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區域新型主流媒體,使溫州文化產業價值導向更鮮明,“互聯網+”行動思維更清晰,發展方式轉變更堅定,傳播品質提升,經營績效改善,綜合實力增強。
傳媒資訊形態轉型,媒體主流地位提升。溫州主流媒體集團改變傳統媒體形態,樹立全面融合新興媒體技術、渠道、平臺、管理、經營理念及方式新型主流媒體形象。2014年2月,人民網研究院發布《2013年中國報刊移動傳播指數報告》,在“報紙移動傳播百強”榜單上,溫州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的溫州都市報名列全國第42位、省內第四位;2014年全國排名上升至第35位,在全國地市級報紙中名列首位;2015年全國排名上升至第21位,2016年全國排名第33位,連續三年位居全國地市報首位。2015年10月,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新聞學與傳播學專業委員會評選表彰“媒體融合教學十大經典案列(2015)”,溫州日報報業集團的“‘三大再造’融合模式”案例成功入選,并入選《融合坐標——中國媒體融合發展年度報告》,是全國唯一一家地市級黨報集團入選案例,媒體融合經驗被人民日報點贊。2015年,在新浪微博舉辦的2015“BIG TIME移動互聯盛典”上,溫州都市報官方微博入選“新浪微博2014年度浙江媒體微博影響力十強”,這已是連續第三年入選榜單。2017年1月,在杭州舉行的2016年新浪浙江“V LIVE”盛典上,溫州都市報再次榮獲浙江十大影響力媒體稱號,2016年底擁有用戶總數超過500萬。區域主流媒體地位得以鞏固,資訊傳播力、公信力、影響力提升。
新聞內容品質提高,區域服務作用增強。鞏固思想文化陣地,宣傳主流思想輿論是區域主流媒體首要職責。溫州日報報業集團發揮全媒體優勢,主動圍繞黨委政府中心工作,打好新聞報道組合拳。2015年,策劃組織了“‘溫州模式’30年”、“趕超發展兩年間”等40多組主題報道,唱響溫州好聲音,有1500余篇報道被《人民日報》、《光明日報》、《浙江日報》、人民網、新華網等中央、省級主流媒體轉載。2016年,組織策劃了“第二屆中國報業新聞社會活動融合發展論壇”“G20特別報道”等40多組主題報道,刊發圖文15000多條(幅),獲省主題報道策劃創新獎。溫州日報報業集團開發的辟謠舉報平臺被評為“全國最佳創新應用政務微博”,入選全國五大辟謠平臺,榮獲國家社會治理創新獎。
產業經營多元化,市場營業收入增長。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兼收是打造區域特色主流媒體成效的重要標桿。溫州日報報業集團以媒體融合為基礎,以多元化經營為突破口,發掘內外資源潛力和機遇,探索全媒體盈利模式創新,營業收入穩定增加。2016年,溫州日報報業集團實現總營收5.37億元,其中版面廣告收入1.96億元,占總收入36.45%;版外經濟3.41億元,占總收入63.55%,與2015年相比占比增加3.15%。經營收入逐漸擺脫了對傳統廣告業務的依賴。資產總額增值率比2013年增長5.51%,凈資產增值率為11.89%。溫州日報報業集團一方面鞏固傳統廣告、發行、印刷業務,另一方面依托全媒體矩陣開拓教育、旅游、會展、圖書出版、信息服務等新業務,拓展文博會、創博會等展會經濟。2016年溫州國際時尚文博會觀展人數15.16萬人次,實際成交與意向成交共2.66億元,比上年增長40%,成為浙江文化產業三大會展之一。
融合型人才成長,媒體綜合實力改進。新型特色主流媒體打造對數字技術人才、復合型人才提出更高要求。溫州日報報業集團通過走出去考察學習、請進來授課培訓、項目合作借外腦、改革倒逼促轉型、輪崗換崗增才干、不拘一格發現人才等措施促進內部員工強化互聯網思維,增進新媒體操作技能,塑造全媒體人才。溫州廣電集團重點建設兩支隊伍:媒體新聞采編隊伍,全力培育全媒記者、融媒編輯、跨媒主編;新媒體營銷隊伍,充實新媒體內容生產、技術研發、系統維護、市場營銷、資本運作、經營管理人才,促進全能型的媒體運營管理人才成長。全媒體優秀職員評選,為培養復合型人才提供激勵;新媒體孵化項目開發,為專業技術人才和全媒體管理人才成長提供平臺和環境。
就全國而言,打造富有區域特色的新型主流媒體是發展理念前衛的行動計劃,但傳媒業轉型發展仍在路上。溫州市經驗和探索可資借鑒。
制定和實施打造區域新型主流媒體戰略規劃。2016年10月,浙江省文化產業發展“十三五”規劃發布,明確提出:加快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的融合發展,大力發展數字出版和綠色出版,建設以內容生產和文化傳播為特色、具有全國影響力的新聞出版強省。溫州市“十三五”規劃把“重點發展現代傳媒業”納入戰略性新興產業,在政策上扶持引導。2012年,溫州日報報業集團制定了全媒體建設“五年發展規劃”:確定以規劃為導向,整合集團內外資源,推進報網融合,構建多媒體傳播格局;選擇技術成熟、市場前景明朗、兼顧新聞傳播和報業經營的項目進行重點建設,通過項目孵化、資金扶持,以點帶面,撬動全媒體建設;強化移動閱讀等新技術運用的研究,加快數字化建設與布局,加大紙媒優質資源與數字技術深度融合,尋求與廣播電視等新媒體合作,實現紙媒、網媒、手機報、電子閱讀等多媒體的重組整合。2017年年初,溫州都市報開始實施《全媒體第二個三年發展規劃(2017—2019年)及2017年發展目標》,力爭經過三年努力,形成“立體多樣、融合發展的現代傳播體系”“形態多樣、手段先進、具有競爭力的新型主流媒體,從內容供應商轉型為公共服務運營商”。溫州廣電集團出臺《關于推動媒體融合發展的實施方案》,確立“全媒體運作、多終端傳播,輿論引導力、市場競爭力和集團綜合實力進一步增強”的戰略目標,設立《融合創新專項基金》,助推媒體融合新發展。務實、前瞻的戰略規劃對于打造區域新型主流媒體具有重要的引導意義。
遵循新聞傳播規律和新興媒體發展規律。新聞傳播規律內在邏輯與活的靈魂是資訊傳播以真實性為生命,以事實展示為基本方式,以報道和評論具有特定價值的事實為己任,以快捷時效表現行業特征,以內容為王為價值實現依歸。數字技術革命、新興媒體勃興,賦予資訊傳播方式呈現多元化、分層化、互動化、碎片化、融合化、移動化特征和演變軌跡。溫州地方主流媒體沒有滿足于媒體形態轉變,而是真切地希望通過媒體融合牢固占領思想輿論高地,引導主流意識形態、掌控輿論話語權;通過媒體融合矩陣建設,創造豐富多彩的傳播形態,更加廣泛、更加便利、更為貼近用戶資訊需求;通過內容原創,真實報道、準確評論、時效迅捷的新聞內容生產和供給,增強主流媒體傳播力、公信力、影響力;通過話題設計,在線調查,互動交流,民眾參與等新媒體手段使用,精準把握市場動態,增強用戶的粘度和忠誠度;通過多元化產業開發,釋放傳媒品牌資源優勢,把握創新時代機遇,增強主流媒體凝聚力和綜合實力;通過媒體產業開發帶動地方實體經濟轉型升級,推進區域經濟社會全面發展。
創新打造區域新型主流媒體體制機制。地方傳統媒體轉變為區域新型主流媒體需要對原組織結構、采編流程、考核機制進行全方位改革,避免動力不足、媒體融合“兩張皮”現象。首先,建立一體化組織機構。溫州廣電媒體集團組建了媒體融合領導小組,并相應建立了新媒體中心和全媒體新聞中心。新媒體中心負責制定和實施集團媒體融合發展規劃,協調推進媒體融合進程,研究謀劃新媒體業務和產品開發。全媒體新聞中心以新聞綜合頻率新聞采編部和新聞綜合頻道時政新聞部為主要班底,主要承擔宣傳報道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實施一體化組織架構和運營機制,實現新聞信息一次采集、多種生成、多元播發。其次,建立一體化新聞內容采編發機制。溫州日報報業集團建立中央控制室,設置全媒體內容官、首席內容官、信息集成官,統一處理記者來稿、編輯審核、文稿終審,確保新聞稿件質量、報道真實信度、時事評論獨家、播報快速精準。信息集成官一般由新聞采編發有經驗的采訪中心部主任、副主任或主任助理擔任,采取輪值制度。再其次,建立一體化人員輪崗和獎勵制度。溫州日報報業集團推行采編人員不定期輪崗鍛煉機制,記者與編輯之間輪流換崗,記者與編輯到新媒體輪崗,經營人員輪換到新媒體崗位等。通過輪崗制度強化互聯網+理念,增強新媒體技能,累積全媒體管理經驗,發現選拔優秀人才。溫州日報報業集團出臺《創業創新人才突出貢獻獎勵辦法》,對組織策劃或采編具有重大影響力的主題報道和新聞精品、對媒體融合創新有顯著成效的工作、對拓展經營渠道取得重大經濟效益的項目、對技術開發和項目孵化取得重大進展并有較強變現能力的業務、對創新管理模式增收節支取得明顯效益的人員給予高額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