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西安 束秀紅
最美的社區 最美的人
□張西安 束秀紅
在兵團第七師一三七團金邊南路社區,有一支志愿者服務隊,他們熱心為社區服務,維穩巡邏、清理垃圾、扶貧濟困……處處都有他們的身影。多年來,這支200多人的志愿者服務隊伍,用他們實際行動感動著社區的居民,幾乎所有的居民都說:“他們是我們這個美麗社區里的最美的人……”
2016年7月19日,天氣炎熱。這天上午,家住一三七團金邊路小區的“鐵管家”王炎松與他的30多名志愿者巡邏隊的隊員戴著紅袖標,冒著高溫,在金邊南路社區的各個樓棟周圍進行義務巡邏。
金邊路小區11、12、13棟樓房毗鄰美美商業街,經常有逛街吃飯的人在居民樓跟前喝酒喧嘩,亂丟垃圾,隨地吐痰,寵物亂跑,使居民安全和環境衛生受到影響。為了杜絕這類事件的發生,77歲的王炎松找到了社區,經過協調,安裝了圍欄,強化了巡邏、監督和勸導。
經濟發展了,小區內各種非法小廣告、辦證號碼像牛皮癬一樣在居民樓漂亮的墻壁上,一塊一塊很是刺眼,很是惡心。沒辦法,王炎松老人帶著他的志愿者隊伍,輪流值班。再不然,這些非法分子前面貼,他們就后面撕。在墻上畫電話號碼的,王炎松就找到從事建筑工作的親戚,要來白灰、水泥,及時涂掉。這些亂貼亂畫的,看起不到什么作用,就越來越少了。
“我們做的看起來是小事,但如果我們不勸阻,小事就可能會變成大事?!蓖跹姿烧f:“在社區巡邏時,并不是人人都能理解支持,但只要我們堅持做,漸漸地得到了居民的支持?,F在,好些居民也加入了我們的隊伍?!?/p>
自從2012年金邊南路社區志愿者服務隊成立以來,志愿者隊伍的隊員都是轄區的居民,來自各行各業。在職的周末進行服務,離退休的常年服務、民營個體從業者定期服務,多年不變。
為了方便在團場社區居住的老人們活動,團里籌資50多萬元在社區文化廣場邊改建了200多平米的老年活動室,但誰有這么多時間,常年管理,如何管理?著實讓社區的干部傷透了腦筋。就在這時,志愿者服務隊隊員人稱“閑不住”的斯劍英,找到社區領導自告奮勇地說:“我來干?!?/p>
從此,不論春夏秋冬。79歲的斯劍英每天都第一個來到活動室,打掃完衛生,擺放好一天中老人們需要玩的棋牌,就在一旁等著大家來。夏天正常上班的時間是四點,但老人們中午十二點半就回家吃飯了,再加上休息一個小時,有很多老人兩點半就又等在活動室門口了。
斯劍英了解到這一情況后,中午開門的時間就改成了兩點半。下午6點,大家基本上都回家了,但只要還有一桌活動的人沒有走,他也不催,就在一邊等到7點甚至再晚一些,等別人都走完了他才不慌不忙地收拾好棋具回家。
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斯劍英除了每年春節休息五天,國慶節休息兩天以外。其它的358天,無論刮風下雨、天寒地凍,他每天早上都9點準時開門“上班”,下午6點才關門“下班”。按照斯劍英家人的說法,他比上班還忙、還負責、還認真。
在他的管理下,社區活動中心井井有條,老人們都非常滿意。當有人問起他說:“又沒有報酬,您這不是多管閑事嗎?”他卻說:“我就是閑不住,雖然是閑事,但也是為大家服務的好事,我很開心?!?/p>
金邊南路社區是居住1800多戶的開放式社區,由于物業公司人手不夠,時常有人亂丟垃圾。4年來每個月,志愿者服務隊就會進行一次環境清理。
提起社區志愿者服務隊,居住在金邊路小區12幢2單元的居民封傳惠非常感動。她說:“原先,我們樓下有個老鼠洞,樓道口經常有死老鼠,惡臭難聞,大家都不愿去清理。只要志愿者們來了,很快就會把這些全部清掃干凈。現在樓道間、地下室干干凈凈?!?/p>
春季單元門、樓道間牛皮癬定期清理,夏季綠地撿拾垃圾,秋季清掃落葉,冬季鏟除積雪。金邊南路社區的200多名志愿者隊員,人人都是“閑不住”,人人都是“活雷鋒”。
在社區只要一提起志愿者服務隊的“百靈鳥”魏惠蓮,居民們幾乎沒有不認識的。
特別是養老院居住的80歲的高老師,提起“百靈鳥”就激動:“我們養老院的好女兒,天天聽她唱歌,我們老人的精神愉快得很?!?/p>
居民魏惠蓮,已經有60歲了,因視力較差,照顧自身都困難,只好將父親送進了轄區養老院。她又難舍親情,每天到養老院看望老父親。到養老院后,發現生活在養老院的老人大多行動不便,娛樂活動較少。魏惠蓮就發揮自身擅長唱歌的條件,每天為養老院的老人唱歌,老人喜歡聽什么她就唱什么歌曲。為滿足老人的多樣需求,她還自學了豫劇、京劇。
在她的感召下,20多個和她一樣的“快樂老媽”經常出入養老院,傳統節日包餃子、粽子,在端午節、母親節、中秋節、九九重陽節、春節義務演出,打掃衛生。
住在金邊路小區的居民郭獻林,1981年在一三七團商貿公司理發店工作,至今已從事理發工作37年了。在工作中,郭師傅盡職盡責,生活中,積極樂觀。他純熟精湛的理發技術,得到了周圍群眾的一致認可。經過幾年的打拼,終于在2005年,郭師傅有了屬于自己的理發店。
自開了理發店以來,郭師傅都堅持為孤、寡、病、殘老人免費理發、洗面。2011年,郭師傅正式加入金邊南路社區小白鴿志愿者服務隊。在社區組織的送溫暖、送關懷系列活動中,他積極參加活動。
在志愿服務過程中,郭師傅發現社區很多老人和殘疾人理發不方便,他就主動提出上門為行動不便的老年人提供免費理發,并為社區工作人員做技術指導。
很多老人也和他結下了深厚的情誼,老人想理發,就直接給他打電話。除了社區組織的志愿活動外,每個月的20號郭師傅都堅持去養老院給老人免費理發,在不足20平米的老年活動室里,老人們一邊聊天一邊等著他理發,原本就是理發師的他干起活來得心應手,短短兩個小時,郭師傅就給20余位老人理了發。郭師傅說:“我被社區的志愿者那種助人為樂、無私奉獻的精神所感動。因此,我也想做一個和他們一樣的人。”
2016年,一三七團金邊南路社區被中央宣傳部、中央組織部、中央文明辦、民政部、環保部、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中國文聯、中國殘聯、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央電臺、中央電視臺等部門和單位,聯合推選評定為最美志愿服務社區。
“最美社區,最美的人,社會和諧家庭美……”今年,團場春晚文藝愛好者還把社區志愿服務隊的故事編成了情景劇,感動了在場的很多觀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