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 俊 中共西疇縣委書記
中共云南省委黨校第39期中青班學員
切實加強基層干部隊伍建設
蔣 俊 中共西疇縣委書記
中共云南省委黨校第39期中青班學員
“郡縣治,天下安。”我們黨歷來重視基層干部隊伍建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基層干部是加強基層基礎工作的關鍵。”在縣級層面,黨的方針政策需要基層干部去宣傳貫徹,復雜的矛盾糾紛需要基層干部去調解,各類突發事件要基層干部去處理,完成脫貧任務需要基層干部去落實。因此,基層干部隊伍的整體素質、工作能力和思想作風,直接關系到一個地方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和百姓福祉。
一是整體總量不足,后備干部資源匱乏。受編制條件限制,新招錄人數逐年遞減,基層干部總數偏少,年輕后備干部力量“補給”不足、“供不應求”。二是隊伍結構失衡,“青黃不接”現象突出。年齡梯次差距大,隊伍斷層缺活力。鄉鎮“兩頭大中間小”“黃金年齡”階段干部較少,女干部數量逐年增多,大多數人員學歷偏低,少數民族干部數量偏少。三是人才流失嚴重,“留人難”問題依然嚴峻。大多數人對教育、醫療等條件追求更高,總是想方設法通過公開選調、遴選等方式選擇調離,靠增加的幾百元補貼很難留人。四是基層人少事多,事權任務匹配不均。基層任務繁雜,還經常面臨被上級機關“抽血”,陷入“雪上加霜”的困境。同時,懶人和閑人不同程度存在,任務集中壓在少數人肩上,容易產生疲倦和厭干情緒。五是“天花板”現象明顯,干事激情缺失。大多數人職務晉升到正科級就“到頂”了,只能靠晉升職級,而職級晉升必須達到規定的條件,短期內難晉升,許多干部到一定年齡,就開始“熬年頭、混職級、混待遇”。六是能力素質參差不齊,不適應工作需求。大多數新錄用人員很難在短期內承擔主體業務,基層干部普遍出現“本領恐慌”“傳幫帶”不到位,老同志不想干、不愿干,年輕人不會干、干不了等現象突出。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長期以來,中央、省、州始終高度重視基層干部隊伍建設,取得顯著成效。西疇縣將弘揚“等不是辦法,干才有希望”的西疇精神納入干部隊伍的核心價值理念,以“8+ⅹ”模式規范機關建設為核心,推行激情工作法,提振工作激情;以出臺“容錯糾錯”機制為保障,鼓勵大膽干事創業,激發創新活力;以“干部召回管理”為舉措,強化日常監管,突出作用發揮;以“十有十能”規范化建設為抓手,改善硬件環境,創造“留人”條件;以強素質增本領為關鍵,加大外出培訓力度,提高履職能力。通過實踐,逐步解決基層干部存在的一些突出問題,對穩定基層干部隊伍、營造激情干事氛圍起到了積極作用。
1.拓寬來源渠道,充實后備力量。加大招錄力度,擴大招錄渠道和范圍,從源頭上“補足來源”;科學設崗,確保招錄到最需要的人員,緩解基層“用人荒”;實施“接班人工程”,培養骨干力量,確保“后繼有人”。
2.抓住關鍵問題,優化隊伍結構。制定基層優先的干部選拔任用政策,大力選拔重用基層干部,吸引優秀人才主動向基層流動;從省州層面建立完善干部交流機制,加大交流力度,鼓勵省、州年輕干部到基層工作。
3.加強基礎保障,創造條件留人。從省級層面建立基層干部補貼合理遞增長效機制,逐年增加補貼金額和工資福利待遇;提高政治待遇,加大對優秀基層干部的表彰和激勵,形成尊重基層干部的正向激勵機制;加大基礎保障投入,繼續改善基層硬件設施和生活環境,提高醫療教育水平。
4.合理分配力量,實現責權一致。結合“放管服”后,各類審批權限下沉,基層人手嚴重不足的實際,在下劃審批任務的同時,適當調整下劃編制;優化工作環境,科學設崗定責,合理分配任務;要為穩定基層干部隊伍立規矩,杜絕向基層“抽血”。
5.加大政策傾斜,提振干事激情。要在職級晉升政策設計方面給予松綁,不簡單以任職年限為標準;要分類制定考核獎懲制度,堅持正向激勵與反向鞭策并重,讓干得好的有盼頭、有獎勵,干不好的有顧慮、有懲罰,不想干的“挨板子”“騰位置”。要完善關愛機制,讓基層干部享受更多帶薪休假、體檢等待遇。
6.強化學習教育,提升綜合素質。要抓牢理想信念教育,增強干部主動扎根基層、服務基層的意識;要統籌整合各級培訓資源,每年對基層骨干力量進行輪訓;制定干部“傳幫帶”管理辦法,推行干部互補、互幫式教育,提高業務技能;建立淘汰機制,由相關部門定期組織開展“基礎能力”測試,對測試不合格、不勝任工作人員進行召回,培訓后仍不能勝任的按照規定辭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