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農民工等人員返鄉創業,是激發輸出地經濟發展內生動力、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推動區域均衡發展的重要途徑,對于推動國家新型城鎮化建設、支持返鄉創業具有十分重要而積極的意義。為深入了解社會公眾的關注度和滿意度,基于浙江省經濟信息中心互聯網輿情監測分析系統,筆者對浙江支持農民工等人員返鄉創業情況開展互聯網大數據分析,數據監測時間為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11月30日。
監測期內,包括中國經濟網、鳳凰網、人民網在內共計516家新聞媒體對浙江支持農民工等人員返鄉創業進行了報道,報道總量共計2438篇,月均報道量222篇;網民的點擊量和評論量分別為12.89萬次和1584條,月均點擊量和評論量分別為1.17萬次和144條。
總體上看,報道量呈逐月遞增趨勢,高關注度集中出現在2017年10月。主要原因可能在于:10月,浙江省政府印發《關于做好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就業創業工作的實施意見》,進一步支持農民工返鄉創業,對依法辦理工商登記注冊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種養大戶、建筑業小微作業企業等生產經營主體,可按規定享受小微企業扶持政策。此項政策引起網民的高度關注。
通過對500條抽樣評論的傾向性分析顯示,網民對浙江支持農民工等人員返鄉創業的評價以滿意和中性為主,其中正面及中性評價為98.86%、負面評價為1.15%。總的來看,網民對浙江支持農民工等人員返鄉創業給予了充分肯定,認為全面激發農民工等人員返鄉創業熱情,可以促就業、增收入,打開新型工業化和農業現代化、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協同發展新局面。
負面評價主要是由于部分網民認為浙江支持農民工等人員返鄉創業還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通過對網民評論內容①此處為剔除網民不相關評論后的有效評論內容。聚類分析,主要集中在四個“不”:
項目實力不強。由于返鄉創業的農民工多為高中以下學歷水平,文化水平整體偏低,缺乏技術、管理經驗和營銷知識,受投資資金、廠房等生產要素影響,多數創業項目起點不高,缺乏科技含量,產品同質化問題嚴重,缺乏市場競爭力。
創業資金不足。農民工返鄉創業啟動資金主要是有限的自有積累資金,租用場地、購買設備和原材料等一次性投入需要較大筆資金。由于缺乏抵押物,受信貸條件制約,企業融資難,抵御風險能力差,維持正常生產經營困難。
創業環境不優。返鄉創業項目多為勞動力密集型產業,勞動強度大,同時因農村交通、物流、用水、用電、通信等配套設施不足,生活環境較差,對務工人員缺乏吸引力。
服務流程不暢。農民工返鄉創辦小企業包括辦個體工商,要開具場地、資金證明,辦理環保評估、消防和安全許可、生產許可、衛生許可以及建筑規劃設計、工商登記等多項手續,須輾轉多個部門,缺乏簡約方便的“一站式”“一條龍”服務機制。
通過對網民評論的聚類分析,“提升綜合能力”“適度放寬資金政策”“完善基礎設施”“創新服務流程”是網民最為集中的建議。下階段,要從這四個方面著手,全力支持農民工等人員返鄉創業。一是提升綜合能力。成立創業指導專家服務團,采取“指導診室+企業+創業者+技術人才”的培訓模式,開發有針對性的培訓項目,增加對電子商務、互聯網、云數據應用、市場營銷等新興行業的培訓,為返鄉創業人員提供開業指導、項目推薦、問題診斷等創業輔導。
二是適度放寬資金政策。政府要整合各類資金建立創業基金用于創業獎勵補貼,小額貸款風險和貼息,各類創業園、創客空間的建設、運行和購買服務。同時要鼓勵和支持金融機構創新農村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支持商業銀行開辟回鄉創業專柜,為回鄉創業者提供信貸服務。
三是完善基礎設施。依托已有園區,盤活閑置廠房等存量資源,統籌城鄉基礎設施、電子商務基地、物流基礎設施等創業要素,發展一批返鄉創業孵化基地和返鄉創業園區,降低創業成本。
四是創新服務流程。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營造寬松便捷的市場主體準入環境,簡化返鄉創業登記方式,放寬經營場所登記要求,允許“一址多照”、“一照多址”、集群注冊,降低返鄉創業門檻。積極推行電子營業執照,提高市場主體登記管理的信息化、便利化、規范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