40多年,每天早晨都有便意。
怎么吃姜也大有學問。因為姜性溫,適量食姜能夠刺激消化功能,吃得太多則會引起胃熱。姜的特性是發散、生發,所以早上吃姜最好,讓沉睡了一個晚上的陽氣重新開始活躍,能讓您在接下來的工作和學習中精神煥發,充滿活力。一年四季中,夏天吃姜最好,能夠很好地助長陽氣。而秋天不適合吃姜,因為秋天是陽氣開始收斂的季節,所以諺語說“一年之內,秋不食姜;一日之內,夜不食姜”。不過也并非絕對如此,例如感冒初起的時候,就可以多吃點姜而不用管季節與時辰。另外要注意,心煩氣躁、身體消瘦、高血壓,或者經常口干口苦、便秘如球的人應當少吃姜。
(摘自《無病到天年2:大病預防先除濕》福建科學技術出版社 圖/子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