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
愚公移山值得學習嗎
李俊
愚公家的門口有兩座大山,一座太行山,一座叫王屋山,人們進進出出非常不方便。于是,愚公召集全家人說:“這兩座大山擋在家門口,咱們出門要走許多冤枉路。不如全家出力,移走它們?!眱勺笊酱_實讓愚公全家人走了許多冤枉路,但是移走它們的代價更大,完全是得不償失。
盡管通向彼岸的道路有很多條,但是明智的做法是選擇代價最低的道路。如果搬家也可以解決問題,為何要執著移山?很多時候,我們只是追求堅持不懈的精神,卻沒有考慮到凡事都有代價。移走這兩座大山的代價是什么?收益又是什么?移山的成本是否高于預期的收益,這是值得思考的問題。當別人都忙于生產的時候,愚公的子子孫孫都在忙于移山,結果耽誤了生產,從而使子子孫孫貧窮下去。
為什么中國人勤勞而不富有?這是因為很多人走了愚公移山的道路,“勤勞”對沖“制度成本”。如果選擇“遠走他鄉”,那么就可以避免在移山方面的資源浪費。有些經濟落后的山區,村莊里就幾個人,政府還為此投入巨資修公路,甚至高速公路,這是資源的一種嚴重浪費。對于這個問題,著名經濟學家樊剛曾經指出:“改變惡劣貧瘠的自然環境的成本是高昂的,相比之下,人們走出山區的代價是合算的。取消戶口限制,加速勞動力的自由流動,是致富的有力手段。如果這樣,在人們生活改善的同時,有些地區卻變得更加貧窮,這是可以預見的合理結果?!?/p>
理性的選擇就是在各種可行的方案中選擇達到既定目的成本最小的方法。落后國家要發揮“后發優勢”,就不能只顧著移山,而是要認真學習發達國家的經驗。如果我們用“勤勞”對沖“制度成本”,那么將永遠無法富有。
(摘自“李俊網易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