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陶遵臣 劉金虎
處置非正常死亡事件的經驗與啟示
文/陶遵臣 劉金虎
近年來,非正常死亡事件時有發生,處理起來難度大、要求高,處理不好很可能引起死者家屬異議甚至滋事。前段時間,筆者與同事連續妥善處置了十起非正常死亡事件,這十起事件都很快處置完畢,并且得到死者家屬的認可和好評。下面,筆者將自己的體會拿出來跟大家交流分享,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非正常死亡在法醫學上是指由外部作用導致的死亡,包括火災、溺水等自然災難,或工傷、醫療事故、交通事故、自殺、他殺、受傷害等人為事故致死。與之相對的正常死亡,則是指由內在的健康原因導致的死亡,例如病死或老死。非正常死亡有以下特點。
(一)數量增多。以筆者所在的山東省威海市公安局環翠分局為例,以前一年十幾起,近三年一年至少五六十起、甚至更多。2017年3月1日威海市公安局環翠分局轄區一天就發生三起非正常死亡事件,其中,涉外案件一起。
(二)原因多樣。由案件、事故引起的減少,其他原因增多。除案件、事故引起的外,主要包括:意外事件、自我傷害型(自殺)、突發疾病、猝死。而每一類又可細化為不同誘因,比如自殺,包括感情糾葛、心理抑郁、生活不順、家庭矛盾等。
2017年3月1日13時許,威海市公安局環翠分局竹島派出所接110指令:四方路106號樓有人墜樓,要求處警。接警后,竹島所立即按照非正常死亡處置預案組織多名警力及時趕赴現場維護現場秩序,通知刑偵大隊及法醫技術人員到場,做好相關現場勘查及處置工作。
經調查了解,死者邱某民,82歲,常年患有心臟疾病,現和老伴住在女兒家中。邱某民因患有心臟疾病,呼吸困難,承受不了常年疾病帶來的困擾,中午趁家人不注意,從北窗跳樓自殺。出警民警和法醫技術人員共同將現場勘查情況通報死者家屬,家屬對死者死因無異議妥善處置了后事。
(三)身份不定。死者身份沒有明顯特征,與社會地位等沒有關系。年齡跨度很大,老中青少都有。
非正常死亡事件發生后,有的死者家屬出于種種心態,不配合處置工作,或者不接受調查結論,有的甚至無理取鬧制造事端。所以,處理工作普遍存在以下困難。
(一)法律制度不夠健全。對非正常死亡事件處置,目前法律制度不夠健全,處理尸體的時間和賠償費用也沒有具體標準可循。法律法規及制度上的缺陷,造成當前處置非正常死亡事件的賠償(補償)沒有章法。
(二)現場處置有難度。如果當事雙方不能達成賠償協議,死者家屬及親友就會很快聚集,或者陳尸死亡現場,或者抬尸體上訪,或者將尸體送往相關責任人居所,這種事態往往是某一個部門難以控制的。
(三)處置能力有差距。有的出警民警沒有現場駕馭能力,不能果斷決策,無力控制局面,繼而錯失處置良機,造成工作被動。
(四)協作聯動難跟上。實踐證明,對于非正常死亡事件,僅靠公安機關一家難以協調處理,容易貽誤處置的最佳良機。
非正常死亡糾紛事件牽扯面廣、處置難,在處置過程中稍有不慎,就可能進一步激化矛盾,使事態蔓延擴大,甚至引起大規模的沖突。因此,公安機關對非正常死亡事件的處置,要堅持在當地黨委、政府的領導下,通過加強部門協作、落實工作責任,形成工作合力,迅速平息事態,維護穩定。具體處置工作中要堅持“四要”原則。
(一)思想要重視。要充分認識處置非正常死亡事件的重要性。我所民警在到現場查看、初步認定系非正常死亡事件后,馬上封鎖現場,向所領導匯報相關情況,并建議啟動預案,沒有絲毫的疏忽、懈怠和拖延。
(二)程序要規范。在處置的整個流程中,各參與部門緊密配合,先期處置、專業勘查、情況匯報、通報家屬、善后處理等各個環節的工作都井然有序、有條不紊地開展。
(三)措施要得當。以筆者所在的分局為例,經常就如何處置包括非正常死亡在內的敏感案事件進行事前培訓、事中講評、事后總結,民警掌握了相關的原則、規范、要求,處置時程序嚴謹、措施得當。
(四)效果要良好。處置不能只講法律效果,還要講社會效果,我們從職責、情感等角度出發,做好規范化處置、專業化答復、人性化服務等工作,方能得到死者家屬的認可和贊揚。
2016年12月20日21時30分許,威海市公安局環翠分局鯨園派出所接110指令,金某培報稱其叔叔金某基租住在南昌街某處,連續三天聯系不上,懷疑發生意外,要求出警。
接警后,該所民警立即趕往現場,通過防盜門上的窗口向屋內觀察,發現一名老人躺在地下,向其喊話毫無反應,疑似死亡。處置民警立即將現場相關情況上報值班所領導,該所隨即啟動非正常死亡事件處置預案,保護現場、開展調查,并聯系刑偵大隊法醫進行現場勘查,最終認定金某基系長期酗酒致病死亡。民警隨后聯系金某培和房東前來處置后事。
金某培對金某基的死因無異議,但稱不處理后事,想將后事推給房東或公安機關。而死者在國內再無其他親人,房東為此與金某培產生爭執。經民警了解,金某培系因經濟拮據,不愿承擔喪葬費用。民警從法、理、情的角度,對其進行教育開導,金某基起初態度惡劣,經民警耐心說服,最終承認錯誤,積極與房東協商相關事宜。后事很快處理完畢。
細節決定成敗。雖然處置非正常死亡事件相對成熟,但是仍有一些需要完善的細節問題。有時就是因為一些小事不注意,讓對方挑了毛病、抓了把柄,增加了處置難度,影響了最終效果。所以,小節不可脫節,小事不可小視。
(一)要保護好現場。在接到報警或日常工作中,發現有人員死亡的情況后,在保護好現場的同時,聯系技術、法醫等專業民警前來勘查。不能因自信而自行勘查,不能因好奇而過多逗留,更不能擅自翻動現場物品,因為此時尚不能確定死亡原因,一些非專業的做法可能破壞現場。
(二)要開展好調查。要及時組織警力開展外圍走訪,掌握死者的身份、職業、家人、交際等情況,早動手、抓主動,為后續工作打下良好基礎。
(三)要維持好秩序。在現場勘查尚未完成時,死者家屬可能沖闖現場,這時要耐心做好隔離、勸導工作,并爭取頭腦冷靜的家屬支持,協助控制場面。好事群眾可能靠近圍觀,要在關鍵點位布置警力,拉起警戒帶,阻止無關人員進入現場。有一些現場還可能在公路附近,引起交通堵塞,這時要聯系交警趕到現場并協助其疏導圍觀群眾和車輛。在疏散圍觀者、勸阻不當行為(如拍照)時,要注意方式方法,讓圍觀群眾將心比心,體諒死者家屬的痛苦心情,配合民警的工作。
(四)要答復好結論。死因結論要由法醫或技術人員統一進行答復,其他人不得越權。對家屬的疑問,要耐心解釋,使其接受。原因不明前,任何人不要做猜測性、個人性答復,以免引起死者家屬異議、產生謠言等不良后果。
(五)要把握好分寸。對圍觀群眾的詢問打聽,可以“不清楚”為由不回答,或者置之不理。本著尊重死者的原則,對其個人隱私,如家庭內部矛盾、個人不良取向等,可以向少數至親說明,而不要向全體親友公布。在現場不要對案事件本身或處置進行討論分析。另外,在現場不要說笑,這既是道德層面的要求,也是防止家屬反感引發不必要麻煩的需要。
(六)要提供好服務。要從幫助家屬、有利處置的角度,提供必要的服務。去年12月底,威海市公安局環翠分局北溝街派出所接110指令:古陌路23號樓某室內有一女子喝農藥自殺身亡,要求處置。接到指令后,該所民警迅速趕到現場,發現死者家屬已在現場。民警即對現場進行封鎖保護,按照非正常死亡處置預案要求第一時間聯系刑偵大隊,并組織更多警力趕赴現場做好相關處置工作。為此,民警提供了以下幫助:1.自殺位置旁邊是一個玻璃天井頂,棱角尖銳,死者家屬前去哭拜時,無心顧及,很容易受傷,民警安排專人守在旁邊攔阻;2.死者親屬中有老人,看到其悲痛欲絕,為防止發生意外,聯系了120救護車到現場備用,后來一位老人心臟病發作,120立即實施搶救,避免了嚴重后果;3.在勘查結束、確認死者系自殺并經過家屬認可后,家屬說要從單位找一輛車將死者遺體拉走,后來民警得知,家屬是從郊區殯儀館找的車。當時正值傍晚下班高峰期,殯儀館的車至少要等兩個小時才能趕到,既不利于家屬,也不利于處置。為此,民警建議從市區的醫院聯系殯儀車。家屬采納,最后一家醫院的殯儀車十分鐘就趕到現場,將遺體拉走;4.死者家屬開來的車輛停放在現場附近,交警要開罰單。民警說明情況并幫忙把車開到適當位置,既沒有影響交通,又免開了罰單。另外,對家屬因悲傷引起的一些過激言行給予包容,做好引導,避免了不必要的沖突。事后,死者家屬對民警的妥善處置表示滿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