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
劉振民:在中國—東盟關系中,我們要一起加油干
2017年2月10日,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劉振民在釣魚臺國賓館集體會見東盟10國駐華使節。劉振民表示,中國將推動中國—東盟關系邁向新階段。講話主要內容摘錄如下:
新形勢下,東盟以及中國—東盟關系面臨新課題和新挑戰。面對逆全球化浪潮,東盟對內如何縮小發展鴻溝、提高共同體合作水平,對外如何平衡處理好與對話伙伴關系、鞏固在東亞合作中的中心地位,面臨著新的考驗。中國和東盟國家也需要進一步深化互信,挖掘合作內生動力,推動合作切實提質升級。
前不久,習近平主席在達沃斯出席世界經濟論壇年會并發表主旨演講,展示了中國對經濟全球化的積極姿態和堅定支持。我們認為,作為區域一體化的代表性力量,東盟的發展壯大是對全球化的有力支持。我們期待東盟在下一個25年再接再厲,加速東盟共同體建設,聚焦合作與發展,推動地區和平穩定,為建成東亞經濟共同體乃至亞洲命運共同體的既定目標貢獻更大力量。
習主席在2017年新年賀詞中說:“天上不會掉餡餅,大家要擼起袖子加油干。”這句話充滿了正能量,得到許多中國人的熱捧,成為網絡流行語。大道至簡,實干為要。在中國—東盟關系中,我們也要一起加油干,圍繞政治安全、經貿合作、社會人三大支柱,深入推進7個重點領域合作,不斷發掘新的合作增長點。中方建議下階段重點做好以下6項工作:
一是籌備好東亞合作系列會議。2017年8月的東亞合作系列外長會和11月的領導人會議為我們推動中國—東盟合作提質升級提供了重要契機和平臺。我們要精心籌備,確保兩個會議開得成功,取得豐富成果。
二是深化發展戰略對接。中國愿進一步加強“一帶一路”倡議同東盟發展戰略對接,特別是與《東盟互聯互通總體規劃2025》的對接,推動更多合作項目落地,有力有序促進互聯互通合作。相信通過我們的共同努力,將為提振地區經濟增長、加強東亞合作勢頭注入強勁動力。
三是推動人文合作支柱建設。雙方應以中國—東盟旅游合作年為契機,大力拓展旅游交流合作,建立旅游合作機制。中國考慮2017年3月中下旬同東盟方在菲律賓舉辦旅游合作年開幕式,雙方正就此保持密切溝通。雙方要做大做強教育合作,辦好中國—東盟教育交流周10周年活動。中方愿為東盟成立50周年紀念活動提供實實在在的支持。
四是進一步深化務實合作。我們要執行好中國—東盟戰略伙伴關系第3份行動計劃,消化和落實好既有倡議,推動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成果盡快落地。中國愿同東盟深化農業、減貧等領域合作,加大可持續發展合作力度。
五是打造次區域合作新增長點。當前,瀾湄合作進入全面實施新階段并取得一系列務實成果。中國愿繼續通過瀾湄合作協助東盟縮小內部發展差距,歡迎其他東盟國家支持和參與。中國愿積極參與“東盟東部增長區”等東盟相關次區域合作,打造東亞區域合作的新引擎,助力東盟共同體建設。雙方可從一些具體項目做起,探討互利共贏合作。
六是妥善處理南海問題。南海形勢經過2016年的動蕩和調整,再次回歸對話協商的軌道。一個重要啟示是,域外勢力介入不可能給南海帶來真正的和平與安寧,只能給地區穩定制造新難題,損害中國與東盟國家利益。2017年我們在南海問題的工作重點應是,繼續全面有效落實《南海各方行為宣言》,爭取在不受干擾的情況下,于2017年上半年內盡早擬定“準則”框架草案。
一年之計在于春。中國期待在新的一年同東盟共同努力,深化互信友誼,加強互利合作,推動中國—東盟關系和東亞合作再創佳績。
黃家泉:馬來西亞有信心再度成為中國在東盟最大的貿易伙伴國
《南洋商報》2月6日報道,馬來西亞國際貿易與工業部第二部長黃家泉表示,越南2016年超越馬來西亞,成為中國在東盟最大貿易伙伴,因此馬商家須更積極拼搏,以便2017年能“收復失地”。
馬來西亞國際貿易與工業部第二部長黃家泉:2016年,中國與越南貿易額達982億美元,高于中國與馬來西亞的867億美元,原因是越南2016年同時獲得中國與美國投資者的投資,而馬來西亞2016年則面對許多挑戰。馬來西亞希望通過努力爭取重獲有關地位,只要馬來西亞經濟持續穩定增長,我們有信心再度成為中國在東盟最大的貿易伙伴國。
盡管美國退出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但無法阻擋全球邁向自由貿易協議的趨勢。各國將尋找新策略,確保電子自由貿易順暢無阻,馬來西亞也將尋找新貿易伙伴及開拓新市場,如印度、伊朗及土耳其等,同時維護現有市場。
許寧寧:中國—東盟貿易增速下滑并非全是壞事
2016年,中國與東盟合作的關鍵詞是“自貿區升級”和“產業合作”,貿易投資安排是上層建筑,產業合作是經濟基礎。雖然2016年中國與東盟貿易增速出現4.2%的下滑,但是中國與東盟的產業合作正在加快。中國—東盟商務理事會執行理事長許寧寧表示,貿易增速下滑并非全是壞事,中國—東盟合作要釋放產業力量。
中國—東盟商務理事會執行理事長許寧寧:四大因素疊加導致2016年中國與東盟貿易增速下滑:一是受全球經濟大環境影響,跨國公司在中國與東盟之間的產業分工發生了變化,投資和貿易轉移到東盟;二是受全球大宗商品價格下滑的影響,中國與東盟主要貿易產品貿易總額下降;三是在中國企業挖掘東盟商機的背景下,不少中企到東盟投資,導致雙邊貿易額減少;四是受中國產業結構調整影響,如中國對煤炭等進口量下降。
貿易增速下滑并非全是壞事。貿易增速下滑將對中國與東盟優化貿易結構、推進產業合作、加快產業結構調整等將產生更大動力,推動中國與東盟經貿合作提質升級。不能等到全球經濟復蘇后,才開始改善雙邊經貿合作。要加快推動產業對接,打造優勢互補的產業鏈。
不開放市場,產業合作就很難。光開放市場,不加強產業合作,會對產業造成沖擊。在產業合作和自貿區談判中,工商界既是參與者也是直接受益者,可以通過加強產業合作帶動金融、物流、交通等領域合作,在此基礎上提高RCEP等經貿安排的水平。在RCEP談判中,工商界應當更廣泛參與,這既可以讓談判更合乎業界需要,又可以讓RCEP生效后最大程度發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