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宇穎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北京 100029
論政府對校園貸款議題的法律治理與監管內容的完善趨勢
任宇穎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北京 100029
校園貸款亂象叢生,歸結點在于大學生資金需求得不到滿足,市場主體自發依托互聯網金融渠道進行活動。解決問題的關鍵在于準確定位校園貸款法律地位,通過互聯網金融法律治理的進一步完善而確定校園貸款業務的規制和走向。在考察《關于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以及《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的主要內容后,進一步發展應當符合市場規律:一是借鑒《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相關內容劃定市場準入條件;二是在校園貸款平臺無明顯違法違規行為時,將行業內部自救作為市場退出機制的先行條件;三是行業自律業務監管的細化;四是風險控制指數化、體系化。
校園貸款;互聯網金融;市場準入;退出監管;業務監管;風險監管
傳統的借貸業務中,貸款人角色一般由商業銀行承擔。然而,在校學生普遍欠缺償還能力,商業銀行為控制風險,往往選擇“惜貸”。在供給出現缺口的情況下,市場主體會自發地形成主流金融體制之外的資金獲取路徑,比如校園貸款網絡平臺,亦為此類金融創新,其產生具有合理性和客觀必然性。將這種具有合理性的行為納入法制化軌道,為校園貸款創造更好的發展環境應作為當務之急解決。
從立法現狀來看,一是我國采用嚴格的金融特許經營,《中國人民銀行法》、《銀行業監督管理法》、《商業銀行法》等均不涉及民間金融相關法律地位確認內容。造成法律法規中合法地位確認的缺失。二是我國對于民間借貸糾紛的處理主要通過民事法律和部門規章進行規范。如《合同法》第196條、第210條和第211條。①三是刑事法律和行政法規成為對非法集資具體行為的處理依據。②四是政策規定成為我國民間金融發展的重要指示依據,比如《指導意見》體現出當局對內生性市場需求的重視,這是值得肯定的。但同時我們也應注意到,政策發布距今已經一年有余,叢生亂象仍未得到解決。
這樣的立法現狀恰恰反映出當局對民間金融主體的法律權利考慮欠佳;民間金融活動承擔責任過重;不同位階的法律之間協調性差;民間金融相關監管內容缺失的困境。特別是監管方面的缺失,既不利于民間金融市場的可持續發展,也不利于保證金融秩序的建立和維護。
(一)法律框架的認識與分析
目前已有兩部文件適時注意到市場發展趨勢,在鼓勵互聯網金融創新發展的同時,合理界定各業態的業務邊界及準入條件,細化業務管理和風險控制,強化信息披露和市場自律作用。分別是:《指導意見》以及《辦法》。
法規以負面清單形式劃定網絡借貸業務邊界;明確銀監會及其派出機構負責對網貸業務活動實施行為監管,制定網貸業務活動監管制度;引入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從事網絡借貸行業自律管理等內容對于規范校園貸款現象尤有重要意義。一則校園貸款平臺可以明晰自己的行為規范;二則作為相對方的學生亦產生不可過度借貸的預期;三則“雙負責”的監管模式使監管主體不易推卸責任,使秩序維護的層次更加清晰,四則行業自律可以減少信息不對稱現象,節約監管成本,也可以制定出符合其行業發展規律的遵守規范。這種趨勢值得繼續推進。
但是,同時也應注意到,執法落實時間未免過長。并且,考察相關規定,可以發現,比起《商業銀行法》等規范金融活動的法律法規,《辦法》呈現出技術性不強的特點。
(二)微觀操作的建議與措施
筆者認為還可以細化和引進以下措施:
一是對于市場準入條件的規定可以借鑒《公司法》相關內容。管見以為,校園貸款平臺宜采取公司形式,減少人合性和隱蔽性帶來的風險。因校園貸款業務涉及到公眾利益,宜由各地互聯網金融自律行業協會,甚至是校園貸款自律行業協會規定最低的注冊資本門檻,必要的組織機構。同時可以根據《商業銀行法》相關規定對于校園貸款利率進行一定的上限限定。
二是在市場退出方面可以先采取行業內部自救的方式,但在校園貸款平臺出現明顯違法違規行為時則應勒令其退出。
三是行業自律業務監管的細化。具體包括細化互聯網金融自律行業協會權責范圍。必要時,可設立校園貸款自律行業協會。
四是風險控制指數化、體系化。細化銀監會對校園信貸規模、資產負債比例的執行情況等合規性內容審查規則,建立一套合理的技術評價標準和指數以及指數未符合標準時的責任機制。二是落實《指導意見》第20條規定,加快建立和完善互聯網金融數據統計監測體系,實現統計數據和信息共享。
[ 注 釋 ]
①所列民事法律和部門規章沒有限定借款人和貸款人的范圍。且只要作為平等民事主體的當事人之間的借貸合同法律關系符合<合同法>的規定特點,并借貸利率不超過銀行同期的4倍規定,就受到保護.
②在<刑法>中并沒有直接規定“非法集資罪”的直接罪名,而是涉及與非法集資活動有關的罪名,即套取金融機構信貸資金高利轉貸罪、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罪、集資詐騙罪、擅自發股票、公司企業債券罪.
[1]汪瑩.大學生的消費特點及對策建議[J].商場現代化,2015(09).
[2]吳朝輝.消費文化背景下的大學生德育工作探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5(18).
[3]程誠.大學生消費的同群效應[J].青年研究,2015(02).
F
A
2095-4379-(2017)22-0231-01
任宇穎(1997-),女,漢族,山東夏津人,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