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滋市沙道觀鎮老促分會
走進湖北省松滋市沙道觀鎮泰山閘村委會,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寫有“老區精神”的大幅展示牌,正是老區精神的無窮魅力,感染和激勵著松滋市經管局的干部職工視老區群眾為親人,把扶貧攻堅當己任,為用鮮血和生命鑄就老區精神的老區人民奉獻一顆赤子之心、交上一份驕人答卷。
2015年,松滋市經管局受命領責泰山閘村精準扶貧工作后,局長熊邦華帶領局一班人迅速扎入泰山閘村,全面了解村情民意后,組建了以局長熊邦華為組長、副局長易發金為副組長的精準扶貧工作組,與村兩委一起研究制定了泰山閘村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三年規劃。
有人問熊邦華:“這些想法是在哪里搞出來的?”他微微一笑:“村里的農家、地頭就是我的辦公室呢!”
為加強村兩委班子領導力量,密切與工作組的工作對接,擴大扶貧攻堅戰果,松滋市經管局適時選派年富力強、熱愛老區的財務科長劉紅出任村黨總支第一書記。劉紅一上任,每天清晨泰山渠上增添了一個風塵仆仆的身影,每日夜晚農家多了一位促膝談心的常客。從此,她把在局里工作的“5+2”制變成了“7+0”制,同事們勸她,你還是可以雙休的,村里的工作我們頂著。她笑著說:“我首先是一個村民,村民們不雙休,我怎能雙休呢?”
劉紅不僅是稱職村民,還是貧困群眾的知心朋友,更是全村扶貧攻堅的指揮員。
她與村兩委一起,精心謀劃工作方案,求實精準施策到人,全力推動產業發展,適時組織脫貧評議,把全村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做得實效凸顯、有條不紊。她與一對一的幫扶戶結成好親戚,李艷有智力缺陷且行動不便,她出錢出力幫助李艷一家,支持其父學會了農機技術,當年李艷家人均收入8000余元,提前通過了年度脫貧的評議。她還帶李艷到醫院檢查治療,到市殘聯辦理殘疾證。見群眾有困難,她便出援手。
得知貧困戶謝美蓉的兒子高三在讀,就主動找學校領導為其申請了家庭困難補助。然而,每當村民們感謝她時,她總是謙虛地一笑,“我們是鄉親呢,還要言謝嗎?”“要幫扶到點子上”
松滋市經管局投入扶貧資金24萬元,動員局機關干部職工捐助扶貧錢物;組織局機關婦女干部參加“關愛下一代”活動,對全村貧困學生結對幫扶,讓留守兒童享受母愛;協助開發建設露地蔬菜、蝦稻連作和魚鱉混養等扶貧產業;爭取并協助羊肚菌規模種植和光伏發電等扶貧項目建設,均收獲了可喜效果。
松滋市經管局協調泰山閘村流轉土地100畝,建設起羊肚菌生產基地,今年一季產值達105萬元;50 K W光伏發電站已建成并網發電,日產電量300千瓦時以上,年可創收12萬元以上,不僅壯大了集體經濟,而且促進了貧困人口的脫貧;協助修筑產業生產基地水泥路,改造專用線路,改善農業生產條件,有效提升了產業發展的保障能力,改善了老區群眾生產條件和生活環境。
昔日“水袋子”“窮窩子”的泰山閘村逐步建設成為松滋市水產大村、先進基層黨組織、湖北省新農村建設示范村、湖北省生態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