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開松
關于供銷合作社受讓債權強發展的實踐與思考
陸開松
金融債務是供銷合作社企業發展的關鍵制約因素之一,福建省古田縣供銷合作社貸款最高峰結欠農業銀行本金3000多萬元。2003年古田縣社從銀行委托資產批量轉讓受讓的全國性金融資產管理公司買斷1600萬元債務,剩余還有上千萬元的本金沒有還。
2016年5月,針對債務清償問題,農行要求供銷合作社代表政府平臺受讓農行轉讓債權。即農行改制后,剩余的債權由供銷合作社系統直接打包,轉讓的條件是按農行委托資產貸款本金的4折,也就是貸款本金的40%。這次農行轉讓債權涉及21戶,貸款本金1163.8萬元,利息1522.42萬元,這21戶當中供銷合作社系統是大頭,共有8個企業,本金743.88萬元,利息966.13萬元,房地產抵押33宗。對此,古田縣社召開班子會議進行了多次討論,認真分析后認為,供銷合作社受讓農行轉讓債權利大于弊,因為供銷合作社抵押的資產價值遠遠大于縣農行提出的40%本金折價的要求,但另一方面供銷合作社企業確實困難,造成的金融債務原因也是多方面的,農行應當在折價方面給予供銷合作社扶持、讓步。對此,縣社多次通過縣政府分管領導與縣農行領導對話協商,最后達成以農行委托資產貸款本金的2.72折受讓。
2016年8月7日,古田縣人民政府召開專題會議,研究政府平臺受讓中國農業銀行古田支行有關事宜,同意縣供銷合作社以316.48萬元受讓縣農行委托的21戶資產批量轉讓債權。2016年8月29日,縣供銷合作社與古田縣財政局國有資產投資有限公司達成債權轉讓協議,協議簽訂之后,縣社對涉及這批債權的債務對象13戶本金419.8萬元進行追討,考慮到都是國有企業,縣社決定按30%收取本金,可回籠資金125.94萬元,到目前已收回120萬元。這次受讓債權我社實際支付資金190.54萬元,至此全系統結欠農行3000多萬元貸款,已全部清償。
這次代表政府平臺受讓農行轉讓債權,對于古田縣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是一個巨大的推動:
一是符合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的要求。中發〔2015〕11號、閩委發〔2016〕6號文件明確指出:金融結構可在符合條件的情況下,采取資產重組、打包轉讓等方式,妥善處置供銷合作社金融債務。古田縣社此次打包轉讓得益于銀行企業的支持,歷史債務得到妥善處置。
二是這次債權轉讓既有利于減少不良貸款,又有利于集體資產保全,更有利于供銷合作社企業夯實基礎、服務“三農”,實現銀企互利共贏,共同發展的目標。
三是從成效看供銷合作社是贏家,供銷合作社涉及的8家企業,抵押的房地產含金量非常的高,縣社土產公司兩宗店面抵押物在古田建設路主街道,面積達300多平方米,現有年租金可達到210萬元;貿易中心綜合大樓建筑面積達2816平米,資產評估不低于1500萬元,年租金達200多萬元。主動承擔打包轉讓,使抵押房地產得以保值增值。
(作者系福建省古田縣供銷合作社聯合社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