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溫馨
中國政法大學民商法學院,北京 100088
網絡侵權法律問題初探
任溫馨
中國政法大學民商法學院,北京 100088
網絡現在已經成為人們生活和工作的重要部分,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大多都是由網絡完成的。網絡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但是網絡是把雙刃劍,有積極的作用,也有消極的作用,現在網絡技術越來越多的被不法分子利用,對人們的生活和工作等方面都造成了很多的傷害。本文就網絡侵權問題進行分析。
網絡侵權;法律問題;初探
現在的互聯網產業已經與我們的生活緊密的聯系在一起了。但是由于互聯網的特性,如,虛擬性、跨地域性等特點,使得不法分子對其的使用也更多了,現在的網路侵權于傳統的侵權方式不同,我們需要完善法律對網絡侵權行為的制約,促進我國網絡的健康發展。本文就網絡中存在的侵權行為進行分析,以立法的角度進行侵權問題的解決。
(一)網絡侵權行為的界定
一般侵權行為,在傳統意義上,是民事主體的過錯,導致的法律義務的違反,對他們的利益的侵犯造成的后果進行責任的承擔。網絡侵權行為與其有一定的區別,主要是侵害發生的地點的界定不同,其是指在網絡環境中,民事主體利用互聯網損害了其他民事主體的利益,需要承擔的責任。
(二)網絡侵權的特征
網絡侵權的主要特點就是其發生地點與利用的手段都與網絡有關。網絡侵權的特點有:一是虛擬化。這是網絡侵權最大的特點,也是網絡管理困難的主要方面,現在很多的網絡已經進行實名制登錄,但是虛假的賬號還是很容易得到,對網絡侵權行為的遏制作用并不強。二是跨國際化。現在的網絡已經可以實現全世界的溝通聯系,網絡上的人不僅有國內的網友,還有國外的網友,網絡交流并不限制國籍。三是損害行為的限制性。網絡侵害行為對人的侵害,只是名譽、肖像等方面的侵害,并不能對人的身體健康和人身自由進行限制。四是行為人的身份難以確定。由于網絡上很多信息都是虛假的,人們在網上留下的信息也都是虛假的,所以想要查找行為人并不是容易的事[1]。
(三)網絡侵權產生的原因
網絡侵權產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一是網絡信息的傳播快,實現很容易,方面我們生活工作的同時也方便了犯罪。二是網絡傳播途徑的廣泛,消息的傳播可以通過網絡的多種工具實現。三是網絡犯罪的歸責難。由于網絡的虛擬性很多的侵權行為產生或并不能找到責任人。四是網絡侵權立法缺失[2]。
(一)立法問題
1.立法效力
現在我國的網絡侵權事件的判定和懲處一般都是在政府或地方政府的一些行政規章和地方性的規章中,并沒有明確的法律,而且這些規章的法律效率低,沒有完善的網絡基本法,這也是由于近些年網絡的發展中,國家對網絡侵權并沒有足夠的重視,現在出現問題了,就無法有效的解決,而且現在我國的網絡侵權還沒有明確立法,現在在全國內可以適用的法律幾乎沒有,所以現在我國面對網絡侵權事件,并沒有明確的懲處,網絡侵權事件也頻頻發生。
2.立法內容
立法缺位是現在我國網絡侵權中比較難解決的問題,我國的互聯網發展的時間并不長,網絡普及的時間也比較短,國家現在對網絡侵權的重視程度不夠,而網絡技術的應用越來越廣泛,網絡中有關侵權行為,如,網絡詐騙、知識產權、隱私權等立法內容落后。現在很多的網絡侵權行為的研究還只是在學校中,面對已經或即將發生的網絡侵權行為,并不能有效的預防和解決。而且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應用,現在的網絡侵權事件越來越多,現在我國應建立預防和解決網絡侵權事件的基本法完善現在我國的立法內容。
(二)侵權行為的判定
1.侵權主體
傳統的法律只能管理有具體的侵權人的法律事件,對待網絡侵權這一特殊的行為,有時并不能確定侵權的主體。網絡的虛擬性使得對侵權的行為人并不能確定,對其身份、國籍等都無法確定。
2.侵權地點
當侵權行為發生時,需要被侵權的人向當地的法院進行申訴,侵權事件由侵權行為的產生地點或被告的住所地的法院進行受理,但是網絡的虛擬性使得侵權行為的發生地點無法確定,而且有時候,可能是不同地域或不同國籍的人員,所以傳統的法律并不能有效的進行法律侵權行為的管理。這是互聯網時代產生的不良產物,我們必須要制定新的法律進行管理,現有的法律無法進行約束[3]。
我國的互聯網是在近些年發展起來的,跟發達國家的網絡發展不是一個階段,其立法也比較完善,但是我國的網絡中還存在很多的不規范的行為,還需要從以下進行改善:
(一)建立關于互聯網的基本法
互聯網的誕生,是網絡侵權行為發生的根本。從1994年開始我國就制定了相關的法律,如,《維護互聯網安全的決定》等,但是當時的立法并不完善,立法的層次比較低,但是其不是基本法,只是職能法。所以現在還需要立法。
(二)網絡侵權體系的建立
現在的網絡侵權管理體系并不完善,現在的立法,有很多的矛盾、沖突和重復的地方,所以想要建立完善的網絡侵權體系還需將現有的法律進行整合,避免資源的浪費。每個部門執行的法律需要保持一致,通過的部門和法律之間也要有一定的銜接,是法律體系更加的完善。
(三)增加有關網絡侵權法律的宣傳,提高人們的網絡道德
網絡侵權案件中有很多的有關隱私、著作、和名譽的侵犯,所以要通過網絡技術的利用,宣傳教育,讓人們了解到法律對違法行為的嚴重的懲處制度,較少網絡侵權行為的發生。對網絡侵權法律的宣傳可以使用以下方法:一是法律標語的宣傳。通過對網絡侵權標語的張貼和法律制度的宣傳。二是網絡侵權案件的講述。通過具體事例的講解使法律的意義和懲罰的程度更能深刻、清晰的表達。
(四)網絡監管的加強
網絡侵權事件的發生是由于網絡上并沒有監管人員,沒有一個良好的網絡環境,所以人們沒有意識到在網上的行為的不正確,若是有人在網上進行管理,網絡上并沒有不良行為,那么網絡侵權行為發生的幾率也能減少。網絡的虛擬和廣泛,使得網絡環境難以管理,人們對自身的行為也更加的不負責任。網絡監管工作雖然開展上有些困難,但是其對網絡侵權行為的影響還是比較大的,所以一定要直面困難,將其解決,營造良好的網絡環境,預防網絡侵權事件的發生[4]。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知道現在我國網絡侵權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是立法的不健全和侵權行為的判定,這也是由于我國的網絡立法沒有跟上網絡的發展,對于這些問題我們可以首先建立關于互聯網的基本法,明確和預防網絡侵權行為;其次,網絡侵權體系的建立,對網絡侵權行為進行懲處;然后,增加有關網絡侵權法律的宣傳,提高人們的網絡道德,讓人們了解網絡中可以實施的行為和不可以實施的行為;最后,網絡監管的加強,人們的自我控制的能力并不都是那么強,所以就要由相關人員進行監督和管理。
[1]王曉慶.網絡侵權法律問題探析[J].法制博覽,2016,10(05):273.
[2]程樂勇.網絡鏈接侵權相關法律問題研究[J].商丘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05(01):20-21+33.
[3]程菲菲.探析新時代中網絡侵權的法律問題[J].企業導報,2012,02(22):140-141.
[4]馬洪波,何翔.網絡侵權行為及其相關的法律問題[J].紅河學院學報,2011,07(01):87-91.
D923;F
A
2095-4379-(2017)22-0163-02
任溫馨(1982-),女,漢族,河北盧龍人,中國政法大學民商法學院,在職研究生,副研究員,研究方向:民商法、知識產權法、物理電子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