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剛
山東省濟南市泉城公證處,山東 濟南 250011
淺談繼子女與繼父母間的繼承權問題
周 剛
山東省濟南市泉城公證處,山東 濟南 250011
現今社會離婚率居高不下,離婚之后再婚的占絕大多數,當繼父母或繼子女一方去世,就產生了他們之間是否存在繼承權的法律關系問題。他們之間是否存在繼承權,主要是看繼父母子女之間是否形成了撫養關系。本文主要就如何界定繼父母子女間的扶養關系、繼父母子女之間權利義務關系的解除進行探討,不足之處請大家批評指正。
繼父母;繼子女;繼承權;撫養關系
現在社會生活的豐富及社會家庭觀念的變化,家庭離婚與重組數量不斷增加,家庭繼承糾紛也隨之增多,其中繼父母子女間的繼承糾紛最為典型,因此,繼子女與繼父母間的繼承權問題日益為人們所關注。在我們公證處平時的公證業務中,繼承權公證是最普遍、也是數量最多的一項公證業務。在繼承權公證中出現繼父母子女的情況也很普遍,針對繼父母子女間的繼承權問題,不同聲音也比較多,那么相關法律是如何規定的呢?
我國《繼承法》對繼子女與繼父母的繼承權問題作了相關規定?!独^承法》第十條規定:“遺產按照下列順序繼承: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本法所說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和有扶養關系的繼子女。本法所說的父母,包括生父母,養父母和有扶養關系的繼父母?!?/p>
從以上法律規定中可以看出,繼父母與繼子女是否具有法律上的權利和義務關系①,在于他們之間是否形成了扶養關系。如果繼父母子女間形成了扶養關系,他們之間就是一種法律上的擬制血親關系,視同自然血親的父母子女間的法律關系,也就是說他們之間相互為第一順序法定繼承人。而沒有形成扶養關系的繼父母子女之間就沒有相互繼承遺產的權利。②因此,是否形成扶養關系,是區分繼父母子女之間有無繼承權的關鍵。
我國相關法律并未對扶養關系及如何界定扶養關系作出明確的界定,但從繼承法的立法本意來看,扶養關系至少應當包括兩個方面的關系:一是撫養教育關系,二是贍養扶助關系。
首先來看一下如何界定繼父母子女之間的撫養教育關系。一是繼父母再婚時,繼子女是未成年人。繼子女是未成年人才能滿足需要繼父母撫養教育這一前提條件。當然,這里也應包括“不能獨立生活的成年子女”這一特殊情況,二種是繼父母與繼子女共同生活,形成了撫養教育關系,才具有法律上的擬制關系,產生父母子女間的權利義務關系。③如果生父母再婚后,繼子女由其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撫養教育成人,繼子女對繼父或繼母也未盡過贍養扶助義務的,④則不能視為他們之間形成了扶養關系。三是撫養事實持續足夠長時間。關于這個問題,法律并沒有明確的規定,到底多久才算“足夠長時間”呢?本人認為撫養事實持續時間至少應滿兩年,撫養時間不滿2年的,對繼父母子女之間是否形成撫養關系這一問題,一定要謹慎認定。因為一旦認定繼父母子女之間形成了撫養關系,相關當事人的權利義務、繼承權問題、贍養問題都會隨之認定。現實操作中,各方對此認識并沒有一致意見,因此,有待法律條文或司法解釋的出臺,對這一問題進行明確規定。
再來看一下繼父母子女之間的贍養扶助關系。就現實來看,若生父或生母再婚時,子女雖已成年,但繼父母仍對其具有生活教育或事業上的關照或資助,⑤這就是繼父母對成年繼子女的扶養。若生父或生母再婚時,子女已經成年,成年繼子女在事實上對繼父或繼母長期進行了贍養扶助,這就是成年繼子女對繼父母的扶養。本人認為,繼父母子女之間形成了贍養扶助義務的,可視為形成扶養關系。因為如果不視為形成扶養關系,將來繼父母死亡,成年繼子女對繼父母便沒有法定繼承權,即使成年繼子女可以作為繼承人以外對被繼承人扶養較多的人適當分得繼父母遺產,也會出現權利與義務上的不對等,容易引發糾紛。而明確了雙方之間的扶養關系,一方面對生活困難、無勞動能力而又對成年繼子女有所付出的繼父母等老年人的生活也有一定保障,另一方面成年繼子女在長期贍養扶助了繼父母后,得到相應的繼承權利,無論是在情感還是在權利義務上都能得到公平的對待,不易引發子女間的矛盾與糾紛。
以上論述了產生法律上權利義務關系的繼父母子女之間應形成扶養關系,否則只是單純的姻親關系,沒有法律上的權利與義務,相互之間也沒有繼承的權利。
生父與繼母或生母與繼父離婚后,或者因生父或生母死亡致使婚姻關系終止時,繼子女與繼父母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會發生什么變化呢,這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視不同情況而定,不能一概而論。什么情況下繼父母與繼子女關系會發生變化,發生什么樣的變化,會因繼父母與繼子女之間是否形成扶養關系而不同。
未形成扶養關系的繼父母子女,生父與繼母或生母與繼父離婚后,也就是單純的姻親關系的解除,生父或生母死亡的,他們之間的姻親關系不變。形成扶養關系的繼父母子女,當生父與繼母或生母與繼父離婚時,或者當生父或生母一方死亡時,是否會引起繼父母與繼子女關系的變化,又因繼子女是否成年而有所不同。
繼父母與繼子女已形成扶養關系,且繼子女已經成年的,不管是生父與繼母或生母與繼父離婚,還是生父或生母死亡,繼父母與繼子女關系均可以解除,但必須通過訟訴請求法院進行調解或判決。繼父母與繼子女已形成扶養關系,且繼子女未成年的,分為兩種情況:一是直接撫養子女的生父或生母死亡時,原則上不影響繼父母與繼子女的關系,繼父母有義務繼續撫養繼子女。但若其生父母一方健在并要求變更撫養關系的,在經過法定程序后,可以解除或視具體情況作出判決。若生父母均已死亡的,則已形成撫養關系的繼父母不得要求解除與未成年繼子女之間的關系,以確保未成年子女的正常生活、教育。⑥二是生父與繼母或生母與繼父離婚的情況下,未成年子女歸生父或生母直接撫養的,繼父母與繼子女間的關系自然消除。因為如果出現雙重或多重有撫養關系的繼父母子女關系,將來生父母、繼父母均需要贍養時,子女將不堪重負,而且明顯存在權利與義務上的不對等。所以,要避免出現雙重甚至是多重繼父母子女關系。如果生父與繼母或生母與繼父離婚且繼父母不再直接撫養未成年的繼子女的,或者是未成年的繼子女在生父母間經法定程序變更了撫養關系的,繼子女與已經形成撫養關系的繼父母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自行消除。
由此可見,繼父母、繼子女之間形成扶養關系的,繼父母或繼子女才有繼承權。《婚姻法》、《繼承法》及其司法解釋,對繼父母子女間扶養關系形成的認定上沒有明確的規定,導致各公證處在辦理涉及繼父母子女之間的繼承權問題時,掌握的判定標準不一,很容易出現問題,在公證缺乏自由裁量權的情況下,建議辦理此類公證時讓所有繼子女或繼父母都參加,在都沒有意見的情況下,尊重當事人的意思自治,在法律的規定下,參考當事人的意見處理案。另外增加了解繼父母子女情況的證人,或到當事人住處、村委、工作單位多了解一下情況,也是非常必要的。同時建議最高人民法律盡快出臺這方面的司法解釋,以便于我們做好此類公證。
[ 注 釋 ]
①汪金蘭.從比較法角度看繼父母子女關系[J].安徽警官職業學院學報,2002(8):30.
②童鈴.論繼父母子女關系[D].華東政法大學,2010.4.
③汪金蘭.從比較法角度看繼父母子女關系[J].安徽警官職業學院學報,2002(8):30.
④繼父母與繼子女撫養關系的確定[EB/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5a65a02c0101i0mo.html.
⑤熊明華,張社弟,吳美睛.陳某訴湘潭市岳塘區書院路街道辦事處計劃生育行政管理案[Z].湖南省湘潭市岳塘區人民法院,2010.9.
⑥王麗麗.關于原告李艷與被告許明離婚糾紛案的案例分析[J].商業文化,2011(4):25.
D
A
2095-4379-(2017)22-013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