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國財稅博物館緊密圍繞財政中心工作、全面實施內部控制要求,認真做好布展陳列與文物征集,推進財稅歷史文化研究與宣傳,建立健全各項內部控制制度,全面落實從嚴治黨要求,加強黨風廉政建設,認真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各項工作均取得了一定成績。
2016年布展陳列的一項重要工作是做好“中國當代財稅歷史”展廳的改陳升級。在上年完成布展大綱和招標選定施工單位的基礎上,通過加強現場施工監督、嚴格施工要求、精心組織陳列藏品,圓滿完成了該展廳的布展陳列任務。該展廳結合我國當代財稅歷史研究的新成果,更新補充展示內容,豐富充實展陳藏品,對原當代財稅歷史展廳進行了重大改造和調整,全面展示了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至黨的十八大期間我國財政稅收發展的歷史。將新中國成立前中國共產黨在中央蘇維埃時期、抗日根據地時期以及在解放戰爭時期的財政稅收實踐作為新中國財稅發展的萌芽,展示了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我國財政稅收工作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我國財政稅務戰線廣大職工的精神風采。此外,還對其他展廳進行修復、補充和完善,確保各展廳設備正常運轉。
為更好地適應新形勢發展的要求,進一步規范文物征集工作,對文物征集小組進行了改組,研究確定了文物征集的方向,并嚴格按照文物征集與保管的內部控制制度開展文物征集工作,重點加強了征集過程的程序控制,強化文物征集、鑒定、審核、入庫、支付等各環節的基礎工作,確保文物征集工作順利完成。2016年共征集文物21件(套),所征集文物等級及品相較好,豐富了館藏、填補了館藏文物的空白,較好地滿足了展廳布展的需要。
在文物保管方面,繼續對文物資產進行清理,研究解決若干歷史遺留問題,完善賬簿記錄,做到賬實相符。繼續健全完善藏品管理系統,對文物藏品的保管、提用全面實現了信息化管理。
2016年接待國內外觀眾10萬余人,并向各社會團體、科研機構、高等院校及各省市財政和稅務系統的150多個參觀團隊提供展廳講解服務,宣傳普及財稅歷史文化知識。通過開展“博物館教育月”“稅法宣傳月”等主題活動,充分發揮博物館的公共教育服務功能,推動財稅歷史和財稅文化的傳播與交流。與浙江大學、浙江財經大學等院校合作建立實習教學基地,為財經類專門人才的培養提供課外教育實踐平臺。
舉辦了“歷史上的財稅改革與國家治理”學術研討會。來自中央財經大學、中國財政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等單位的近50位專家學者參加了學術研討,對推進財稅史研究、加強與財稅史專家學者間成果交流起到了積極作用。編輯出版了《中國財稅博物館財稅文化專刊》、《2016財政史研究——歷史上的財稅改革與國家治理論文集》等,初步完成了以中國鹽專賣制度發展演變歷程為主題的專題研究。2016年起實行學術研究獎勵資助辦法,調動全館人員開展學術研究的積極性。
在館黨委領導下積極推進全館的內控工作,從制度建設、制度執行到執行監督,對館內各項工作實施全面內部控制,內部控制建設上了一個新臺階。一是根據部內部控制建設的要求,對館內各項業務進行流程梳理,研究制訂了《中國財稅博物館文物藏品征集管理控制制度(試行)》等5個高風險業務專項內部控制辦法,覆蓋了博物館主要業務工作。二是重新修訂完善《中國財稅博物館因私出國(境)管理風險內部控制操作規程》。三是為推進內部控制信息化建設,在深入論證的基礎上將高風險業務內控制度、辦法等固化融入信息化管理服務平臺,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強化流程控制,做到內部控制全覆蓋、過程留痕、責任可追溯,實現內部控制的信息化、程序化和常態化。
認真貫徹落實《博物館安全保衛工作條例》《安全生產法》《消防法》等有關法律法規以及公安、安監部門關于做好安全穩定、綜合治理、安全生產等相關規定,配合當地公安機關做好G20杭州峰會的安全穩定工作。一是制訂安全管理風險內部控制辦法,健全完善安全責任機制;二是增加安保力量,執行館內人員24小時值班制度及夜間巡查制度;三是嚴格執行外來人員與車輛登記制度,加強對參觀公眾的安全檢查;四是與各部門簽訂安全生產責任書,明確各方安全責任;五是升級館內安保設施,提高安全監控要求,延長監控錄像保存時間;六是對館辦公區玻璃屋頂等進行補漏施工,排除館舍存在的安全隱患;七是加強對全館人員的安全教育和安保工作人員的專業知識培訓;八是定期組織安全保衛及物業相關人員開展防火、防爆、防恐等專項演練。2016年,榮獲杭州市“平安示范單位”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