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格加
甘肅省甘南州碌曲縣藏族中學
怎樣通過探究式方法來提升高中物理教學的質量
忠格加
甘肅省甘南州碌曲縣藏族中學
物理學科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科學學科,注重邏輯性與嚴謹性,學生學習難度較大,物理現象及原理來自于人們對實際生活的發現和思考,因而學好物理有利于人們更好的解決實際中的問題。本篇文章在此基礎上,主要分析和討論探究式教學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方法和應用意義。
探究式;教學;高中物理;應用;分析
物質學科內容包含較多的物理常識和物理定律,學生需要在理解和掌握的基礎上促進延伸和拓展,學會利用課本知識解決實際中的問題。新課程教育改革不斷推進,傳統的教學方法已經不適用與現代高中物理教學,需要在教學模式不斷創新的基礎上,積極實行探究式教學。[1]
物理學科的定律是在實驗基礎上完成的,物理研究的方法與手段是在實驗的基礎上不斷發展和成熟的,高中生在物理學習初期,由于經驗不足,缺乏空間形象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因而需要通過實驗分析全面了解物理常識與定義產生的原因。物理學家發現物理原理,主要是通過生活中常見的一些現象,引發一些思考和猜測,繼而根據自己猜想的內容是物理實驗,模仿物體運行狀態,實驗結果與自己猜測的一致即可確定為自然界固有的物理定律。這種探究歷程具有實踐意義,也是物理研究的主要方法。例如在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教材中有一章節內容是“相互作用”,重點分析彈力和摩擦力的特點及應用。老師在課程講解時采用單一的文字描述學生難以體會其實際含義,學習效果不佳,而采用實驗教學的方法,利用橡皮筋、彈簧測力計等實驗工具表現彈力的效果和作用,學生的理解會比較深刻。同時利用玩具小車通過光滑度不同平面的速度變化直觀的為學生展示摩擦力對物理運動的影響,也能更好的幫助學生完善物理學習。物理概念與定理的學習需要通過實驗的過程幫助學生理解,在實際中分析原理產生的原因及效果,也是探究式教學應用價值的體現。[2]
(一)合作教學
合作式教學是高中物理探究性教學的主要方法之一,有助于學生在相互交流與討論中獲取更多有益的學習方法和物理思想。傳統教學中,老師一個人在課堂上講解,全部學生跟隨老師的思路和步驟進行學習,缺乏主動性和創新性,學生物理學習思維固化,采用合作式學習是將學習的主動權交還學生,讓學生學習質疑、學會尋找方法論證,完成物理學習的探究分享。例如人教版物理必修一課本中關于“運動的描述”里面有關于“運動快慢的描述——速度”,學生對速度的理解并不同,有人認為速度是一個非連續的過程,快慢變化是受到外界其他力的影響,有的則認為速度是一個連續的過程,快慢變化是因為受到內部能量變化影響。學生對概念不同的理解多來源與對生活想象的想象猜測和總結,老師在課堂上鼓勵學生討論合作,是為學生的為例學習提供經驗和思想學習借鑒的平臺。
(二)實驗教學
物理學科是對自然現象的研究和分析,分析的主要方法就是實驗。高中的物理學習中利用實驗探究的方法,能夠有效培養自己動手實踐的能力。老師在課堂教學中利用實驗講解,讓學生更加直觀的觀察物體性質或運動的變化,促進物理教學的客觀性與高效性。例如高中物理人教版中關于力的的分析中講了“力的合成”與“力的分解”,這種形式的物理實驗簡單,不需要實驗器材,老師讓學生以三人為一組,其中兩人合力拉另一人,被拉的人感應到的力作用大,且位置向用力方變動;而這兩個人分別向兩個不同的方向拉另一人,則這個人感應到的力度一樣,但是相對平衡,不產生位置變動。學生在實驗參與和實驗體驗正直觀感受力“合成”與“分解”不同概念與應用效果,教學更具趣味性。
(三)拓展實踐
學生在課本中學習的知識是有限的,物理學科內容重視實用性與應用性,對于無法在課堂實驗中完成的學習,學校和老師可以通過安排課外實踐的方法帶領學生走出課堂,實地調查了解物理原理應用的效果和意義。例如高中物理人教版教材中關于“電磁感應”內容,主要講述“電磁感應現象”和“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并且通過變壓器和高壓輸電的例子論述原理應用援用。老師可以根據這點帶學生計入電廠或變電站,在保證學生安全的前提下帶領學生觀察設備工作原理。課本與實踐相結合是促進學生物理探究學習的重要方法。[3]
高中教學老師主要的教學方法是在課堂上講解,為學生的分析課本上物理定律的實際含義,這種是讓學生在前人的研究成果上進行理解記憶,屬于被動式學習,學生對定理含義掌握不透徹,難以形成正確的物理思想。高中物理教學通過通過探究教學的應用,不僅能夠促進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提升,還能綜合培養學生物理研究性學習思維。
[1]劉武軍.探究式教學模式在高中物理課堂中的實踐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4,(S3):110.
[2]滕紹波.課改后探究式教學法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科技創新導報,2013,(35):144.
[3]古鑫.淺談探究式教學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實施策略[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1,(11):142+150.