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宇 騰沖市人民政府市長
著力打造“世界知名、國內一流的康體養生休閑度假目的地”
莊宇 騰沖市人民政府市長
騰沖市位于云南省西南部,距昆明600公里,距緬甸密支那200公里,距印度雷多600公里,國境線長148.075公里,國土面積5845平方公里,是中國通向南亞、東南亞的重要門戶和節點。
騰沖風景區總面積1000平方公里,主要旅游點349處,囊括了《旅游資源分類、調查與評價》中的8大主類和26個亞類的資源類型,現有A級景區5個,其中5A級1個、4A級1個、2A級3個。在騰沖有世界罕見的火山地熱景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火山奇觀——神柱谷,火山堰塞湖濕地——北海濕地,全國唯一的城市瀑布——疊水河瀑布,以及壩派巨泉和黑魚河等地質奇觀,也孕育了最優質的榮獲首屆中國溫泉金湯獎的火山熱海旅游區和悅椿溫泉村。
在這里,可以品味原生態的自然風光:世界物種基因庫——高黎貢山,滇西道教名山——云峰山,中國面積最大的古銀杏村落——江東古銀杏村,中國紅花油茶第一村——馬站和睦村,世界面積最大的人工禿杉林——天臺山禿杉林,世界大樹杜鵑王——界頭大樹杜鵑,是名副其實的旅游資源大市。在這里,可以體驗中國第一魅力名鎮——和順古鎮的魅力,重溫滇西抗戰的血色記憶,探究騰沖600年的翡翠加工貿易史。可以沿著馬幫的足跡,追尋南方絲綢古道文化,深入體驗滇西怒江、保山、德宏旅游環線的神奇魅力,或是前往緬甸密支那領略獨特的異域風情。富集的旅游資源、獨特悠久的歷史文化與四季不落幕的自然風光完美契合,使騰沖成為一個四季花園、全域景區,一年365天都適合養生度假的天堂。
騰沖獨具魅力的旅游優勢不斷受到外界青睞,旅游品牌影響力逐步擴大,已成為云南旅游的靚麗名片。近年來,騰沖市委、市政府圍繞建成“區域性國際化旅游城市”的目標定位,立足生態、氣候、資源、區位優勢,將旅游產業作為帶動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抓手,加快全域旅游示范區建設,全面構建食、住、行、游、購、娛六要素齊全的旅游產業體系。先后獲得“中國翡翠第一城”“中國第一魅力名鎮——和順”“中國優秀旅游名縣”等榮譽,并入選胡潤榜2014全球優選生態旅游目的地,成為云南繼版納、大理、麗江之后的新興旅游目的地。
2016年2月,騰沖市被確定為全國首批262個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單位之一。騰沖牢牢把握機遇,緊緊圍繞“旅游興市”戰略和“世界知名、國內一流的康體養生休閑度假目的地”的目標定位,堅持以全域旅游理念推動旅游轉型跨越發展,促進騰沖旅游由觀光消費型向休閑度假、運動康體、養生養老等復合消費型轉變,全力推進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工作。
(一)把全域旅游這條主線貫穿于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
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云南時指出:“云南旅游資源豐富,要大力發揮比較優勢,大力發展旅游業。”為貫徹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圍繞省委省政府旅游強省的戰略部署,騰沖立足自身特點,用全域旅游理念統領產業發展、城鄉建設、民生改善、生態保護、人居環境提升等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及時成立了強有力的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工作組織領導機構,制定《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工作方案》,形成了全社會共同參與、共同推進示范區創建工作的強大合力。通過抓牢全域旅游這條主線,切實加快旅游產業轉型升級步伐,全力助推縣域經濟轉型跨越發展。
(二)抓實七項重點工作
1.抓實總體規劃這個基礎。堅持“全域與特色、區域與精品、休閑與度假、快進與慢游相結合”,以景區理念規劃整個騰沖,以景點要求建設每個村莊,高標準編制各類規劃,形成以總體規劃為龍頭,單項規劃、詳細規劃、景點控制規劃為一體的規劃體系。
2.抓實產業融合這個核心。充分發揮“旅游+”作用,努力實現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依托界頭15萬畝油菜花海,成功舉辦騰沖第四屆花海節,吸引游客50多萬人次,帶動當地群眾增收8000余萬元。打造高黎貢山生態茶園基地、銀杏現代生態循環農業園兩個萬畝規模農業產業示范區;按照3A級景區標準建設極邊高山烏龍茶莊園,通過與旅游業融合發展,延長產業鏈條,提高產品附加值,提升企業效益。加快發展中醫健康旅游產業,建設集中藥材試驗示范、技術培訓、休閑觀光旅游為一體的中藥材示范園區。
3.抓實項目建設這個關鍵。謀劃全域旅游、新型城鎮化、交通基礎設施等“3個千億元”項目共354項,總投資達3323.7億元。2016年,全市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67.6億元,其中旅游類投資42.2億元。
4.抓實品牌打造這個載體。制定《騰沖市旅游品牌化發展實施意見》,市級財政每年安排專項經費1000萬元,全力建設“世界溫泉朝圣地、戶外運動大本營、休閑度假目的地”三個旅游品牌。加快熱海、和順柏聯SPA、瑪御谷、云峰山石頭紀等溫泉龍頭景區建設,加強溫泉養生理療產品研發。以騰沖馬拉松、高黎貢山超級越野賽等賽事為重點,大力發展登山、徒步、馬拉松、自行車等戶外運動項目。2016年,成功舉辦了云南·騰沖中國汽車場地越野錦標賽、騰沖國際半程馬拉松賽、高黎貢山100英里國際越野挑戰賽等賽事。
5.抓實產品開發這個重點。按照A級景區標準,加快建設啟迪冰雪文創度假、瑪御谷溫泉、高黎貢山民宿、東山中醫藥健康旅居、珠寶小鎮等一批以文化、科技、健康為主題的特色小鎮。以中心村、傳統村落為重點,加強鄉村特色資源和文化遺存保護,重點打造銀杏村、和睦村等一批鄉村旅游景區。全面提升具有核心競爭力的老景區景點,盤活存量,提質增效。加快推進和順創5A、云峰山和北海濕地創4A工作,實施火山景區品質提升工程。
6.抓實環境整治這個保障。立足軟硬件兩個方面,著力打造放心、舒心的旅游環境。積極創建國家衛生城市、文明城市、園林城市、生態城市、森林城市,全面實施城鄉“四治三改一拆一增”和村莊“七改三清”行動,大力提升人居環境。加強旅游市場環境整治,進一步提升旅游服務能力。
7.抓實機制創新這個動力。制定出臺了《創新投融資機制實施意見》《農業規模化發展實施意見》《城市生態化發展實施意見》等多個配套文件,強化全域旅游制度保障。成立城投、水投、旅投等國有投資公司,與東方園林、清華啟迪、中和集團、北京行知探索等企業加強合作共建,吸納社會資金參與旅游產業發展。組建旅游警察大隊,設立旅游巡回法庭,開通投訴舉報專線,成立旅游行業協會、翡翠協會、琥珀協會、和順民宿協會,進一步完善“1+3”綜合管理模式。加強全域旅游創建工作督查,加大問責力度,確保工作落實。
(三)取得四個方面的初步成效
1.全域環境更加優化,群眾滿意度進一步提高。截至目前,拆除違法違規建筑24.42萬平方米;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97.4%,污水處理率達86.5%;建制村垃圾有效治理覆蓋率93.87%,被列為全國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示范縣。
2.認識進一步統一,營造了良好的創建氛圍。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工作深入人心,全民興旅氛圍逐步形成。涉旅企業依法誠信經營,自覺維護騰沖品牌形象。群眾不斷提升自身素質,共同創建全國文明城市。
3.騰沖知名度進一步提高,對外招商更具吸引力。隨著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工作的深入推進,騰沖知名度進一步提高,游客持續增加,2016年接待游客1063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100.18億元,同比分別增長41.7%和51.8%。同時,對外吸引力逐步增強,安縵、康美藥業、華僑城等一批知名品牌和企業紛紛落戶騰沖,2016年,全市完成旅游類投資42.2億元。
4.旅游產業拉動作用持續增強,縣域綜合實力穩步提升。充分發揮“旅游+”作用,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快,旅游對經濟拉動作用進一步增強。2016年,全市實現生產總值160.1億元,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21:35.8:43.2,旅游業增加值占GDP比重15.6%,拉動經濟增長1.2個百分點。旅游帶動就業創業作用明顯,全市旅游直接從業人員5萬余人,間接從業人員15萬多人。
1.加快規劃編制工作。爭取近期完成《騰沖市全域旅游總體規劃》評審。在《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工作導則》和《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認定標準》出臺后,以問題為導向,及時修改完善創建工作方案。
2.豐富旅游產品。加快推進全域旅游重點項目建設,積極開發體驗式、參與式旅游項目,啟動建設一批自駕游、自行車、馬拉松、房車營地、登山探秘等旅游項目。積極推進跨境旅游,啟動騰沖邊境旅游實驗區建設。
3.加大品牌打造和宣傳營銷力度。
持續深化“世界溫泉朝圣地、戶外運動大本營、休閑度假目的地”三個旅游品牌建設。加強航空市場及航線培育力度,爭取開通直飛珠海、沈陽航線,努力開拓國際航線,力爭2017年騰沖機場旅客吞吐量突破100萬人次。
4.整治旅游市場,促進旅游產業轉型升級。嚴格按照《云南省旅游市場秩序整治工作措施》的要求,堅決取消旅游定點購物、堅決禁止“不合理低價游”,持續改善旅游市場環境。通過積極探索成立騰沖市旅游發展委員會,成立旅游工商分局,建立旅游監管履職監察機制,實現“1+3+N+1”旅游市場綜合監管模式。
5.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積極引入國內外優質旅游資源,培育旅游新業態。推進全域旅游產業發展基金發行工作,積極探索旅游發展投融資機制,支持重點旅游企業通過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投資、建設、營運旅游項目,補齊騰沖旅游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