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評論員
浙江已進入轉向高質量發展的關鍵階段。在這一關鍵階段,浙江要全力抓好改革開放、增長轉型、改善民生、整治環境、防范風險各項工作,以“五大轉換”為切入口,以實際行動和成效在高質量發展上走在全國前列、成為排頭兵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十九大報告為中國經濟進一步發展指明了方向。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我國經濟發展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最近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進一步明確了高質量發展為新時代我國經濟發展的基本特征。
黨的十八大以來,浙江貫徹實踐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加大力度推動經濟向高質量發展,實現了浙江經濟從“速度領跑”向“質量領先”的蝶變。今年前三季度,浙江服務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51.5%,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在產業結構內部,高端化布局特征進一步顯現。今年1月至11月,在規模以上工業中,高技術、高新技術、裝備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對規模以上工業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22.5%、54.9%、56.8%和36.1%,而八大高耗能行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為33.0%,同比下降0.9個百分點。在服務業布局中,以新零售、新消費為主力的新模式、新業態引領服務業結構升級。以數字經濟為標志的新經濟加速崛起,不斷積聚新增長動能,高效率推進浙江高質量發展,今年前三季度,浙江新經濟規模達1344億美元,占GDP的24%,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31.9%。
浙江已進入轉向高質量發展的關鍵階段。在這一關鍵階段,浙江要全力抓好改革開放、增長轉型、改善民生、整治環境、防范風險各項工作,以“五大轉換”為切入口,以實際行動和成效在高質量發展上走在全國前列、成為排頭兵。
理念轉換就是要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決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理念,堅決摒棄唯GDP論英雄的理念,更加關注速度背后的質量效益,特別是要加快形成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指標體系、政策體系、標準體系、統計體系、績效評價、政績考核,倒逼新理念的落地。要更加處理好“穩”和“進”的關系,穩的是速度,速度慢一點沒關系,但產品、服務、企業、產業、城市、區域發展和人民生活質量的提升不能少。
動能轉換就是要加快實現動力變革,堅決擺脫粗放型發展模式,以強化創新增添動力。浙江早就提出“創新強省”的目標,也是最早提出“數字強省”的省份,創新已經成為浙江發展的新基因新動能。要以超常規力度建設創新型省份,下大力氣謀劃實施一批重大科技項目,加快引進和建設一批國內頂尖、世界一流的大院名所和重大科學裝置,深入實施“互聯網+”行動和大數據戰略,力爭在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領域成為領跑者。
結構轉換就是要把實體經濟作為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把提高供給體系質量作為主攻方向,推進騰籠換鳥、鳳凰涅槃,不斷優化升級經濟結構。要把數字經濟作為“一號工程”來抓,同時全面改造提升傳統制造業,分類實施鳳凰行動、小巨人培育行動和小微企業提質行動,堅定不移推進“三去一降一補”。要處理好“破”和“立”之間的關系,破的是高污染、高耗能、低效率的“僵尸企業”和落后產能,立的是高效率、高質量、高效益,在“破”“立”之間加快構建以數字經濟為核心、新經濟為引領的現代產業體系。
效率轉換就是要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推動資源要素從低質低效領域向優質高效領域流動。市場競爭,歸根結底是投入產出比較的競爭、效率高低的競爭。這不僅要通過轉型升級和產業結構調整來實現,更要破除制約效率提升的各種體制機制障礙,構筑“以畝均論英雄”新機制。要以深化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為重點,推動要素自由流動、競爭公平有序、企業優勝劣汰,使高端資源要素進得去、低端資源要素退得出,通過資源要素的合理流動和優化組合、企業兼并重組,全面提高經濟的投入產出效率,為高質量發展打下效率和競爭力的穩固基礎。
環境轉換就是要充分發揮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作用,著力營造有利于高質量發展的市場環境、法制環境、政務環境和輿論環境。要以“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全面突破撬動各領域各方面改革,營造最佳營商環境,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推動民營經濟新飛躍。要加快推動大灣區大花園大通道大都市區建設,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形成全省高水平均衡發展的一張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