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 思
寶雞文理學院,陜西 寶雞 721013
民事主體制度的演變和發展
白 思
寶雞文理學院,陜西 寶雞 721013
民事主體制度的構建與演變是民法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必要對其形成與發展進行一個歷史的、體系的回顧與思辨。
民事主體;權利能力;部分權利能力
(一)羅馬法時期的人格制度
按照古羅馬法的解釋和規定,人和人格是相互獨立、相互分離的兩個概念,人可以具備完全人格,也可以具備不完全人格,還可以不具備人格。按照羅馬法的規定,關于人有三種身份——或者說有三種概念:homo,單純指的是生物學的人,沒有任何權利與義務;persona,是對人的身份的一種宣示;caput,真正意義上的具有權利與義務關系的人,具有法律上得到認可的人格的人。①羅馬法構造的民事主體制度是以這種“身份人格”為基礎。
(二)自然法時期的民事主體制度
隨著17、18世紀歐洲啟蒙運動與羅馬法的復興,古典自然法學說和理性主義思潮在法學領域影響甚深。法國大革命時期的《人權宣言》宣稱“人生而平等”,這一思想在《法國民法典》的制定過程中發揮了決定性的作用。法國民法典是在自然法思想的影響下使人格趨向于形式平等。
《法國民法典》在羅馬法律人格制度上抽象出“形式平等”這一觀念,但是確切地說,并未明確“能力”這一概念,但同時我們發現《法國民法典》中的某些規定,已經顯現出行為能力制度的某些方面和要求。例如《法國民法典》第488條就有這樣的規定:21歲為成年人的起始年齡,公民一旦達到21歲,除了婚姻方面的規定外,有責任也有能力為自己的一切民事行為負責。以年齡作為評判個體行為能力的標準,可以看作是現代民事主體制度的雛形。但受到當時的思想認識和文明發展程度的影響,《法國民法典》并沒有對民事行為能力制度作出更加具體的、全面的、充分的概括和規定,因為法典對人的全面解放的認識尚不足,對人的交往制度和家庭制度方面的研究不夠深入,造成對人的整體性和一致性判斷不準確。
(一)權利能力制度的產生
19世紀,受到歷史法學派和學說匯編學派的影響,使“權利能力”這一概念步入歷史舞臺。查士丁尼學說匯編學派的代表(薩維尼的學生),其沿襲了歷史法學派的研究方法,但其并不反對法典化并以“潘德可頓體系”使民法體系達到頂峰,此體系把薩維尼所強調的民族精神引入羅馬法的抵制,在這種思想的影響和指導下,《德國民法典》應運而生,自然法對法律形式上的決定性作用逐漸減弱,實然法因其本身的邏輯自足性逐漸走上歷史舞臺,并不斷被重視和運用,其在民事主體制度上的表現則為“權利能力”概念的引入。
(二)“權利能力”制度的發展與局限
權利能力是對于從具體社會關系中形成的主體能力的一般化和抽象化,是對法律主體的法律地位進行的抽象概括,在德國法上被認為是一般權利能力。權利能力必然是非全面的,存在特殊性,在涉及個別權利的享有和獲得方面存在欠缺,說得簡單一點,就是應該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因而具體權利能力制度應運而生。例如在婚姻關系中,對社會倫理和道德的要求較為明確和具體,婚姻雙方必須對基于這種婚姻關系所產生的義務和責任具有明確的認識,并具備實現的能力。因此在各國的婚姻法中,對于婚姻雙方主體的能力要求都有明確的規定,如對年齡的要求,對認知和認識能力的要求。由此可見,具體權利能力的內容和范圍必須結合某種法律關系的法律原理與規則,以及特定人的理性、尊嚴和年齡等因素的發展狀況。
匯編法學派和歷史法學派以康德為精神導師,其哲學框架和理論基礎建立在康德的理性哲學和法權理論之上。②《德國民法典》的偉大不僅在于其抽象出了“權利能力”,還在于其構造出了“行為能力”。《德國民法典》總則第三章對于“法律行為”的規定,包括行為能力、契約、條件、代理、同意等內容。現行的民法主體能力是建立在哲學上自我負責的理性行為并尊重他人的人格理念之上,并對其進行了法律技術性的處理和發展,形成法律主體的兩種具體制度,即權利能力制度和行為能力制度。只截取人的被動承受他人尊重的能力作為權利能力制度的要素,具有人格尊嚴者就有權利能力,具備享有權利的可能性;將主動對待他人的能力構建為行為能力制度,人通過這種能力能夠理性地處理與他人的關系,獲得和行使權利。在以往的哲學和自然法的基礎上形成的主體能力,在現代法律關系中,被分解為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突破了哲學上的限制,適應了現代社會的發展和現代法律關系的認定,為人格尊嚴和理性意志在法律關系中的分離奠定了基礎,提供了必要和充分的條件,從而為理性能力不完滿或者完全不具有理性的人擁有一定的權利能力提供了可能。這樣就使部分權利能力獲得了存在的可能。
民事主體制度是一個開放的體系,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有較多值得我們研究與挖掘的內容,從而使其不斷發展變化,呈現出不同的層面。民事主體制度經歷了由羅馬法上得人格制度演變到我國現今的權利能力制度、行為能力制度,以及目前正在討論研習的部分權利能力制度。
[ 注 釋 ]
①周枏.羅馬法原論[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4:97.
②[德]卡爾·拉倫茨.德國民法通論上冊[M].王曉曄等譯.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46.
D
A
2095-4379-(2017)22-0191-01
白思(1986-),女,陜西寶雞人,民商法學碩士,寶雞文理學院,講師,研究方向:民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