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明
特朗普在競選期間多次強調“美國第一”“美國優先”倒情有可原,但在就職后仍將其作為很多政策的主基調,確實不妥。
放眼全球,每個國家都會把本國的安全與發展利益放在第一位,但關鍵是要符合規則、順勢應勢。然而從特朗普的言論中,人們發現,“美國第一”實際上是“買美國貨,雇美國人”,在貿易、稅收、移民、外交等多領域展現出排外傾向,幾乎沒看到國際義務和責任,更毋論合作共贏的誠意。
過分強調本國第一,反映出以美國為代表的一些發達國家的焦慮。這些曾經的自由貿易極大受益者與倡導者紛紛走向孤立主義,從竭力強調發揮市場作用的新自由主義模式轉向貿易保護主義。過去可以不顧他國的正當關切和合法利益,不惜損人利己,而追求本國利益的最大化;現在,要分給別人一杯羹的時候,卻特別不樂意,這不明顯有悖常理嗎?
誰也改變不了的世界現實是——經濟全球化、社會信息化以及文化的相互滲透,已編織成一張縱橫交錯、層連疊纏的立體網絡。人類社會跨國界、跨地域、跨文明、跨政治制度的聯系,從未像現在這樣緊密。
當然,隨著不同國家和地區之間交往和合作的深入,國家間在各個領域的競爭和摩擦不可避免也在不斷加劇和擴大。但這些都是發展當中的問題。貿易戰爭不能打,因為傷了別人,也會害自己。世界大戰更不能想,因為核武器動不得,它會毀了整個人類。
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正是中國在客觀把握時代發展趨勢的基礎上,呈現給國際社會的良方。只有這樣,才會產生人與人、民族與民族、國與國之間本應有的善意。善待別人也是善待自己。
把自己封閉住,擋住自家門口的路,自家的院子再大,也無法享受整個世界能給的財富,包括精神的。▲
(作者是南京國際關系學院副院長、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