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迪
媽媽的保護傘 女兒的好榜樣
□高迪
十二師一○四團的李永萍15年如一日照顧生病的母親,她當起了媽媽的保護傘,也成為女兒的好榜樣。
15年前,李永萍的母親還不到60歲,就被查出患有直腸癌。面對病魔的突然襲來,全家人都亂了陣腳,李永萍覺得天要塌了,眼淚像下雨一樣嘩嘩流個不停,醫院的醫生看到她控制不住,就安慰她要堅強一點,不要讓她心里難過,感到有壓力,李永萍強忍著悲痛照顧媽媽。
媽媽剛做完手術的時候,李永萍半個月都在醫院,精神和身體都耗到了極限,然而,她知道自己不能倒下。手術之后又是化療和康復性訓練,當時母親整整兩個月不能下地走路。李永萍是家里的長女,家里還有一個智力二級殘疾的妹妹,生活本就不便,因此,照顧母親的重任,就落在了李永萍一個人的身上。每當看到母親受到病痛的折磨,李永萍的心里像針扎一樣。
母親腸子改道以后,經常腸痙攣肚子疼。在隨后的兩個月化療和康復性訓練期間,李永萍白天上班,晚上守在醫院,兩點一線,家里還要操心年僅四歲的女兒。
李永萍趴到床上,抱著、站著一遍遍給媽媽做康復,天天沖洗傷口 ,天天給她有營養的,變著樣子,燒各種各樣的湯、飯。李永萍仔細地記錄每一餐母親吃過的飯菜,飯后的反應,一個多月后,她就總結了一份詳細的術后飲食規律,嚴格按照規律來執行。每天堅持帶著母親反復鍛煉,終于有一天,他們看到了希望。
母親的病情越來越穩定,逐漸還能夠自理,李永萍的眉間也漸漸舒展。本想著最艱難的日子總算熬到了頭,然而,誰也沒有想到,2008年3月,病魔再一次向母親襲來,大面積腦梗致使母親癱在了病床上。
這一劫讓母親無法自理,需要人寸步不離地照料。李永萍再也沒有周末、假期。下班,就立刻趕回家里,假期,就成天和母親黏在一起。她無時無刻不把母親帶在身邊。有一次學校安排李永萍去石河子繼續教育半個月,她也把母親帶在身邊一起去石河子。
“李老師是很孝順的女兒,一般人誰能受得了啊,太辛苦,但她沒有煩過,一放學就買大包、小包吃的,給她媽媽,她媽媽就樂呵呵地笑。”鄰居胡輕蘭說。
盡管每天很累很苦,在母親面前,李永萍總是微笑著,說說外面的有趣事,聊一聊最近的變化,李永萍有時甚至說她是幸運的,母親腦梗癱在床上那幾年,女兒剛上初中,沒有精力照顧女兒的生活和學習,李永萍本來心里很愧疚,可是女兒不但沒有任何怨言,反而一有空就幫助媽媽照顧姥姥。
家里的特殊狀況,讓李永萍的女兒自小就學會了照顧自己,也會照顧身邊的人。功夫不負有心人,女兒最終以優異成績完成了自己的夢想考取了四川音樂學院。
當拿到四川音樂學院通知書時,李永萍和偏癱的母親本想給孩子準備件禮物,沒想到,女兒卻先給媽媽和姥姥準備了驚喜,姥姥不會說話,她看姥姥看電視的眼神知道姥姥喜歡,就給姥姥買了電視上同款的衣服,給媽媽買了一束鮮花。
“她說這么多年您太辛苦了 ,從小都是你領著我,無論周末還是寒來暑往什么時候都沒睡過懶覺直到高三,她摟著我的脖子說,媽媽謝謝你,她說真的你對我的所有的恩情,我一輩子都不會忘 。”
2014年冬天,家里再次發生變故。從小智力二級殘疾的妹妹和妹夫剛剛住進高層,妹夫因打工時一氧化碳中毒不幸去世,妹妹的生活無人照料,李永萍又將照顧妹妹的擔子挑在肩上。
為了更好照料母親和妹妹的生活,李永萍還自學了《護理學》和《基礎按摩》等醫學知識給她按摩。現在母親已經基本可以行走和表達。
“有一次下班一進門我媽指著鍋里飯說,快吃吧。我真的眼淚都下來了,我覺得我媽好起來了,還能照顧我了,只要回到家看到媽媽還在,就是我最大的幸福。”
李永萍在照顧母親的這些年里,其實自己也一身病痛,年輕時是籃球女將的她,因傷病和膝蓋的舊疾,以及體育教學工作一年四季在戶外帶學生大量的動作示范,讓她時常膝蓋疼痛。但她沒有為此降低工作要求。她擔任教研組長,幫帶年輕教師,帶田徑隊,女籃隊,組織學校運動會等,這些工作,她都要求自己做到最好。由于成績突出,多次考核被評為學校“優秀教師”和“三八紅旗手”。她對待母親的無微不至無論是鄰居還是同事,全都看在眼里。
“她也挺忙的,下了班以后,照顧她媽媽照顧特別好,所以我們老年人對她印象特別好。”鄰居寧艷敏說。
“她是我們學習的楷模,因為我們也是有父母的人,如果這個事情放到我身上,我未必有她做的這么優秀,所以一定向李老師學習。”鄰居姜榮說。
李永萍在這十五年如一日的時光里,作為教師,她沒因家事請一次假,工作認真,責任心強,工作成績突出。作為女兒,她把照料母親看成自己的責任,當作第二份事業去經營。作為母親,她覺得虧欠女兒的太多,但她對事認真,對人熱情,對老人孝敬,其實就是對女兒最好的言傳身教,女兒的成熟懂事和優異的成績是她最大的欣慰。現在,她是妹妹和母親唯一的依靠,她用自己最純樸的行為踐行著中華傳統美德,樹立著良好的家風家教。□
欄目責編:碧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